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江涛 《社区》2014,(3):38-38
在当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辽宁省大连市的许多社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心理救援”“授人以渔”“以—对一”等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全心全意帮助居民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居民们赞扬他们是:“不辞辛苦帮助社区居民就业的热心人!”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不完全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找一分谋生的工作容易,求一分理想的职业却难”。目前的就业形势不是高层次人才过剩而找不到工作,而是在针对工作机会减少、竞争人数增加的压力下的一种焦躁的心理反映,即心理上的就业难。词适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应注重:1、培养“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2、树立“大众化”的择业观;3、确立“人职匹配”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3.
通过访谈30名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编制出37个条目的大学生就业倦怠初始量表,选取138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试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了34个题目,包含“就业认知”“就业恐惧感”“被动就业行为”“佛系心理”和“获得就业支持”五个维度。正式测试样本包含637名大学生,对其测量结果表明量表信度高于0.7,且量表结构效度良好。以大学生就业焦虑量表为关联效标,支持了量表的外部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是测量大学生就业倦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成才与就业》2011,(20):3-3
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学毕业生对“随时、随地、随身”获取、处理和使用就业信息的迫切需求,促成了“移动就业”的诞生。“移动就业”是指毕业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作为辅助手段实现就业的求职方式。“移动就业”除了数字化就业的共享性、交互性、高效性等基本特征之外,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和国家及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变化。学生就业意愿降低,“慢就业”现象严重。理想职业岗位与目标发生变化,“求稳”心态加剧。求职高标准高期待,存在“畏难”情绪。文章通过就业认知、就业能力、亲友资源、就业期望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探究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原因,同时给予提升对策,即广泛体验,端正学生就业认知;精准出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家校合作,科学利用亲友资源;正向引导,合理设置就业期望;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求职渠道;提高重视,提升政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笔者发现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并没有根据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而是固守着原有的就业理念,不愿意“屈就”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部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这不仅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而且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西部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个人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政府主导”是前提和关键,“高校主动”是重点环节,而“社会帮扶”是有效的补充和配合,“学生能动”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四位一体”,形成合力,协调推进,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西部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本科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只有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完成就业观念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并且为医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市场,才能顺利实现医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目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除了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还在于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缺乏对“职业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科学的职业自我认知是其成功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和关键的一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气质和职业价值观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女大学生应该充分运用“职业自我”做出正确地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发展,更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就业焦虑易于滋生、求职战线不断拉长、就业观念相对滞后是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心理。辅导员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人,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担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疏导员”“观念引导者”和“精准服务者”。  相似文献   

11.
陈湘鹏 《人力资本》2009,(12):52-53
事件 被时代狂欢 2009年7月中,时值应届大学生就业高峰,但有人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于是,事主“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当代工业发展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内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而“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就业主要群体,“就业”本身就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已经成为当下就业大环境的新特征。对于大学中有着较强学科优势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观念特征及内容如何,关系着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和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不仅为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带来压力,也为女性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国家就业政策需要从消极的劳动力扶助转化为积极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国家就业管理的工作模式需要从配置就业岗位的“就业与再就业”模式,转变为创造就业岗位的“就业与创业”的工作模式,并实现就业发展、女性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丁运安 《社区》2014,(25):25-25
江苏省连云港市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安置办法,从支持国防建设、维护军人切身利益出发,认真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八一”前夕,首批54名“军嫂”高高兴兴地到社区上班,圆了“就业梦”。  相似文献   

15.
海外     
欧委会拨款6.2亿欧元,资助法国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近日,欧委会运用“青年就业安排”资金,启动第一次行动计划,帮助法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法国将收到来自“青年就业安排”和“欧洲社会基金”共计6.2亿欧元的资金用于那些青年失业率超过25%的地区的失业青年再就业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就业》2013,(15):128-128
为更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更加有力地促进就业,满足群众对就业工作的更高期待,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出台了“创业实习”新政,鼓励本市在校大学生参加为期3个月的创业实习,为有创业想法的学子积极搭建“练兵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大学生的就业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将教育与就业有效结合的一种崭新尝试,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人力资本》2009,(2):7-7
“学士后”可解就业难题,创业成功都在山穷水尽之后,培养经理人要在细节上花力气,“隐性就业”不治本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在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的基础上,就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德明 《社区》2009,(13):30-30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方塔管理区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帮扶一户,稳定一方”为指导,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饭碗”,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