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伟 《中国民族》2007,(2):24-26
每年腊月,总会有一种牵动心弦的情愫,那是老家屯子里漾出的笑脸化成了一阵风推着我的心,梦游般年年于此游荡……这是辽西的一个村子,满族和锡伯族人较多。  相似文献   

2.
方可 《民族论坛》2014,(1):32-33
"二十八,打粑粑",湘西人素有逢节逢喜打糯米粑粑的习俗。特别到了腊月,湘西人很忙,糍粑也很忙,打一些存着过年吃,打一些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捎过去。新年的气息在棒棰杵打着的糍粑中弥漫开来,并传递给远方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过赶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过年比其他民族要提早一天,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日,有的地方称为“过赶年”。为何形成如此习俗,在民间有各种不同的传说。  一说是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作乱,明王朝几次派兵围剿,均无济于事。后来皇上听说湖广土兵作战勇敢,就下旨调永保(永顺、保靖二县)土兵数千人前去征剿,并限期赶到江苏松江。但时值年关,按路程计算,等不到过年就得动身前往,可按民间习俗,麻雀都有个三十夜,土兵将士的妻室儿女都想留自己的亲人过了年再走。正为难之时,寨上一位长老向土司王提出提前一天过年的建议,土…  相似文献   

4.
春节,或叫过年,各族都过,但惟独土家族是过两个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九和三十日各过一个年,若是小月,则是二十八和二十九日过年。为什么一岁喜过两个年?这里是有一段传说的: 相传古时,有一年土家族人民正在喜迎“团年”之际,不料敌人攻打来急。人们聚在一起,一参谋,估量敌人很可能利用大家过团年来偷袭,于  相似文献   

5.
刘隆在十世班禅大师身边黎曦 每年的一月二十八日前后,照例是刘隆深深怀念十世班禅大师的日子。岁月将他变成了一位年近64岁的老人,但每当他回忆起班禅大师时,仍充满了同胞兄弟般的感情。从50年代起,刘隆就一直跟随大师,足迹踏遍神州。刘隆还用自己的相机为大师...  相似文献   

6.
柏林吐鲁番藏品T.Ⅱ.D.205b回鹘文写本撰写于回鹘入主西州的第二年(791年).文书中的题年qoj(i)n j(i)l t(f)aqsaput aj sεkiz otuzqa(羊年腊月二十八)为唐贞元七年腊月二十八日(792年1月26日),qad(i)r bilgε tεηri ilik qut(i)(顽强、贤明的天王尊者;顽强、贤明的天王阁下)是入主西州的回鹘最高长官颉于迦斯·骨咄禄(εl φgεsi qutluκ).此文书是其人为缓解摩尼教徒与佛教徒之间的矛盾,笼络民心而颁发的官方文件.鉴于骨咄禄当时的身份仅是天王而并非是可汗,应将文书定名为《豁免木头沟寺院赋税徭役令》.文书的内容对于研究8世纪末吐鲁番地区的寺院经济、寺院的各种经济特权、赋税类别以及回鹘统治政策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藏摄政阿旺降白楚臣被控案与裁禁商上积弊章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西藏摄政阿旺降白楚臣被驻藏大臣琦善、七世班禅额尔德尼等奏参贪黩营私,针对这一事件,琦善奏拟《裁禁商上积弊章程》二十八条。本文拟对这一事件的始末和二十八条章程的内容与意义试作论述,以就教于学长和同行。  相似文献   

8.
一、孩子,给我点亮一盏灯!一九三一年腊月二十八日夜晚,鄂尔多斯草原落了一场大雪。东乌审旗一家世袭奴隶的破旧小屋,孤零零地在风雪中飘摇。屋里只有一个十岁的男孩和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哥哥贡古尔扎布伏身在灶台上,紧握着一根羊腿骨使劲地在一块粗糙的石板上磨。他不时向窗外张望,眼睛充满了焦虑和忧愁。女孩踡缩在炕角里哭喊:“哥哥,我饿……(?)妈怎么还不回来?……(?)妈!……”贡古尔扎布烦厌地瞪她一眼,象个大人似地安慰她说:“不要哭了,哥给你煮骨粉吃,(?)妈就要回来的!”他说着又向窗外望了望,外面白茫茫一片,不见个人影。他失  相似文献   

9.
到了腊月,快乐的事情一件件的来,就如同爬楼梯一级级而上,总有惊喜!腊月里看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似乎就已经闻到了年的气息。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的时候,这种气息就格外浓烈了。按照旧时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但那时候,我们家乡供奉“灶王爷”的已经不多了,虽然没有“灶王爷”,但是“祭灶”的一些习俗还保留着,比如说吃关东糖、放鞭炮等。我们把关东糖叫“糖瓜儿”或“大糖”,那是一种麦芽糖,特甜而且特粘,吃的时候容易粘牙。在当时那可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零食呀。有的人家还把它们摆在桌子上,用来招待客人。过年最难忘的…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4月13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我最早知道这个节日,应是小时记忆中的一幅宣传画:一位扎着头巾的慈祥老人,与身穿民族服装的群众一起笑啊、泼啊,仿佛一个纯真的孩子。后来才知道,画中说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那艰难的岁月里,在西双版纳,也曾从日理万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态中摆脱出来,做了一回傣族狂欢节日里的普通人。傣族泼水节,也许就因这动人的一幕而名扬全国。 长大以来,足迹一次次踏上原本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匆匆过客,也到过一回西双版纳。版纳旖旎的热带风光固然令人心怡,但留在…  相似文献   

