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样东西,如果你太想要,就会把它看得很大,甚至成了整个世界,占据了你的全部心思。一个人一心争利益,或者一心创事业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标题很狂妄,逻辑也很简单! 目前世界第一高楼是迪拜塔、高828米,如果新建成的大楼超过它,那么无疑就是新的世界第一。同样,我们首先寻找相对公认的股票投资最优方法,如果陈氏方法明显优于它,那么新的纪录无疑也因此诞生!  相似文献   

3.
意象与言语世界──关于文学形象基础的中西比较思考黄正平[编者按]意象这一中国范畴涵盖了一个相当广大的领域,它至少涉及全部形象表达的基本原理。它的复杂性如果从一个比较的角度,具体地说,通过对西方意象,隐喻等概念的审视,将被看得更清楚。作者的设想便是基于...  相似文献   

4.
“粉丝”是流行于网络世界的一个词汇,意指偶像的追随者(英文FANS)。如果我们对粉丝这个流行语进行话语的社会化转换,它的准确含义应该是指“带有某种独特品位和倾向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牛汉不倒     
《中国农村》2007,(2):42-45
“如果没有碰到诗,或者说,诗没有寻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运吞没,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诗在拯救我的同时,也找到了它自己的一个真身(诗至少有1000个自己)。于是,我与我的诗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希尔顿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摆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这个世界最值钱的东西是智慧。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2,(18):F0003-F0003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周国平  相似文献   

8.
《长安学丛书》的出版发行,是西安,可能也是中国当代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如果持之以恒,不断地努力建设,相信这一事件会成为世界文化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其传统与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可是任何财富都是要精心呵护的,文化的、精神的财富亦是如此。它需要我们精心地予以维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生命活动出真知,实践出相对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比实践还要重要;如果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或是盲目的实践。所谓实践唯物主义,其实是原“教科书哲学”的逻辑极点,实践本体论是实践认识论的逻辑极点,都是一个实践主义,它只承认本能式的活动,而不进入人的世界。实践唯物主义所讲的主体及主体性是非逻辑的,它在理论上是极力否认精神(理论)的。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相似文献   

11.
张永廷  张馨文 《社区》2008,(23):41-42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如果用来铺筑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环绕地球三周以上。但今天的人们在感叹其浩大伟岸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哲学应该去思考科学的世界描绘的条件和界限。世界作为存在者的整体是大全 ,但大全不能是一个存在者 ,否则就会出现悖论。世界图景作为一种公开场 ,不可能是完备的。如果它是完备的 ,就会出现悖论。艾舍尔的《画廊》是一幅完备但不一致的怪圈 ,它让不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出场。怪圈提示着世界的荒谬性。科学越是无禁区、越是无边界 ,科学的世界图景就越是荒谬  相似文献   

13.
小德 《山西老年》2012,(11):51-51
这个世界,有一个曼妙而落寞的借口,叫“如果”。失败者在“如果”中可以打捞到成功的倒影,后悔者在“如果”中可以回望当初的烟云。但,这只是倒影和烟云,结果已冷冷地摆在那里。一阵时光的风吹来,倒影碎了、烟云散了,“如果”,这个只会假设的家伙,只好寂然逝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在大量的文献积累、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把小说史作为一货真价实、本色当行的史来写。这样能够保持它文学历史发展的整体的面貌和原始的状态,也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和研究的可能性。学术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需要我们的生命和精神的投入。之后,让它形成一个生命的有机体。这是一种智慧,它包括经典重读,包括古今文化的丰富资源,以及对古今资源的重新认识和重新组合,形成现代中国的立足点上展开一个原创性的理论世界。学术如果要作出属于自己的新境界,就需要有生命和智慧的深度投入。  相似文献   

15.
鲁先圣 《可乐》2010,(8):70-71
《庄子》中有一个葫芦的故事,很好玩: 惠子有一天去问庄子,说魏王给了他一颗葫芦籽,他就在家种上了,结果长出一个巨大的葫芦来。这葫芦看起来挺好,却没什么用处。它太大了,如果一劈两半当瓢去盛水,葫芦皮太薄,盛上水一举,它肯定破裂;如果去盛米面粮食,又难以搬动,也必然破碎。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0,(7):6-6
戛纳电影节上,王学圻看上去状态很放松,也毫不避讳地谈起了此前一直不想回应的离婚事件。他解释自己和爱人原来感情很好,因为分开时间太长,最终走向离婚,“我奉劝大家一句,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千万不要跟她分开。这个世界太残酷,分离会把爱情慢慢地磨平。两个人感情好,什么事儿都不是事儿。但是两个人的感情破裂了,哪怕鸡毛蒜皮的事情它也就变成了一个事情。我这个人是把名誉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有二次,都是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中国的掠夺战争。 第一次发生于1840年6月,结束于1842年8月,历时两年多。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它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但正如伟大导师列宁指出的:“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旋涡之中,它就  相似文献   

18.
哲学应该去思考科学的世界描绘的条件和界限,世界作为存在者的整体是大全,但大全不能是一个存在者,否则就会出现悖论。世界图景作为一种公开场,不可能是完备的,如果它是完备的,就会出现悖论,艾舍尔的《画廊》是一幅完备但不一致的怪圈,它让不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出场。怪圈提示着世界的荒谬性,科学越是无禁区,越是无边界,科学的世界图景就越是荒谬。  相似文献   

19.
主体的认知世界可以划分为“信念世界(WB)”、“怀疑世界(WD)”和“无知世界(WU)”,这三个世界中的元素是认知命题。这三个世界之间是不重叠的,并且它们构成一个认知世界全集。一个认知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属于相应的认知世界之中。有了这样的划分,研究怀疑世界中的认知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怀疑逻辑是独立的,它不能通过信念逻辑的变形而得到。怀疑逻辑、无知逻辑与信念逻辑构成三个相互独立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4,(5):49-49
俗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我说一座孤岛也能吃人,你肯定不相信吧!但是事实上,在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东南约300千米的大洋中,真就有这样一座能吃人的岛,人们叫它死神岛。死神岛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沉船之岛”,这里沉没的海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