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德彪西《月光》的音乐分析和李赫特与阿劳两位演奏家的版本对比,可以加深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速度表情等方面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在演奏处理、情感表达上也会有更深的体会。《月光》的演奏,需要在"意会"作曲家所要表现的美好意境的同时,用恰到好处的音乐语言把它"言传"开来。将属于西方的钢琴音乐文化演绎成中国化、东方化,也是广大中国钢琴工作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霞 《云梦学刊》2006,27(3):109-110
广东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富艺术特色的地方乐种,陈培勋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广东音乐素养的作曲家,其改编的5首广东音乐钢琴曲,已经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在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演奏特色等方面颇具个性,从中可见陈培勋的钢琴改编作品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新学术》2007,(5)
美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麦克道威尔的钢琴小品集《林地素描》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麦克道威尔《林地素描》10首钢琴小品创作过程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对10首钢琴曲之间调性关系的初步分析与研究,试图归纳10首钢琴小品在宏观调性布局上的基本特点,从而得出10首钢琴曲作为"套曲"作品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钢琴小品套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中非常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感,他总是将故事和音乐内容巧妙地结合,使其作品充满浪漫的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通过对《蝴蝶》的内容分析来揭示作品创作的体裁自由性、标题性、隐喻性等其他特点。  相似文献   

5.
葛姝亚 《学术探索》2012,(8):168-170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几位重要钢琴作曲家演奏创作风格的分析,归纳出该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情感性、炫技性、民族性、标题性四个特性,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Granados1867—1916)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西班牙钢琴诗人”。他的代表作《戈雅之画》是西班牙钢琴音乐的典范,传承了西班牙本民族的音乐特色。本文简述了作曲家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并结合本人演奏经验阐述了实际弹奏中的触键、乐句、节奏等问题,希望能对今后尤其是弹奏本曲的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钢琴音乐表现的可能性 ,从分析理解作品、提高弹奏技巧、积极的感情投入、演奏者的艺术修养等四个方面的演奏风格入手 ,阐述了钢琴音乐中最动人的不是弹奏技巧 ,而是通过技巧表现出来的音乐  相似文献   

8.
<正>钢琴的演奏技巧是随人的审美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钢琴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授之以弹奏技巧,更要令其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状况。这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张珊珊、张锦方、吴静编著的《钢琴音乐的发展及其演奏技巧研究》一书将钢琴的演奏技巧和钢琴音乐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要求学习者  相似文献   

9.
李欢 《理论界》2006,(6):204-205
柴科夫斯基给乐坛最大的贡献就是协奏曲作品,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因其民族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超越了国界的藩篱。本文对该作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剧之一。由F·伯尔纳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是一首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长笛作品,长笛的各种演奏技巧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体现出长笛演奏技巧的独特魅力和《卡门主题幻想曲》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1756──1791)以他极强的音乐天赋和精巧、典雅、天使般纯净、阳光般明朗的艺术风格,为人类创作了大量动人且富于个性的钢琴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就是一首较通俗、较简易而人们广泛熟悉、弹奏的优秀作品。一般说来,已正规学过四年左右钢琴、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学生就可以弹奏这首作品了。然而,要想真正弹出它的韵味.可不是那么容易。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学生在弹奏这首奏鸣曲时,根本没有注意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风格,一个劲地只顾把音符、节奏弹准,达到书上所标记的速度后便觉得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这是严重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李海冰 《云梦学刊》2011,32(2):112-114
《梦幻曲》选自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第七首,是全套作品中最为经典、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乐曲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其主题性格鲜明、发展手法简洁、和声调性布局巧妙而精致等,再现了乐曲如诗的意境和如梦的情愫。  相似文献   

13.
宫云湘 《理论界》2006,(11):177-178
《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极其重要的一部歌剧,结束唱段《爱之死》是整部歌剧中的点睛之笔。这部作品与歌剧中的《前奏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结构与思想脉路。在《爱之死》中,整部歌剧体现的世界观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所以说,《爱之死》唱段在音乐表演上的准确诠释对于整个歌剧作品的把握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从歌剧中的音乐语言出发,从音乐表演内容入手,对《爱之死》唱段进行音乐与角色情感上的分析,力求达到完整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金著《现代钢琴演奏技巧》(姜丹翻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从大量现代钢琴的演奏实例出发,向学习者讲解钢琴的演奏技巧,在主张学习技巧的同时,该书作者认为还需要从内心对钢琴真正喜爱,达到在技巧基础上对钢琴演奏的升华,成为钢琴家而不是普通的钢琴演奏人员。作者是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的创始人,在钢琴演奏上造诣颇高,该书是其多年心得和经验的总结,在德国出版后受到读者热捧,奉为学习钢琴演奏的必读书。译者姜丹主攻德语与音乐文献  相似文献   

15.
曹莉芳 《云梦学刊》2001,22(6):87-88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被视作架通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发展的重要桥梁之一,了解他的钢琴音乐创作特点,对于演奏者更好的诠释、演奏他的作品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桃花扇》中《寄扇》《余韵》出套曲作者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晋阳学刊》2013,(1):42-47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寄扇》、《余韵》出套曲与徐旭旦的《冬闺寄情》、《旧院有感》套曲分别系同一篇作品,其作者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徐旭旦的《世经堂诗钞》中,有50首诗作或全文、或部分文字抄袭自前人之作,这一发现为孔尚任是《桃花扇》中《寄扇》、《余韵》出套曲的唯一原始作者提供了新证。徐旭旦抄袭前人诗作与抄袭《桃花扇》套曲的手法也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印象派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钢琴独奏曲《金鱼》在和声、踏板、旋律、音响等几方面独特表现手法的分析,论述了德彪西独具特性的创作风格,同时让人们对印象派音乐的钢琴作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曹莉芳 《云梦学刊》2005,26(4):98-100
一首作品所含的丰富信息主要是通过旋律、节奏来体现,要达到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还要靠演奏者的音乐审美以及乐感表达能力来体现。中国钢琴作品的旋律、节奏和乐感有其深刻的民族特性,在演奏中把握了民族的表现手法,定能使作品展示出深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作曲家王立平的大型中乐作品《红楼梦组曲》的内容与小说《红楼梦》相比是一种非本质具象的“组曲”写法。从音乐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出发,作者对音乐如何移植小说《红楼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本质具象的“组曲”写法,即设想《红楼梦组曲》应主要表现以下内容:太虚幻境、黛玉葬花、大出殯、元妃省亲、黛玉焚稿、宝玉哭灵和宝玉出走。  相似文献   

20.
阿尔班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小号演奏家、作曲家,一生都在探寻小号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他从乐器本身出发,建立新观念,注重表达乐器的色彩,用不同的音乐色彩展现主题;以轻巧,柔美的风格成功地将小号从庄重、严肃中解放出来,大大拓宽了小号的表现力;重视运用歌剧、民间音乐的素材,使得他的音乐更加平易近人;融入演奏技术技巧,从音乐的技巧方面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提高小号作品的关注度,从而留给后世大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