11.
上面论述了兀求的战局概况,现在论及他的政局情况.术兀在政治上,可以说,是一位治理内政,长于吏道的杰出政治家.在女真贵族攻占了中原地区之后,金朝的最高统治集团,自然要研究如何对这一地区的人民进行压榨和奴役,如何使金政权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巩固下来,金政府这一时期的基本路线,是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判党.这项国策,自灭掉北宋政权,建立张邦昌做楚皇帝之日就开始了.1128年腊月,当时做济南府的知府刘豫投降了金朝.1130年重阳节,女真统治者们建立了刘豫"大齐"的傀儡政权,作为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当时,金王朝占领的山东、河南之地人民,因久遭兵革,日益穷困.名为古法的什一税民,早已名存实亡.刘豫执行的什一税民,"其实  相似文献   

12.
陆群 《民族论坛》2009,(10):45-47
<正>湘西酉水两岸古丈、保靖、永顺的土家族聚集区,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间都会举行一年一祀的"社巴日"祭祖,土家语即"做摆手"。古丈县断龙乡田家洞的社巴节,选在每年立春  相似文献   

13.
这其实是一件颇不寻常的事:九十年代中后期,行色匆匆的外地旅游者来北京,多半会在旅程中选择一个目的地——雍和宫。   近年,雍和宫平均每年接待的旅游人次达 150多万。这标志着雍和宫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热点。   事实上,雍和宫作为一个宗教场所对外开放,其历史不过二十年。而仅仅只用了二十年,雍和宫就以它独特的历史气质紧紧攫住了大众的目光,成为一个被现代旅游文化热烈阐释的地方。   说起雍和宫,真有无穷尽的故事可以道来:它诞生过乾隆,又是雍正最后的停柩地;乾隆做皇帝后的第九年,为倡各民族友好共存的愿望而将其…  相似文献   

14.
我们如何做民族宗教信息工作文/河南省平顶山市民宗委1996年度,我委被河南省民委、省宗教局评为“报送信息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一、领导重视是关键我委领导对信息工作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上有安排。每年我们都把民族...  相似文献   

15.
佟伟 《民族论坛》2005,(1):14-15
每年腊月二十六七,总会有一种牵动心弦的情愫,那是飘荡在老家鞑子屯上空的笑脸。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永恒的牵念,让我漂泊无定的心每到这个时候便生出无限的温柔与缱绻…… 那是位于辽西,盘锦最西边的一个村子。因村里满族和锡伯族人居多,所以得了个“鞑子屯”的绰号。 到站刚下车,鞑子屯那朴实的美就俘虏了我的双眼:雪景包裹中的小村似贵妇人披上了洁白的狐皮长裘,雍容华贵若隐若现;村旁那片片杨柳、桦槐,披银戴玉、凝霜挂雪;池塘和沟渠,凝固成了巨大的水晶块;朴素的黑土地散发着丝丝淡淡的芬芳…… 走进村子,最打眼的是农户们用秫秸杆…  相似文献   

16.
, 《民族论坛》2013,(1):48-49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年,土家语叫起卡,所谓过"赶年"(过大年),就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大年,即若农历十二月大就是二十九日过大年,若农历十二月小就是二十八日过大年,因为总是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大年,故叫做过"赶年"。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隅,境内重峦叠嶂,溪谷纵横,澧水、酉水、猛洞河等河流两岸,梯田连天,村寨相望,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永顺土家人在此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7.
结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的采访,驱车进入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已是腊月底.沿途所到之处,过年的气氛日益浓厚.时间太紧,我决定不返回北京过春节。在文山州州长的帮助下,我如愿以偿地选择了一个位于中越边境的少数民族山寨,去度过2005年的春节。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草原在哪里 一 每年,当人类要“征服”的大自然狂卷千万吨黄沙,袭击京津地区,遮蔽大半个中国,以致刮落到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时,我便想起我的老家科尔沁沙地。它,便是这一场场沙尘暴的祸源之一,全国四大沙地中排行老大,老百姓称它为“八百里瀚海”。  相似文献   

19.
上海,这颗嵌在东方世界的明珠,是一座具有国际影响的大都会.熙熙攘攘地,把1300多万人纷撒其间,其中有44个少数民族的6万余人.近半个世纪前,上海滩一度被视为洋人的天地,冒险家的乐园,而今,经过40多年的建设开发,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民族工作当仁不让,也在这"窗口"上伸出一枚小蕾,争抢着要绽开它那奇异的花蕊.已是旧历年迫近,正值腊月严冬,在一片冷雾凝锁中,我来到上海采访.  相似文献   

20.
何味包容     
满族作家赵大年写过一篇小说叫《西三旗》,说的是老派旗人佟二爷夫妻俩的故事。这老两口每年旧历二月初八,非得摆谱儿“当一回主子”;一天要把全年辛苦攒下的那点钱全花了,吃仿膳点心,雇小厮伺候,清水泼街,黄土漫道,拿着架子请客……这就是典型的老派北京旗人:有钱真讲究,没钱也要穷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