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中国发射的第二颗载人航天卫星“神六”成功地升上了太空,作为两名航天员之一的费俊龙一下子成了焦点人物,此前从未在媒体露脸的他是在“神六”起飞前的五小时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2.
纷纷瑞雪兆征程,“神六”起飞遨太空。总理前来亲祝贺,航天科技建奇功。航天科技建奇功(新韵)@吉炳南~~  相似文献   

3.
《今日南国》2013,(7):4-6
在万众瞩目中,国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开启了航天应用阶段的新纪元。北京时间6月26日9时41分许,神舟十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务主着陆场结束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从飞船返回舱健康出舱,由太空家园返回到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4.
利用先进的太空育种技术,人类已经吃上个大味美的“太空茄子”、“太空黄瓜”等蔬菜瓜果。近日,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科学家在厦门宣布,我国首次进行的水产太空育种航天卫星搭载试验获得成功。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吃上“太空紫菜”、“太空虾”等高产而又美味的“太空水产”。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1,(11):47-47
9月29日21时25分45秒,作为中国航天高技术水平、高可靠性能最新“代言”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后,它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八”、“神九”、“神十”飞船交会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空间站阶段无法回避。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相似文献   

6.
神七感怀     
熊凌辉 《老友》2008,(11):23-23
神七凯旋耀太空,园丁鼓舞志更雄。精心培育下一代,要占航天最高峰。神七感怀@熊凌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月球大开发罗开元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点火”的命令,新型太空飞船在超高能燃料的火箭推动下直上苍穹。地面渐渐的退去,最后变成了一个蓝色的大球。经过大约3天的太空旅程后,航天导游小姐走来告诉你,月宫就要到了,请做好登月准备。而此刻,率先迁居月球村的...  相似文献   

8.
刘波 《百姓生活》2010,(4):60-61
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从事的6次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阿波罗”成功登月,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相似文献   

9.
邹刚 《小康生活》2005,(8):11-11
近日,从山东省海阳小麦基地传来好消息:两年前由中国航天烟台513所联系搭载的太空“六彩小麦”,落地后种植由于品质提升,收购价从原先的每公斤1.4元涨到每公斤3元。去年,“六彩花生”亩产接近翻一番,航天大豆亩产几乎翻了两番。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学空间要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继奥运会、残奥会圆满结束后,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中国,当茫茫太空第一次展现中国人矫健身姿的时候,当家乡骄子漫步太空留下龙江印的时候,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东方巨龙的航天壮举,学习航天骄子为家乡争光、立罔威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振兴而读书的志向:于是我设计了“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龙江骄予,“神七”问天》。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搜神记》专注在“怪异”的一切,而《聊斋志异》则专注在“人”的一切,从《搜神记》到《聊斋志异》,神、仙、鬼、怪走过了由与人的距离的疏远到与人的情感上的融洽,从行动上束拘不于人间道德规范到与人共有一个行为准则的文化历程.神、仙、鬼、怪的“人化”历程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飞天,使两位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也成了举世瞩目的公众人物。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神六”在太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15小时32分钟,你能想象需要做多少准备工作吗?如果告诉你就连航天员的发型甚至每一根发丝,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你相信吗?那么,你知道为费俊龙和聂海胜理发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北京城有名的“板寸王”刘清池。  相似文献   

13.
四面八方     
《成才与就业》2023,(2):100-101
观点“神十四”“神十五”在太空胜利会师,六名航天员拍下了一张可以载入历史史册的太空合影。这个我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画面,如今变成了现实。那么,是什么让“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敢于斗争,就是敢于直面困难,有“我想干”的责任和担当;善于斗争,就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有“我能干”的能力和素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行道路上的狂风巨浪,甚至是惊涛骇浪,我们要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在不断学习中掌握科学理论,在担苦、担责、担难中磨砺自己,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经受考验,不断战胜前行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相似文献   

14.
最酷的发明     
航天类最佳发明 太空加油站 在太空中很难找到一个加油站,但甲烷有很多。未来的探测器可以通过只携带一点燃料来节省重量,然后像长途旅行车一样,在太空一路不断加油。  相似文献   

15.
刘济华 《中华魂》2013,(8):32-35
广袤的大漠静寂如磐,弯月如钩,航天人的眼睛在曙色熹微中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神剑蓄势待发……在“神州九号”发射前夕,我有机会再次造访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参观“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遗址,起伏的心情如汩汨泉水漫入心田,久久不能平静。啊!“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它是我们心爱的百灵,百灵鸟唱出心中的颂歌,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相似文献   

16.
太空科幻电影的“荒岛”意象与荒岛文学主题相通,塑造偶发性与并置性的“荒芜”空间,凸显“黑夜”特性,与“白日”的二元分立表征心理空间混乱,对个体欲望的追逐引发伦理困境。“荒岛”意象展现太空扩张时代对“乌托邦”理想的追求,价值差异带来“伊甸园”式的异化结果。“荒岛”意象负荷外向探寻的文化需求,承载大众对科幻电影真实性的揣摩,凸显太空科幻电影从视觉到知觉的审美转向及其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26日,俄罗斯“联盟—TMA2”号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此次太空之行是今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人类首次恢复进行载人航天,因此,它格外地引人瞩目。而更让全球十多亿华人骄傲的是,美籍华裔宇航员爱德华·卢(中文名字叫卢杰)作为此次第7长期考察团的随航工程师,与俄罗斯宇航员尤里·马连琴科指令长一起升空,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185天,进行这次意义十分重大的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4,(4):16-17
一日发现三个“地球” 致力于地外文明探索的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探索技术和成果,不久前他们宣布;航天局的一个太空研究小组利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两颗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上关于载人航天器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登记、损害赔偿以及营救等方面的内容,但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以及载人航天器的商业化运用,公约对“空间物体”的定义已无法涵盖载人航天器特征,对载人航天器的营救对象的规定过于单一,对载人航天器的登记信息不够明确,关于太空刑事犯罪的立法也是空白。针对此认为,应进一步明确空间物体与载人航天器的关系、扩大解释宇航员范围、完善载人航天信息登记制度、制定打击威胁外空安全刑事犯罪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20.
人的“形”“神”当以谁为主呢?从西汉到六朝这数年之久的时间里,《淮南子》的“神主形从”说及魏晋玄学之“略貌取神”观,代表了道家形神观在这一时期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