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与乐:在西藏班做“褓姆”杨亮我是沙市六中的一名普通班主任,在教育园地里,已耕耘了十七个春秋。在这十七年中,有近十年是任西藏班的班主任。西藏学生十一、二岁就来到内地读书,这个年龄,沙市小孩还正在父母膝头撒娇哩!可他们已远离父母和亲人,一来就是四年不回...  相似文献   

2.
满特嘎是我堂姐阿拉它的丈夫,第一次来赤峰是接阿拉它和儿子双山。我大伯的女儿们, 在孩子生到了我妈感到气愤的程度时,就被招到赤峰做绝育手术并调养一个阶段。阿拉它那次不知什么缘故没有手术,于是愉快地在这里度假,她尽一切能力把我们家的 东西擦的擦,洗的洗,总之,一切都是亮堂堂的。我爸常夸阿拉它漂亮,“这孩子就是当电影演员都行。”并把他从军时军区歌舞团的女演 员挨个跟阿拉它比……,结论是,她们都不行。阿拉它每次听到这里,都要“扑哧”笑出来 ,意谓叔叔的想法太离奇了。一个乡下人,怎么会比演员漂亮呢?况且是…  相似文献   

3.
那里的天最蓝,山最高,寺庙最多,地域最广阔,风情最独特,人也最纯朴憨厚……这就是我心中的西藏。长久以来,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以其独有的粗犷、神秘和古朴、自然,深深地诱惑着我,使我自1987年第一次踏入这片地域后,就像进入梦境一样,再也无法醒来。于是,两次、三次……直至今日。也许寻梦的时间太长,我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雪域之梦使我无时不沉浸在无穷的回味和享受之中,即使梦醒了也还想回到梦中去,次次梦都有新感觉,回回梦都令我激动不已。是的,因为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在圣城拉萨,不论你…  相似文献   

4.
康熙初年,罗氏先祖罗伯启从江西临江府入川并定居现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罗家坨。自此,罗姓子嗣在这个群山环绕的偏远村落里繁衍生息、340多年后的2009年,罗家坨因传统民居保存完好、民俗遗留明显,也是重庆境内最大的家族苗寨,被国家民委、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寨。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就我这代讲,是和民间文化一同成长的。甚至在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都离不开民间文化。我从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就看到街上卖唱的唱的是民歌,有些民歌到现在还记得。在少年时代,我受到祖父的影响。他是一个业余的昆曲人才。他就喜欢听书,听苏北评话,带我去看。我看的第一本书就是《水浒》,一看就迷了,老想看武松怎么把老虎打死。这里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民间民俗各种各样的情节、语言。这对我后来的生活很有影响。再就是看戏、参与婚丧提亲。它们没有一个不是文化活动。包括迎送,包括祭礼,分牛肉,印象很深刻。我们那里办丧事,…  相似文献   

6.
有幸去帕米尔高原,走访了这座海拔最高的古老的石头城,那厚重的历史感、沧桑的残缺美和凝固了的文化沉默,让我深深感动。这座石头城是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也是西域古老文明的标本遗存和探险家们的乐园。这是一座已有近1400年历史的西域古城堡,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巨人,屹立在城北小山般的高丘上。它背后是蓝天、白云和高高的雪山,显得格外壮观而神秘。城堡的大部分城墙还在,以土石筑起,东墙顶端的堞垛还十分完好。从南坡爬上去进入城堡,第一眼所见就是遍地累累的巨石,全是青色的,带着各种人工造就的棱角。这座城堡有4个城门,但…  相似文献   

7.
三访昭觉     
我来昭觉,已经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来,那是在1939年初,昭觉还处在奴隶制度之下的时候;第二次,则是在解放以后,正是彝族人民成立自治县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又恰遇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建州十周年。我这几次来,相隔的时间都在十年以上,所以昭觉所给我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变化之大也是十分惊人而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8.
十五、宏伟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西藏的象征。全世界各地来藏的人,几乎都把参观这座宏伟建筑当成头等要事。布达拉宫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早在我少年时期就形成了。那是中学3年级学俄语的时候,同学们以与苏联小朋友通信交往为荣。我经同学介绍,与莫斯科39中一个叫安德列的小朋友接上了头,第一次他给我寄了一张克里姆林宫的明信片,我回赠了一张天安门画片。第二次他来信提出要一张布达拉宫的明信片。布达拉宫是个什么样子我当时还没有印象,不过很奇怪外国小朋友怎么知道它。于是我便托在  相似文献   

9.
<正>我不是研究民俗学的,只是偶尔也读一点这方面的书,但是,我对于钟先生的人格和他的学问都很崇敬。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记得,白寿彝先生曾跟钟先生商量,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可以设几个研究室,其中有一个是民俗学研究室,还有民族学研究室、方志学研究室等。后来史学研究所受到规模的限制,只设立了史学史研究室和中国通史研究室。我还记得,好像第一次全国民俗研讨会,就是白寿彝先生请史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淑娟老师协  相似文献   

10.
非洲的声音我喜欢买乐器,虽然连口琴也不会吹,简谱也认不全,可还是搜罗了不少,都奇形怪状的,摆在客厅,成为别致的装饰品。最大的是只非洲鼓,我从多哥买来的,箱子装不下,我就一路背回国,在巴黎转机的时候引得那些法国人很羡慕,追着我非要敲一敲。那时候我很自豪,忘了自己只是个公款出国的小职员,而像一个浪迹四海的行吟诗人。这个鼓是用一段完整的树干镂空做成的,一端蒙着羊皮。鼓身上没有颜色,仅在本色的木头上刻着简单的线条。我那段时间滞留在非洲回不去,甚苦闷,白天忙着还好过,一到晚上,漫漫长夜啊望不到头。所以每天晚饭后我都把鼓抱到…  相似文献   

