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唐人神龙元年说为基点,对李白与孟浩然初识交游进行了新考探。提出了李白与孟浩然交游为: 开元十四年暮春初识, 作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开元十五年作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洛阳新出汤贲墓志中记载其曾祖汤允为沙州刺史一事,根据汤贲本人的生卒年月,以及汤贲子嗣墓志所提供的相对代际,可以推测汤允为沙州刺史的时间大致在武后时期至开元时期。根据现有沙州刺史的资料,及唐代刺史任期、转迁频率之规律,汤允最有可能在长安四年至景龙四年中担任沙州刺史。又根据传世文献中所载汤嘉惠之生平履历与汤允比对,以及二人名字训诂的契合,可以推测唐代河西节度使汤嘉惠可能即汤允其人。汤允官沙州刺史这一关键信息,与汤嘉惠的生平和官历正好衔接在一起,对于重新认识汤嘉惠在经营安西、北庭地区的经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依据新近出版的《长安新出墓志》,增补了19名未见记载的隋唐科举及第者生平事迹,其中进士3人,明经8人,制举8人;增补了6名已经记载的科举及第者新发现的佐证史料;录载了2名科举落第者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4.
中古文学史的编纂和研究虽然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但仍然存在一些弱点、盲点、偏颇和歧见,诸如文学自觉问题、单线思维问题、学科限制问题,都受到了学界不同程度的质疑。随着新出文献的逐渐繁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旧有的研究模式,开拓新的研究空间,有些方面甚或可以重新书写和建构。新出文献中最重要的两类文献是石刻文献(其中最大宗是墓志)和写本文献,这两类文献为中古文学史研究的原典文献。中古时期的新出文献呈献出更多的文学史内涵,也是中古文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利用新出文献可以推动中古文学史研究的多元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行实方面,新出墓志可以提供新的材料,重建宋代文学家生平中一些遗失、湮没的环节.对于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作品的作年、背景,还有涉及的重大文学史实,新出墓志可以提供确切的解答.它有助于家族世系的全面呈现,纠正文集、族谱中的诸多讹误,推进家族文学研究.它为更加全面、客观了解北宋后期党争、政治史提供了宝贵史料,有助于走出成王败寇的胜利者书写,深化党争与文学的研究视域.它为墓志的书写研究提供了珍贵个案,有助于走出证史、订史的传统金石学藩篱,走向历史诠释.对新出墓志的利用,必须注意辨伪及文体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李白待诏翰林的学术观点上,现在通行的关于推荐李白的人皆不可信,真正发现李白并招之入宫的是唐玄宗;李白出宫的原因是唐玄宗对李白了解以后审时度势的安排,这也不失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7.
围绕李白与杜甫的生平行事及其诗歌创作,从八个层面进行对比论述,所谓“以诗证史,有裨于知人论世”。文中既综合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有清一代,文化繁荣,思想潮流起伏交叠,诗人群体星罗棋布,而朱筠作为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地方诗人群体的中心人物,在清代学术史与清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值得我们进行系统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对于朱筠的研究日渐深入,其特色为:由单一趋向多元、由粗简趋于深化,呈现出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家世生平、幕府交游、诗文著述、学术功绩。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研究视角受限、理论研究未全面等问题,通过对学界现有的朱筠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与反思,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考证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至今,李白研究在文集版本校注与整理、诗文系年、诗歌选本编选、概述性研究、身世生平、思想性格、艺术成就、诗歌接受、经典化研究、普及著作及赏析文章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既有传统基础性研究方面超越往昔的成果,也有在现代学术思想指引下研究新领域的开拓,还有普及类著作和赏析性文章的繁荣:这些学术成就从多方面推动了李白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大鹏赋》是研究李白行踪的重要之作。《大鹏赋》系年历来说法不一。从李白和司马承祯的行踪与交游来看,此赋当作于开元十四年春李白商游夔州返回江陵之后。  相似文献   

11.
新近出土的唐、宋两方墓志《唐赵励墓志》、《宋故尚书刑部侍郎解公墓志铭》的释文在涉及 唐、宋官制方面有一些误读和不足,诸如对墓主和墓志起草人的官衔不予标点,将宋代本官阶和职事官混 为一谈,将唐代职官术语视为官名,未能区别唐、宋职官正称与别名之异等等,致读者对墓主的一生仕履 稀里糊涂,直接影响对出土文献的正确利用。年轻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应加强官制学养,提高释读新出土 文献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杜甫一生恪守儒家思想,而李白的主导思想却是道家,这是二者思想信仰最根本的区别,也正是由于这一区别决定了李白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不如杜甫那样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名资料,尤其是与墓主籍贯、婚姻、仕宦、爵位及葬地等相关的政区地名,加上其兼具作为出土材料之真实性、可靠性的突出特征,故可据之以补充、核实、纠正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本文即择其与传世文献记载颇有岐异者,略作考释,以补史阙。  相似文献   

14.
李白形象演变的特点是一贯性,时代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究其演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的魅力,人民的选择,士人的寄托和不同时代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5.
所谓"李白形象",不仅有"自画"、史传、艺术塑造的不同,而且有一个演变过程.所谓"演变",主要体现在传说和文艺作品中.其轨迹如下从人到神、从志士到贤臣、从落魄到荣遇、从傲岸到重义多情、从"缺憾"到"完美"、从神到人.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诗歌的流传过程中,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著名诗作面世前后,往往伴随着一段与之相关的趣闻与传说。这些故事的流传,不仅为其原作增添了传奇色彩,也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的知名度。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李白诗歌与其本事传播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文革中的郭沫若写作《李白与杜甫》的动机是复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欲通过李白、杜甫的研究来舐舔心灵的伤疤,宣泄感情的伤痛。《李白与杜甫》的缺陷突出地体现在机械地使用阶级分析法,主观随意地扬李抑杜等多个方面。文革这个特殊的写作背景,是造成上述缺陷的主要原因。《李白与杜甫》也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作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史料、史实的考证上。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为江西诗派鼻祖,以宗杜为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白的喜爱和欣赏,他是宋代诗人中学习李白较为突出的一位,其今存的诗、词、文中歌咏或评说李白的材料多达22条,其中词1首,诗5首,文16篇。书法家、诗人、学者身份的黄庭坚对李白的接受和继承,在整个宋代李白接受史上具有较为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白对陈子昂非常敬佩,二人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主张等方面都有继承关系。李白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与陈子昂一脉相承。李白曾经认真模仿过陈子昂的诗歌,在具体的诗歌语言技巧和构思方面的学习则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