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慧 《中国民族》2010,(4):66-68
在中国当代文坛,侗族作家、人类学家潘年英的创作独具一格,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跨文体写作,这与他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是分不开的。早年潘年英阅读了大量的人类学书籍,并经常对家乡黔东南进行田野调查,深深地为家乡的贫困和传统价值观的不断崩溃而痛心伤怀。不过,他的田野调查报告不是以专业民族志的模式写成的,而是运用缓慢的抒写笔调、细致的“深描”手法和情感的恰当流露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曾经秀美无比的田园诗画,讲述了一个个关丽而忧伤的民间故事。人类学家对传统文明渐渐消逝的忧思愁怀就这样通过文学形式表现了出来。潘年英本人也正是凭借他的人类学的文学写作而引起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界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次稍显迟缓的关注。半年前,一场被称为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在贵州凯里召开。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11日至14日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跨文明互动:区域研究的视野"学术研讨会在夏都西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并交流并研讨论文近60篇。本届学术会议议程分为三大版块:第一版块为主题发言;第二版块是专题发言与讨论;第三版块是学术考察。一、主题发言。本届会议邀请四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中国、区域、文明、互动"的命题做主题演讲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陈庆英研究员作了"西羌与青藏高原古代族群文明互动"为论题的首场发言,阐述了青藏高原古代先民的历史演变及族群互动,认为西夏学对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早期文明起源问题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文明的最早发源地,是文明的中心,而四周其他区域文明是黄河文明的扩散。但是,随着20世纪新的考古发现和区域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这种说法愈来愈受到质疑。学术界通过对红山文化坛、庙、冢等一系列重大发现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5.
黄泥堡的历史,是一个人群追求民族身份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在民族文化特征日趋模糊、身份危机时时存在的情况下,黄泥堡裕固族在文化记忆中采取了淡化农业文化特征、强化游牧文化特征的策略,将游牧文化作为挽救民族文化的救命稻草。 我想这就是黄泥堡裕固族历史梳理中出现的怪现象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6.
记者:四川省的"藏族牧民定居工程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兼顾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因此有可能对于游牧文化的现代转型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借鉴案例。在您看来,世界范围内游牧文化的总趋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和谐的宗教关系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和谐宗教关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建设和谐的宗教关系,宗教界和学术界都做出了热烈的讨论,提供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得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被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之中。对民族地区而言,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浩大工程,是一项关  相似文献   

9.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7,8(2):62-70,116-118
武陵民族区概念的学术命名,是李绍明先生五十年西南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之一.重提《李绍明民族学文选》、解读"巴文化研究与地域文化"学理认识涉及到的历史方法学术关联.参考"武陵民族区"概念学术命名的价值取向,从武陵地域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问题研究切入,可能寻找到创新问题原点;而"武陵民族区"作为一个特定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学术命名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打开新世纪巴文化学术研究的新局面可能更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