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演员曹操冬天的北京,呵气成冰,演员曹操打开车门,进了一辆出租车,奔赴剧组。助理拿着厚厚的、已经卷了边的台词本,细致地帮曹操背着台词。大段的台词,母语是汉语的人也未必能顺利背诵出来,何况是一个美国人。曹操认真地背诵着,一遍又一遍,流利的汉语引得前座的哥频频回头。听到助理喊曹操的名字,的哥乐了:“干  相似文献   

2.
来莺儿是东汉都城洛阳的歌舞妓,世事离乱,她就跟随曹操辗转东西,为曹操表演歌舞弹唱,深得曹操喜爱。但曹操日日忙于军国事务,身边又是众多美人相伴陪侍,对于来莺儿也就是“过目不忘”罢了。曹操身边有个侍卫叫王图,为人机敏、容貌俊俏,来莺儿与他偷偷相爱了。一次,曹操派他带领人马深入敌人内部打探消息,来莺儿一时忘情,舍不得他,就整晚抱着他,使他错过了深夜出发的时辰。曹操大怒,要把王图按军法处置,来莺儿跪在曹操的面前说:“奴愿代王图一死”,并说出了私情。  相似文献   

3.
头发保卫战     
曹操在一次领兵打仗的时候,颁布了若干条军纪,其中包括不许践踏农户的庄稼,违令者斩。可是,偏偏曹操的战马受了惊,一下子踢倒一大片庄稼。曹操立刻拔出剑来要自杀,以示军纪严明。手下连忙拦住,说,我们打仗怎么能没有大王?大王可以例外。曹操想了想,用剑把头发割下一大绺来,说,既然如此,我就割发代首吧。  相似文献   

4.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蒙古族胡尔奇希日布将《三国演义》分为三个部分,共演述了七十六个小时。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中曹操残恶的性格特征与蒙古史诗蟒古思形象的残暴性格有一定的相似性,希日布艺术性地塑造了本土化的曹操形象,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蒙汉民族文化交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日布塑造的曹操形象既有残恶之首、奸猾之冠、好色之徒等性格特征,又有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等多面性、复杂性,是一位有血有肉且生动形象的立体化人物。  相似文献   

5.
叙事中融入诗词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征之一。《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的诗歌共分三类:一、曹操创作的诗歌;二、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三、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这些诗歌在塑造曹操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营造叙事氛围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才多艺的曹操汉魏之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是一位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不仅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并多有建树。首先,曹操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家,一生著述甚丰。明·胡应麟说:“自汉而下,文章之窗,无出魏武...  相似文献   

7.
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们的诗歌久负盛名,尤其是诗歌语言绚丽多彩。本文仅从其叠率入手,探其艺术风韵。一、词汇丰富,各有所好三曹均爱用昼字。曹操诗歌,现在五篇(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同),其中8篇有叠字,占总数38%;曹丕诗歌,现有54篇,其中30篇有叠字,占总数56%;曹植诗歌,流传至今有132篇,其中37篇有叠字,占总数28%。由此可见,虽然曹植用叠篇目最多,可是曹丕叠字的普及率则比曹植高出一倍。曹操诗用叠字39次,除去重复者有19种叠字,其叠宇平均使用2.05次;曹丕诗用叠字ho次,除去重复者…  相似文献   

8.
梅朝荣 《社区》2008,(8):43-43
这是一个挺另类的观点,你我未必认同,但不妨一起品品。 诸葛亮一心向往有管仲、乐毅的丰功伟绩。可是看看他后半生的轨迹,他付出百倍的努力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答卷。也许有人怀疑是跟他辅佐的刘备、刘禅父子有关系。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选择的是刘备,而不选择曹操或是孙权。就当时的情况看,曹操实力最强,刘备三顾茅庐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诸葛亮投奔曹操应该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千里走单骑     
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们,无不为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喝彩。“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讲的是:公元200年,曹操与刘备交战,刘备战败与结义弟兄关羽,张飞走散。关羽保护着刘备妻子等家小,被曹操军马包围在一座山头上。张辽上山劝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思考再三,答应降曹,但有三个条件:降汉  相似文献   

10.
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座著名的都城,在这里曾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政治斗争.通过对这些政治斗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邺城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地位.一、邺城内为皇位进行的斗争自从曹操占据邺城后,东汉的政治中心实际上也就到了这里;汉献帝作为傀儡皇帝,其所在的都城许昌只是形式上的政治中心.曹操和汉献帝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争斗的焦点主要是汉献帝之后,统治权继续属刘还是移归曹氏.曹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荀彧一直为曹操出谋划策,是曹操最主要的谋士.荀就因为在建安十七年(214)反对  相似文献   

11.
侗族花桥     
过山必有路,逢水必有桥。在侗族居住的黔、桂、湘、鄂四省(区)毗邻一带,不管你走到哪村哪寨,随处都会看到横跨江河、小溪上的一座座木质桥梁。这就是著名的侗乡风雨桥,俗称花桥,她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三兄弟从乡下到城市谋生,一个叫怨天,一个叫怨地,一个叫无悔。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上风餐露宿,遭遇大漠尘沙,终于来到了一座集镇。这里有三条大路,其中有一条能通往城市,但是谁也说不清究竟哪条才是。怨天说:  相似文献   

13.
维持原貌     
有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的美丽而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判断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他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做出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两个谋士     
东方木 《社区》2014,(20):40-40
曹操为立世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大儿子曹昂,二儿子曹铄,一个战死,一个早天;三儿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都不错,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世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世子,曹操举棋不定。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独留下贾诩,曹操先是长叹一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然后问贾诩有什么建议。贾诩站在旁边,眼望帐外发呆。  相似文献   

15.
二十多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偏高。最近读到刘知渐同志《评郭沫若同志的<替曹操翻案>》(《重庆师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对其中关于曹操政治思想的评论,深有同感。我认为评价曹操,应该研究一下曹操的诗文,因为曹操诗文已经把曹操的主要政治思想直接反映了出来。这儿试选出几篇加以剖析,对刘知渐同志的文章作点补充。 (一) 曹操的社会经济思想,在《度关山》中可以看出端倪。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16.
曹操在乐府诗歌创作中常常引用古人事迹作为典故,表现出了一种怀古情结。根据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则,可以发现曹操的怀古情结是受到现实制约的。从对古人的追慕和反思中,曹操追求的人生价值是做一代霸主。而他对古人的追慕也表现出一种相对倒退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7.
“周瑜破曹”说的偏颇崔吉学爆发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冬天的赤壁之战,是一场改变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力量对比,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大战役。曹操发动了战争,又以惨败而告结束。那么,击败曹操又当功归于谁呢?“周瑜破曹”──亦即周瑜击败曹操,这是历来盛...  相似文献   

18.
动荡的三国是造人才的温床,曹操智囊团在此时形成,是由于曹操的唯才是举和有才之人的依附和时代的要求,此后智囊团员之间相互配合,在矛盾中调和,他们能够采取各种方法维持自身的生存,并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政策来促进智囊团个体与整体达到成功,巩固了曹操在三国中的一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试论曹操的儒家思想王云林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而作为一个多才多家的曹操,对其思想的研究者大都认为曹操是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也即认为其思想倾向属于法家。笔者认为,曹操的基本思想是儒家,这是贯穿于曹操思想中的主旋律,这种看法是比较切...  相似文献   

20.
略论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张道英曹操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对其为政治家,史学界所论颇多,但仁智所见非一;对其为军事家,人们虽无些许歧见,而所论又非详也.中国古代不乏杰出的政治人物,但象曹操那样一身二任,既多政治建树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