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山文化聚落的层次化演变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德  金仁安 《理论界》2006,(1):172-174
红山文化聚落有关资料的发现与研究表明,红山文化聚落群中已出现了中心聚落和远离聚落的祭祀中心,出现了统一聚落群之上的权力。渔猎经济的发展,居民活动的范围的扩大与群体间的接触更加频繁。经济基础的发展使社会特殊阶层的出现成为可能,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更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就率先在这里出现。  相似文献   

2.
雷广臻 《理论界》2012,(9):196-197
红山文化展示了会盟文化的多个侧面,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玉器在会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开启了中华玉器文明。  相似文献   

3.
董婕 《理论界》2012,(10):195-197
本文通过揭示牛河梁遗址布局、出土文物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分析牛河梁红山文化对中国龙凤文化、阴阳文化、玉文化、建筑风格和祭祀理念的深远影响。这种文化的影响力延续至今,为中国文化传统提供了渊源证据,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在于其绵延5000年的连续性和强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保护自然环境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世人的普遍共识,但怎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其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都尚需要进一步澄明。无论是工业文明对自然界的破坏,还是生态文明对自然界的保护,都必须通过劳动活动才能够得以完成,劳动是改变自然界的物质性力量,因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论基础应当是劳动。劳动创造世界、创造人、创造人类历史,这意味着劳动本身拥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目的。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用主观性目的代替劳动的客观性目的,致使劳动的本真性始终处于遮蔽状态。只有人自觉意识到劳动的目的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并将人的最高目的与劳动的客观目的合二为一,劳动才能够复归自己的本真状态。在创造自然世界和创造人的劳动关系当中,创造自然世界具有优先性,人怎样创造自然世界就怎样创造人自身。这一逻辑决定了人必须通过创造美丽的自然世界,才能够担保自己走向崇高和伟岸。  相似文献   

5.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如果从时间角度看,是初等逻辑与高等逻辑的关系;如果从空间角度看,则西方人主要使用的是形式逻辑,而中国人则一直使用辩证逻辑.中国文化是辩证逻辑的文化基础.古代中国的辩证逻辑只能算"准逻辑",它具体表现为<易经>模式、"阴阳五行"模式、熟语模式、经典模式等思维模式,采用不严格的类比推理的方法.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形式逻辑的方法和标准,使辩证逻辑达到科学的、现代的水平.这应该成为我国逻辑学科研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文化与文明既有内在关联,也有许多差异.全球化的进程,不仅仅是文明冲突的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和而不同"是全球化场景下文化发展和文化共生的必由之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自主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可以成为消解文化或"文明"冲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雷广臻 《理论界》2014,(2):130-132
红山文化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高峰。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房屋建筑技术、用火技术、饮食技术、服饰技术、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技术、冶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从科学技术角度梳理了红山文化前所未有的成就,从而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7,(1):158-164
文化的因素和视角对于保障公正文明司法、防范冤假错案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本文着重论述提升司法人员文化修养对于保障公正文明司法、防范冤假错案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本文认为,与理念、原则、制度相比,文化是决定和衡量司法公正文明程度更深层次的要素,司法人员(1)的文化修养与司法公正文明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是由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必须清醒认识、牢牢把握司法机关文化建设和司法人员文化修养的基础性地位,将其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以司法人员的文化修养建设滋养和推进他们的政治、法律、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真正实现公正文明司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提出司法人员文化修养在构成上应当区分的两个层次,司法人员文化修养建设四个方面的特殊路径以及应当着重解决的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6):19-23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相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对生产活动、科技、产品、消费以及生产关系等都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征。正是这些要求和特征,使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成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从已有的考古资料及其反映的诸多现象来看,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与“小河沿文化”存在诸多共性:第一,有并行的发展阶段,共同经历了约1 000年的发展时期;第二,有重合的分布空间,皆以老哈河、教来河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中心分布地域;第三,有大量相同的文化因素,涵盖房屋、墓葬、陶器、玉器和石器等典型要素;第四,有共同的文化源头,均表现出与当地较早的赵宝沟文化存在密切的亲缘联系。这些共性表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各自分立的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实际上应该是一体的考古学文化,即“小河沿文化”的早、中期和红山文化的中、晚期是年代相互对应、分布范围一致、材料性质有别、文化属性相同的“大红山文化”遗存。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应该是红山文化发展到红山古国时期的“贵族墓地”或“王陵”;原属于“小河沿文化”的“大南沟”墓地,应该是红山文化发展到红山古国时期的“平民坟茔”。这一全新认识,为进一步解读红山文化的谱系和红山文明的特质,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宋志春 《理论界》2013,(7):199-204
牛河梁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5500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陶器与纹饰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美术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古代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最重要的印记。本文从牛河梁红山文化陶器与纹饰的分布、种类、功能及其演变规律入手,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陶器及纹饰的形态,进一步探讨其审美价值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柏楠 《理论界》2012,(8):186-189
当今中国红山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雷广臻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红山文化的学术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观点,作者将这些观点进行梳理,以为红山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健 《社会科学》2004,(1):115-1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扩展 ,各种文明之间的互动也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与文明、文化多样性之间不仅不冲突 ,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促进。在处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 ,我们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极端主义这三种倾向 ,积极倡导和推动文明对话。在新形势下 ,文明对话将为亚欧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牢固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法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契约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契约文明构成了法治文明的观念基础,决定着法治文明建设的最终成败。契约文明以契约精神为核心,在内容上,契约文明主要由信用意识、敬业意识和公民意识构成。  相似文献   

