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这是对30年前西海固地区乡村学校的真实描述。作为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始终是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如今的宁夏,无论在川区还是山区,学校都普遍成为当地最好、最漂亮的建筑。回族等各族孩子上学读书,都会受到一系列照顾。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走进学校,掌握知识,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2.
川民 《中国民族》2014,(10):26-26
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为当地的艰苦状况所震惊。胡忠下定了支教的决心,妻子也支持他的决定。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孤儿学校地处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4日,主题为“珍惜我们明亮的眼睛”的爱心捐赠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郭庄回族乡文化广场举行。中国少数民族福利基金会荣誉主席、香港回教博爱社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大代表选委会委员脱志贤、中国少数民族福利基金会会长黑良慈及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参加,南阳市政府有关领导及市伊斯兰教协会和受赠学校的师生到会。  相似文献   

4.
“她们也是我的女儿 ,我有5个女儿。”湖南省吉首军分区张铁流司令员的话 ,让随行人员都感到纳闷 ,张司令员不是只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儿吗,怎么会有5个女儿呢?原来张司令在岳阳军分区工作时救助了2名面临失学的女孩。去年初 ,他调到吉首军分区工作后 ,在“扶贫司令”彭楚政的家乡古丈县又救助了2名贫困的女学生。1999年4月 ,张司令员在古丈县检查工作时 ,听人武部的同志提到有两个苗家孩子 ,一个叫李于蓝 ,另一个叫周华 ,两人在学校里品学兼优 ,但家境却十分贫困 ,面临着辍学的困境。张司令员当即与这两名女学生见了面 ,并认她俩作…  相似文献   

5.
动物福利对肉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福利主要包括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能否给予动物充分的福利待遇是提高肉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青海教育总体而言出现两个面向的突破,一是普通世俗学校的建立在量上出现扩张,二是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从宗教教育到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实质性转变.这两个变化为青海建省后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罗佳  必雄 《民族论坛》2009,(10):10-11
<正>有人说,民族预科是一座桥梁,一批大山里走出的孩子从这里开始延续梦想;也有人说,民族预科是一个熔炉,一批渴望成长的孩子从这里开始思考人生。其实他们都准确诠释了民族预科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的办学层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一提起黄顺玉,人们都说她是个了不起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黄顺玉是延吉县东盛人民公社东盛生产队的妇女队长,朝鲜族,今年四十岁.她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解放前是个文盲.可是,解放后这十几年,这位五个孩子的家庭妇女,在党的关怀和教育下,不仅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还把《毛泽东选集》一卷到四卷读了两遍,其中一些篇章连她自己也记不起读了多少遍,不仅记得烂熟,且能联系实际.前些时候,她给州直属机关、延吉市、县的部分厂矿和机关干  相似文献   

9.
动态     
《中国民族》2012,(9):56-57
班禅在西藏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7月25日来到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社会福利机构,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班禅活佛向福利院每位老人赠送了藏装、砖茶、糌粑、大米和佛珠。班禅活佛还来到拉萨市彩泉福利特殊学校。这所学校由拉萨私营企业家强巴遵珠创办于1993年,主要收养  相似文献   

10.
一座绿树环抱的农家小院,两间简朴而整洁的房舍,61个山里孩子,5个比孩子大不了多少的教师。这就是湖南常德县草坪乡私立清泉中学。它的创办人是25岁的回族姑娘马兰花。马兰花从小就立下志愿,长大要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上大学的愿望未能实现,她没有灰心。她找到本  相似文献   

11.
最美的嫁衣     
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村里学校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课的班上读书。他们家住的是一个座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  相似文献   

12.
曾凡忠档案民族瑶族年龄32性别男出生地江永(现居东莞)家庭成员母亲、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经历老师、秘书、编辑、报纸收藏家、儒商名言我一定会尽力帮助那些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西安古城南郊有一所大学,一条较繁华的马路从学校中间穿过,那时,这所学校还没有过街天桥,所有的专家、学生、市民提着一颗心行走于奔驰的车流中。曾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卷于轮下。有一天,一群附属小学的小学生一直被阻隔在马路边,每一辆车,风驰电掣般地冲过,全然没有看到路边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们。这时,一个声音似乎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14.
我是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公社一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一个普通女社员,由于不识字,孩子多(我一共生了十个孩子,现在家里有六个,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只有两岁),家务繁重,在参加劳动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就比别人困难更多.从前我的丈夫经常对我说:"娃他阿妈,你只要作到别人上工  相似文献   

15.
在貴州省劍河县苗岭山区的施洞人民公社,有六千八百六十八卢,三万一千六百二十三人,其中75%以上是苗族。这里的苗族人民在解放前連“斗大的字也認不到一升”。那时,能入学的兒童,仅占适龄兒童的5.9%,“八大印子”(八大恶霸地主的总称)是不准穷人的孩子讀書的。如平兆村初小,共十八个学生,十个是地主、五个是富农、三个是官僚的子女。从解放到1957年,学校敎育得到迅速發展,小学已增至三十六所,学生有二千一百六十人。苗家有这样一首山歌:“‘八大印子’狠心狼,不准娃仔入学堂;共产党来到苗岭山,苗家才有了入学权”。但是由于学校發展  相似文献   

16.
本期发表了两组不同少数民族地区试办半农半读学校的报道。一个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盛人民公社的黎明半农半读大学,一个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三台山工读学校。这两个学校产生的条件虽不相同,但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出了一批既能体力劳动又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为巩固和发展当地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7.
黎明半农半读大学刚成立的时候,地主、富农和那些富裕中农们就放出风来,说这个学校不象样、不正规,坐胎不正长不了。看那个架势,是想把它一下子捂死。我们贫农们说:管它正规不正规,教育出好孩子就是正规,一定得办下去。这个学校一办起来,好处就显出来了。一来,它省钱。不花国家一个钱,就办起个大学;学生们不光不用花钱就学了文化,而且还能劳动补助家用。我那个女儿在这个学校上学,去年在生产队里还劳动了二千来工分,比强劳动力的妇女一点也不差。有了半农半读的学校,贫农孩子就都可以上大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功能越来越突出,而家庭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则越来越被忽视和淡忘。人在掌握各种生存技能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教育过分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家庭教育的缺失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恢复家庭教育的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和要求,让孩子在多重教育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残疾人福利实践逻辑为视角,试图通过探究社会支持与权能感之间的关系,达致透视福利行为效能之目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虽然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理念的残疾人福利制度体系基本建构起来,但残联福利实践的传统色彩还比较浓厚,残疾人福利的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的裂痕有待弥合。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不幸的孩子,因普通的股骨骨折住进一家个体诊所治疗。谁也没想到,五个月后,这个孩子竞然双腿肌肉全部萎缩,不能站立、更无法行走。看到孩子当前的惨状,同情和关心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毁了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