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姓生活》2013,(3):56-56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是20世纪末期两件极让国人振奋的大事。无论在香港会展中心,还是澳门文化中心,交接仪式上的旗帜升降都不过区区几分钟,然而在这几分钟的背后,却是多年惊心动魄的交锋,多次寸土必争的谈判……  相似文献   

2.
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危机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又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福利国家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问题的产生,是19世纪中英三个不平等条约引起的。本世纪70年代末,香港问题解决的条件日趋成熟。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和构想,成为解决香港回归问题的基本国策。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历程,是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构想在实践中的完善和胜利。1997年7月1日即将来临,香港的新时代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为了中国获得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与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舆论进行卓有成效论战。邓小平与国际舆论交锋论战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在交锋论战中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由于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和平崛起也离不开世界,特别是要营造有利于和平崛起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香港问题上有"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但要使英国人接受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意味着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必将是艰巨的和曲折的.但在邓小平的领导下,通过对主权原则的强调、对过渡时期的混乱所采取的关键措施以及通过制定香港回归后所采取的能为各方面接受的政策,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在关键时刻几乎所有关键领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辛程 《中华魂》2011,(11):54-58
最近,有一个访问俄罗斯的代表团带回来一份材料《撒切尔夫人谈苏联解体》,很值得一读。全文不长,抄录如下:1991年11月,一批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出访美国休斯敦,参加美国石油学会的会议。会议邀请的演讲嘉宾是一年前才卸任的英国原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会上撒切尔发表了约45分钟的演讲。中心内容可以称为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会议组织者可能没有事先提醒她,在场的还有苏联人。所以撒切尔的演讲可谓是开诚布公、毫不掩饰。从中看出,她在苏联瓦解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自己对此并不隐瞒,且乐于公之于众。她说:  相似文献   

7.
贡斯当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学说的相似点在于都把"自由"作为其逻辑起点和归宿,他们人民主权学说的不同点在于"人民主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民主权是否可以分割"、"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是间接民主还是直接民主"这三个方面。贡斯当通过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批判,把"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演化成"具体的人民主权学说"。抽象的人民主权必须落实为具体的制度安排,否则其极有可能成为"暴政"的口实。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等人1925年底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动摇于广州国民政府和北京西山会议派之间的国民党人孙科等在上海进行了一次改善国共关系的谈判,这次谈判多年来被认为是对国民党右派的一次大让步.实际上上海谈判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大让步,而有着诸多的积极意义.首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谈判有它的必要性,从谈判的内容上看,并无什么大的让步,有些方面还有对过去既定目标的前进;其次,上海谈判中的某些消极方面,显然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在处理国共关系中陈独秀既作过争取独立自主的努力,也无可奈何地执行了共产国际的命令;再次,从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各派的认识和政策来看,孙科等人应属国民党中派,陈独秀在上海谈判中争取他们回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以团结中派,也就不是什么让步问题了;最后,从谈判的结果来看,通过上海谈判,团结了大多数,维护了国共团结与合作,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迎来了大革命运动浪潮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毛泽东因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在认识与实践上出现了偏差,而邓小平则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推动了中国实践由"革命语境"到"建设语境"的完全转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不是将荣辱观念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范式,而是将其融入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赋予中国传统荣辱观以与时俱进的新的时代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人格、尊严、国格,崇尚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劳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都对中国传统荣辱观进行了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 ,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构想 ,并付诸实践 ,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突破口在农村、在于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思考农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的特征,论述了小平同志对西南地区民族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从而指导西南局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为以后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理论创新,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西藏问题"是一个集合性的问题,呈现出诸多侧面,在这些侧面上西方与中国存在着不同的话语。究其根源,应该是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宗主权"一词的使用。因为汉语的"宗主权"与英文的"suzerainty"(苏索伦梯)完全是不同时空、不同性质的概念。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梳理,可由此看到西方列强在西藏、外蒙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扩张,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个概念在推动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中所起的作用。但是,17世纪当"主权"(sovereignty)这个概念产生,并被中国所认知时,"主权"成为对抗西方列强的重要武器。近代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瓜分时,所形成的包含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一体性"与中国对主权的主张合流,最终成为阻止民族分裂的坚固堡垒。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人重新关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全球公共问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球公共问题是由于国际公共品的特征诱发国际社会行为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倾向,使国际公共品陷入困境所导致。"霸权力量"、私有化和国际机制是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之道。当前席卷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为观察全球公共问题及其治理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取民族独立,加快社会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如何用社会主义加快中国的发展,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以其卓越的胆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国情,面向世界,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明确的现实目标,在创造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实现着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其远东安全防御战略的需要,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旧金山和约>中,没有对台湾的归属做出规定.不仅如此,为了使其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合法化,美国还以日本与台湾当局媾和为砝码,逼台湾当局接受领土适用范围规定.而作为偏安台湾一隅的国民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利、保持其所谓的中国的正统地位不得不接受美国的这种强权安排,日本则是坐享渔翁之利.  相似文献   

19.
张明霞 《中华魂》2013,(10):26-27
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双边边界问题比较特殊,因为它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归属未定的克什米尔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新疆地区与由巴控制其防务的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界线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勘定过,仅仅有一条基本上是沿双边接壤的河流中心线或山脉分水岭而行的传统习惯线。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存在文化遗产本体、环境、精神保护传承不足,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发展融合不够,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彰显三个主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思想观念上缺乏符合中国文化遗产特性并遵从中国传统审美崇尚、价值取向的保护发展理念;在思路策略上重视保护传承而轻视发展创新;在行为方式上忽视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所致。新时代保护发展文化遗产,要在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以创新促传承,多措并举着力彰显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