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境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既是儒学走向现代化的一种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形式的体现.二者的结合点,可从人道观、自然观、群体观、实践观、价值观、政治意识、道德观念、经济观念、教育思想、社会理念、国际学说等方面寻找.  相似文献   

2.
以弘扬传统文化、塑造现代文明为主题,通过对文化精神、文化智慧和道德精华三个层次的分析,着重论述应如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思想进行挖掘和萃取,塑造出既代表民族秉性和独卓精神又体现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的现代先进文化之“魂”这一现实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文化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文化动因杨玉珍法国社会学家麦斯·韦伯在其《基督教伦理学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通过辨析基督新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整合”,首先提出了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其另一著作《中国人的宗教》,却判定“儒家伦理无法开出现代工业化格...  相似文献   

4.
<正> 儒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着的文化系统,其母体是孔子创立的"仁"学体系.早期儒学的核心是从伦理道德方面全面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完善及采用的手段,由此及人的家庭和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个人的智慧和义务等.儒学就是以"人"的塑造为核心,由此生发出去,形成了其关于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不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被现代化,已经融入社会主义新文化中,成为当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优待俘虏、小康社会、“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不称霸,等等,都是继承与发展了儒家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与町人道德王中田(吉林大学哲学系)町人,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出现的特殊的社会阶层,是封建社会末期的商、工业的代表,也是日本文化的独特产物。町人的出现,虽然没有在政治上像武士那样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但在江户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过...  相似文献   

7.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而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城市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求真意识、批判意识、理论意识和主体意识等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内容。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历史证明,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从现实路径上看,教育现代化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本土化、个性化和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才能满足培养现代人的基本需要,为实现城市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 儒家思想是一个非常纷繁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从历史演进的层面上看,它可分为原始儒家、汉代儒家、宋明清新儒家、当代新儒家等;从内容转化层面上看,儒家思想的内涵是随历史的演进不断转化的.从先秦原始儒学到汉代儒学,到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其内容是不同的.它在转化过程中,随时吸收各家思想,使之不断丰富,同时也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9.
探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途径和方式,最主要的是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我认为,从理论上说,二者的结合点不在它们的外部,而在它们的内部;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点。 关于“结合点”的涵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而统一体内包含着互相联系互相区别的两个矛盾方面,由于它们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为什么矛盾的双方能够发生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呢?因为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由此达彼的桥梁和相互贯通的中介。这个“桥梁”或“中介”,也就是结合点,由于结合点的存在,矛盾双方既取得了统一的基础,又获得了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条件。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就是统一体的基本矛盾方面。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的、关键的问题是实现人的自身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本文论述了人的现代化的含义、标准以及教育在促进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口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现代化理论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由刘铮教授首先提出后 ,对指导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对人口现代化的认识并不统一 ,有的甚至对人口现代化概念是否成立存有疑义。有的认为 :提“人的现代化”可以 ,提“人口现代化”不妥。因此 ,从人、人口、现代化等基本要素入手 ,搞清楚人口现代化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人 ,这是充斥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按照人类学的解释 ,人有广义和狭义、抽象和具体之分。广义的人 ,泛指人类 ,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 ,社会历史活动和文化的主体 ,其本质是“一切社会…  相似文献   

12.
汤恩佳 《船山学刊》2002,(1):98-100
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当前,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使之发挥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凝聚力作用,又走向世界而为人类社会共享的文明财富和资源,这是时代提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以经济全球化为主体的全球化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它们为全球化进程制定规则和秩序,向其他国家施加影响和压力,使其接受有利于西方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不仅在经济上是这样,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衍生出文化权势,国家的决策者认为,通过输出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的动力是绝大多数人受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绝不能以少数人为本,而必须以绝大多数社会公众为本,社会公众是现代化进程可持续性的内生力量和根本动力。国民经济“馅饼”的大小和分配比例是决定社会公众利益的两个因素,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公众受益程度的客观尺度。从公平与效率内在统一的关系上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社会公众的受益程度,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崔春莎 《云梦学刊》2005,26(3):138-139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的图书馆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开放性的教育,在新时期,必须对人的现代化和图书馆的现代化的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现代化呢?从哲学角度讲,现代化表示的是对现实的超越。如果从社会和人的关系来理解现代化,现代化可以分为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两个方面。社会的现代化,标志着对实现社会的超越,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标志着对人的现实的超越,显示着人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现代化则是指反映当代发达程度的一系列目标体系,如经济发展目标,科技、国防、教育、文化等社会发展目标,都要达到当代所具有的发达程度。在标志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中,当然也包括了人的现代化,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运动与领导干部的人格塑造O李曼琳O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作为人民的带头人、领路者,党的干部的高尚人格有着巨大的能量,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干部的人格状况,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一人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是与对社会现代化的研究分不开的。社会现代化是当代世界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社会各个领域具备当代最先进的社会特征的过程。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在对现代化内容的研究中,人们强调得最多的是经济的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工业化主要被理解为经济与技术发展。有些西方社会学家把社会现代化几乎与经济增长和科技革命等同起来。这虽然有很大片面性,但也不是毫无原因的。因为工业化是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动…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现代化是普遍受到各界注目的教育改革课题。教育现代化是指让教育从传统迈向现代,以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教育现代化隐藏的假设是教育不够现代,它是老旧的,是需要更新的。各界人士,尤其是教育界人士希望采取必要的手段,积极创造现代化的教育历程,培养现代人的新特质,包括现代社会所需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情操等。本文从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入手,对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以及二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推动教育现代化工作,需要掌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才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败。文章从分析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负效应。由此针对性地阐述了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人的塑造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提高和充分发挥人的专业才能;完善人的道德品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健全恪守原则规范的社会性格;培育健康理性的思维方式。文章还强调指出,必须把尊重人和关心人的原则贯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各个基本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