15.
黄东东 《河北学刊》2004,24(1):204-206
任何制度都是特定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未能走上法治之路,不仅仅是政治认同问题,关键在于法治文化基础的缺失。面对中国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政府推动的方式加强道德建设,转而致力于社会文化底蕴的塑造,以及更深层的社会心理、观念的变革,是一条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中把握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渐进式实践创造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内涵。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和积极成果,呈跃进式前进趋势。文化推动文明进步,文明促进文化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有利于人类文明从自为期向自由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媒文化在舆论监督上的特点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深度105》可以说是中国传媒文化舆论监督类的代表性栏目,从创办至今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电视类舆论监督栏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有其自身特点为依托,更得益于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曾文婕 《学术研究》2007,(2):144-148
课程的文化基础,是指课程与文化之间事实上存在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认识而形成的观点、理论和思想,它们构成了课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维度的事实依据和基本原理。课程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复杂关系,决定着课程文化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文化基础的研究,需要关照“价值观的同构与交互”这一核心问题,重视“文化因素对课程的影响机制”和“课程领域里的特殊文化现象”这两个基本问题,聚焦科学化、卓越性、教育公平、农村教育、道德社会重建、犯罪与法制、家庭需要、公共社会参与和民族教育等热点问题,同时需要发展与开拓课程文化学、课程社会学以及课程政治学的路向。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道德文明历来包含先进与落后两个部分。先进文明形成的社会物质基础是相对于以往时代处于先进状态的经济关系,包括为建立这样的经济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制度而进行的革命斗争;高尚文明历来都是以往时代创造、洗礼、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是人类道德文明的精华。根据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把先进文明与高尚文明合乎逻辑地统一起来,是每个历史时代道德建设的应有理路。  相似文献   

20.
“文明”一词有作形容词用和作名词用两种不同的语法涵义,海洋文明属于后一种语法性质的词汇,其基本语义是指以海洋为质介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人类海洋实践活动的历史凝结。习惯思想中的“海洋文明———欧洲文明———先进文明”模式,是用主观随意的价值评价代替了对海洋文明的客观描述。海洋文明不等于欧洲文明,更不等于先进的文明。从海洋文明的性质和历史特点出发,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从而进一步把握海洋文明的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