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民族的各具特色村寨,是一个民族智慧、创造力以及文化的结晶.这种独特的民族村寨往往承载和表现着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闽东地区现有42个少数民族,20.8万人,其中畲族18.9万人,多分布在上金贝、溪塔、霞浦等地.本文通过对上金贝与溪塔两地的畲族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研究,发现当地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局限以及对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的各具特色村寨,是一个民族智慧、创造力以及文化的结晶。这种独特的民族村寨往往承载和表现着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闽东地区现有42个少数民族,20.8万人,其中畲族18.9万人,多分布在上金贝、溪塔、霞浦等地。本文通过对上金贝与溪塔两地的畲族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研究,发现当地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局限以及对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大多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它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内涵。基于闽东大地上畲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我们在培养各类人才时,应该特别重视畲族人才的培养和畲族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促进畲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畲族是源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民族,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创造和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保护价值。因此,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针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微言     
《中国民族》2013,(12):76-77
环游增城:增城正果镇的畲族村,是广州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景观独特,除了有畲族特色的房屋.还有荔枝园、桃花谷、枫树坡、竹溪村落等景观.在这里赏风光、喝米酒、吃土鸡、看表演绝对是短途旅行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6.
钟晋兰 《民族论坛》2004,(11):53-54
历史上的畲族是个只有本族语言、没有本族文字的民族,欲了解畲族早期的历史状况只能依靠外族的文字记录以及畲族内部的口传历史。在客家先民大量南迁之前,闽西是畲族的主要分布地,在闽西客家八县中,现在仍有许多居住着蓝、雷、钟等畲族姓氏的村落。在这些村落及其邻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畲族风俗,流传着不少与畲族有关的传说。遗憾的是,这些传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更是廖若晨星。本文试对闽西流传的两则畲族传说进行解读。传说一:很久以前,汀州管八县,八县都是客家人与畲民居住的地方,但畲汉不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田东坂畲族村为例,通过对福建畲族特色村寨的深入研究发现,特色村寨建设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乡村治理实践探索、重视乡土人才培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为指导,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丽水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丽水畲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丽水学院举行。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捷克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主要围绕畲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畲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浙江省重点学科——民族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等主题进行研讨。本次会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畲族研究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畲族服饰具有重要的文化、审美及体验价值。当前,畲族服饰产品的开发存在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深入、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及服饰工艺传承意识弱化等问题。为促进畲族服饰产品开发的顺利推进,应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彰显民族特色,同时合理融入当代时尚元素,强化服饰开发团队建设,打造服饰文化品牌,借助品牌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治州巴东县,历史、文化资源富,巴楚文化、土苗文化、三峡化、红色文化、纤夫文化、廪君化、寇准文化等民族民间文化重久远、交相辉映。近年来,东县民族实验小学,利用当历史、文化优势,以传承多姿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为特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自豪感为核心,以提升学校化品位和办学水平为目标,该地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有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文化做了有益尝试,"民族文进校园"活动获得湖北省民宗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就国家力量与民间力量在古代畲族文化变迁过程所起的作用略作探 讨,提出二者的作用形式虽有不同,但在作用过程中,二者是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两个人的碰撞:《畲族网》诞生 2004年的一天,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高级工程师雷先土在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了福建省福鼎市佳阳乡畲族青年钟敏贤制作的《畲族自救工程策划书》。其中写道:作者计划在三年内深入畲族聚居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等省100多个县市及乡村,借助各县市图书馆、统战部、民族宗教局、方志办等渠道,收集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如宗谱、族谱、祖图、地方志、调查报告、年报年表及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建立畲族档案与联络网,编修《畲族总谱》、《畲族史》。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了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阐述了近年来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成效及不足,进而提出了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畲族文化璀璨而富有价值,但在畲汉融合、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畲族文化的传承并不乐观。教育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传承现阶段的畲族文化,更能推动古老文化的革新。因此,探讨和研究小学教育阶段的畲族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畲族的图腾崇拜中,盘瓠与凤凰是共存的。凤凰图腾崇拜在畲族的服饰、礼仪、神话传说等文化事象中有诸多表现。畲族的凤凰崇拜可以在东夷的鸟图腾崇拜中找到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的基本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从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认清民族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进行"和而不同"的文化整合,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能力和总体实力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传播区域、发展状况、所具优势和特色以及对青海文化旅游所起的作用和助推青海旅游文化大产业向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师学师"是畲族人内部的文化传承和传承责任交接仪式,既是老一辈的"传师",也是畲族新一代的"学师",仪式内容众多,环节复杂,形式严谨,主要演绎或阐述畲族祖先闾山学法的过程,属于畲族内部文化传承仪式。该仪式原先需要三个月,现为三天三夜,分引朝、度水、三朝等三大篇章,共159个环节。本文从畲族"传师学师"仪式出发,通过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俗内涵和人文内里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挖掘畲族"传师学师"仪式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以及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立  向阳 《民族论坛》2013,(11):4-9
近年来,尤其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以来,吉首抓住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品牌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方面,来势喜人。近日.就城市品牌、文化产业等话题。中共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秦国文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20.
畲族是一个以农耕见长的山地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养成了艰苦奋斗、热爱自由、豁达坦荡、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别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涉及日常生产、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及民间文学等多个层面。因此,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内涵,对畲族社会架构符合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个性的当代伦理道德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