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清教文化为个案,采用语境理论对美国文化进行了分析,试图论证语境理论对文化思想的影响并说明利用该理论在解释美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是语境理论在论证文化这样具体事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青年俚语的文化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俚语作为语言中最富有表现力、最夸张、最富有感情色彩的部分 ,已摆脱了过去语言学家对其的约束 ,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 ,尤其具有美国年轻人的特点。本文通过探讨俚语的文化群、构词、语音、语意的发展和变化 ,从而透视美国青年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话语歧义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产生于言语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语义的认知心理理据。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它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本文探讨了话语歧义的成因以及认知语境对语义歧义的解释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在安徽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话语占主导地位,在话语意识形态上过分注重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话语深刻影响着市场其他主客体的话语行为。企业和各种媒体成为生态旅游绿色伪装和绿色推销的践行者,推动了安徽生态旅游向大众化旅游的发展。话语议题研究揭示:在大部分话语实践里,生态旅游业实质上被视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产业,被贴上数字化的标签来加以衡量。政府应该转变生态旅游发展理念,重视生态旅游发展的质量,使生态旅游能更好地促进自然和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更加有利于当地居民和生态游客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违反合作性、礼貌性和非礼貌性、语境性和社会文化性等角度探讨英语话语的语用内涵,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对英语话语进行动态分析,真实准确把握句子的语义和语用价值,达到最佳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以来,网络语言在话语方式上体现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用语的鲜明特点。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网络语言的兴起与发展,并进一步指出,网络语言的话语方式反映了国人的文化意识觉醒和文化信心重建。  相似文献   

7.
8.
饶先来 《南都学坛》2012,32(4):55-59
作为一种指向价值和认识的实践活动,文艺批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话语特征和话语形态。当代批评话语的特征主要呈现为批评写作的表述方式、文体结构和思想指向;文学批评的话语形态则是生动性、形象性和逻辑性并重。这种特征和形态使得当代文艺批评既具有了"感人"与"服人"的阐释力量,同时其结论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总结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理论和方法论.这里所讨论的这些美国人类学的当代观念是基于它们的历史脉络、继承、重现、转变和对立.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诸如主观性、权力和民族志表述等问题上,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论发生了许多非常显著的转变和分歧.这种状况起因于人类文化学研究的文学化途径,这种途径是经由格尔茨(Geertz)以及其他学术运动,如英国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特别是福柯(Foucault)的后现代主义而发展起来的.由此,人类学由来已久的喧嚣的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对峙已经演绎出独立的认识论阵营,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一些大学中人类学系的分离.同时,这种分裂也激发或伴随着一种对当代全球化形势下文化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定位的承认,比如本土性(indigenous)、下层 (subalterns)研究,确认了这些研究对象在研究项目中具有合法的权利和合作的声音.这种转向使人们愈加关注应用人类学,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本土知识的观念.另一个分裂是一些特定的专门研究领域的学科建制,如医学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等,而这些领域的每一个又都存在着其内部分歧和区别.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引起了对于博厄斯学派所传承下来的诸如文化、文化相对主义等观念的效用和学术规范的质疑.过去的30年是一个骚动激荡、分崩离析的时期,人类学研究在这个时期卷入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新的文化逻辑的转换之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明确文化身份、彰显国家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与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要求。影像的文化形塑,可以通过国家文化形象在公共空间的传递,成为表达民族心理的重要方式。张艺谋作为世界华语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其电影作品所传达的影像话语,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中国民众以及所有关于中国精神信息和物质产品认知与评价的对象。即便是作为一种主观印象,也影响着中华民族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与地位。然而,影像话语对本土文化与价值观进行隐含性命题表达,也导致了对异质文化的曲解和误读。这些在美国电影作品中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当代澳门小说在祖国内地的传播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言语活动能够实施的先决条件,话语的范围、方式和风格等语言之外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到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同样,在当代澳门小说生产与传播的动态过程中,文学之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也会对其产生类似于“语境”的效果。用“语境”的研究视野来观照新时期当代澳门小说在祖国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既可以对当代澳门小说这一有着特定时空内涵的审美信息作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的社会学考察,又可以对当代澳门小说在祖国内地传播活动中传授双方的心理认知状态进行深层和动态的心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略论汉语语境下的英语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常要面对语境和身份的冲突问题。英语的混合性和变异性是其历史演变的结果,这使它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也会有各种“内卷化”的发生;英语在使用功能上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语境下的英语使用并不等于接受西方文化霸权,英语也会在本土文化语境下产生文化身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而词汇的真实意义和用法需要通过其典型搭配得以揭示。在语言课堂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典型搭配检索功能来开展词汇教学活动,帮助指导学习者掌握词汇的语境意义,从而在语言产出方面最大程度接近本族语者的语言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语境及文化语境的内涵,认为对文化语境的把握和理解是英汉习语翻译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函电在贸易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阅读翻译和写作各方面都受文化语境的影响。从语言、语篇、语法和词汇四方面分析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并总结文化语境对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挑战、理据与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其语篇层次分析功能的改善,当代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研究成功克服了语料库语言学分析社会学属性不足的弱点。语料类型的专门化以及研究者与建库人的双重身份同时对研究高度情境化的专门用途话语具有相当的裨益,这是大规模通用语料库所无法具备的。近十年来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表现出专门/小型化、本土化以及多模态化等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美国英语的异质性及文化同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语是该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在许多方面都有别于英国英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符号,它既反映文化又影响文化,同时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美国英语的变异程度很大,混杂的美国文化在美国英语的引导下,逐渐走向统一,凸显了文化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8.
论成人高校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目前成人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关系,就成人高校应如何做好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衔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水电类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分析了水利水电对外承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才需求;并深入剖析了水电类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对基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水电类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拓宽英语人才的培养思路及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角度来解析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汤婷婷、谭恩美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她们打破原有的文化认识模式:对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是一味认同,而是进行理性的反思,这种自我审视并不是为了背弃,而是一种自我认识。通过这种文化反思、文化自审,我们才能更好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我意识,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