11.
在实地调查、资料搜集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典型坨沼地区甘旗卡镇的草地农业系统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坨沼地区草地农业系统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仿真试验了不同经营策略下未来十年系统行为与动态。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多目标分析,从中优选出三套可供同类地区参考的经营模式,其中草地农业型模式是这类地区发展持续、高效农业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谒荷塘月色     
正2014年初夏,我随湖北省民宗委组织的学习班来到清华大学学习,第一次见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第一次拜谒了清华园。——题记我从学校毕业后去教书,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从那时起,我就和我的学生一样,整个心都沉入到了《荷塘月色》的美境里——俨然高卓、沉静悠远、热烈中带着隐隐忧郁。在我看来,荷塘月色是世上最美好的诗意。可是,我却一直无缘与她相见。荷塘月色于我是一个悠  相似文献   

13.
澳门咸鱼     
子龙 《民族论坛》2006,(1):45-46
说来惹人见笑,我两次赴澳门印象最深切的是咸鱼。听来未免显得有些贪嘴,可贪嘴一般都是贪馋好东西,而澳门并不缺少好东西,诸如木瓜翅、鲍鱼胆、龙虾粥、燕窝羹……我怎么会先想到咸鱼?这似乎太上不了台面了。去澳门没有不到葡京大酒店试试手气的,那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个大鸟笼子,进去不博两把就甭想出来,要知道博彩业可是澳门的象征性产业。我第一次去澳门待的时间长些,到第三天自觉已经上了赌瘾,手痒难挨,心里没着没落,忽然间就觉得在澳门的其他活动安排都变得不再重要,两只脚不听使唤地要往赌台前凑。那种感觉很是奇特,是我从未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14.
最美的嫁衣     
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村里学校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课的班上读书。他们家住的是一个座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  相似文献   

15.
蒙自行随感     
在一个月前我去了一趟蒙自,呆了将近十天。蒙自是云南南部的一座美丽的小城市,距离中越国境线只有一百多公里。它的交通、经济和政治的条件,决定了它成为新近扩大建立起来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我有机会参加了为建州而召开的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听到地方政府的七年多来各项工作的报告,听到各民族代表们的生动而亲切的发言,此外还和部分代表有些个人接触。这一带地方我在抗日战争后期是到过的,而且不只一次。所以这一次旧地重访,如遇故人。可是“故人”的变化太大了,给了我很强烈的感受,也使我多一次更明确地得到对于革命事业的认识。这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最深刻的变化是在社会基层里运  相似文献   

16.
在1991年梅里遇难的17名中日登山运动员,有个“香格里拉”土生土长的藏族小伙子———斯那次里。那年,28岁的斯那次里第一次参加登山活动,当他到达雪线之上时禁不住脱口惊呼:“雪山原来是这么美丽啊!我都不想回去了。”斯那次里果然一去不返。这是他留给活着...  相似文献   

17.
吉祥蒙古     
一 小时候,我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蒙古人。 3、4岁时,我和姐姐一起由TieTie(曾祖母)照看。Tie Tie怕我们丢了,圈在家里玩儿。我只透过玻璃看过一些人,卖酸枣面的老头,还有敞着怀、露出八寸乳房的女人。 Tie Tie说,这都是坏人。 在家里,我们说蒙古语。一个人第一次遭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万物被“命名”。语言不是工具,它是领你走进世界的神祉。桌子、火、脚趾、眉毛、土和虫子,头上有须的虫子,扁圆的胖虫子。世界对我来说是蒙古语的,它亲切、详实、变化。到现在,我也不能从大脑的黑板上擦去蒙古语的声…  相似文献   

18.
1995年的夏天,我带着一班大学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参访少数民族的村寨。几天的行程中,每天都是大雨连连。就在通过某一小镇后,不到半小时,身后就发生了山崩,我们无法回到县城住宿;只有继续往前走,希望绕个道还能够走回我们原来预定的路线。就在绕道行驶的一天中,我惊讶于眼前所见的一个个村寨中皆为木构建筑,多数的民居是三层楼设计,它们的共同特色就是下窄上宽,类似倒梯形的木结构。  相似文献   

19.
孙文辉 《民族论坛》2006,(10):47-47
很多人兴许都不认识这个“傩”字,但它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比如,我们平日说的许愿还愿,赌咒发誓,其实就是一种巫傩活动;过年拜节、迎春辞岁,也是一种傩的祭祀礼仪;开幕剪彩、闭幕送客,同样也是源于傩祭仪程……傩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文化,是远古人类为了消除灾难、危难而“发明”的一种巫术形式。(一)我开始接触傩,是我担任艺术期刊编辑的时候。那时,有人投来关于傩戏的稿件,由于我是分管艺术理论的编辑,傩戏的来稿自然归我处理。这就逼得我要去弄懂:什么是傩戏。1991年,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西自治州召开。会上,苗家…  相似文献   

20.
赵爻 《民族论坛》2006,(1):26-26
狗年为狗正儿子没取名之前,各种叫法都有。我和妻不迭地叫“宝宝”“、崽崽”,父母和岳父岳母则每个称呼离不开狗,什么“狗狗”、“狗崽崽”、“小狗”等等,我和妻很不喜欢。本来嘛,那么可爱的宝贝疙瘩,取个“龙龙”“小虎”什么的,多大气啊,哪怕就是“小猫”,也比“狗”好听多了。狗,叫在嘴里总是感觉有些土气。老人们不这么认为,尽管我们“抗议”过多次,可他们依然“狗”长“狗”短地叫个不停。他们说,小孩要贱点才好养活,取个贱名这是自古传下来的传统。狗这东西,生命力强,生下来即使没人理它,自己扒拉着也能平安长大,给宝宝取个狗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