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心的问题,解决好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本文应用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2021年4—12月进入通辽市KL小学,以蒙古族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简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亲子关系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随迁子女亲子关系的困境及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亲子关系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其避免生态系统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制度设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障碍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其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更对其成长和发展形成掣肘。因此,有必要通过统筹地区间的教育资源、试行教育券法制化的方式,突破户籍限制,简化入学手续,并通过均衡地区内教育资源、政府采购优化教育资源等途径,最大限度地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异地高考之争凸显出我国高考招生改革面临的困境.各省市发布的异地高考政策,显示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要做到平等对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考招生改革并不仅仅是异地高考问题,而是涉及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高考招生改革必须走向基于学籍的高考招生,同时需要对整个招生政策进行综合、系统考虑,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4.
"异地高考"有"高考移民"和"移民高考"两种形态,表面上二者都是突破现有高考户籍政策限制而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但实质上其形成动因、流动倾向及移民主体等存在显著差异。不过,二者的问题产生根源、最终矛盾指向以及利益诉求却殊途同归。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异地高考"在理论上存在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在国家政策系统内部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在客观条件方面存在城市资源承载力等现实制约。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需从国家层面统筹教育内外部制度关系,逐步缩小省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并采取有条件、有步骤甚至有区域差别地分步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按语:为了帮助广大高三师生搞好2013年应试备考,详细了解和掌握2012年各地高考试卷中考点的体现内容和形式,做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现将连载刘本龙等老师撰写的《2012年高考考点透析》(第一篇已经在本刊第10期刊出)一文,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6.
政策科学家约翰.W.金登教授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对分析政策议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将多源流理论用于我国"异地高考"政策议程分析当中,梳理异地高考政策方案出台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以及机会之窗,指出政策时机、政府重视以及多方参与等会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议程,引发政府关注,并最终推动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减缓,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涌向城市。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其对国内政治生活影响日显突出。由于缺乏合法性的制度认同和主流文化的接纳,以及社会规范的不健全和社会歧视政策的存在等多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合理要求得不到政府的回应,在政治参与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就必须通过对相关政治参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他们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厦门市进城务工人员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发现,随着城市化的过程,该群体的婚恋家庭认识模式发生诸多改变:择偶时的个体自由度增大、性观念相对开放、婚姻的幸福度不高,特别是同居率的增高对女性造成伤害以及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对家庭的稳定性形成冲击,因此,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健康的婚恋教育,合理解决其家庭矛盾,增强其幸福指数,对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彝族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彝族进城务工人员作为本民族的特殊群体,进入城市以后的情况怎样;他们能否适应城市中的生活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基于上述考虑,笔者选取成都市武侯区作为调查点,对彝族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状况、职业类型、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减缓,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涌向城市.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其对国内政治生活影响日显突出.由于缺乏合法性的制度认同和主流文化的接纳,以及社会规范的不健全和社会歧视政策的存在等多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合理要求得不到政府的回应,在政治参与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就必须通过对相关政治参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他们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高考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有关高考存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从文化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来看,统一高考在我国存在都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统一高考还将作为我国高校招生的主要形式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2012,(7):33-4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一个特殊的群体却面临尴尬的境地——由于不能在自己学习、生活多年的熟悉“主场”作战,他们只能回到自己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6月7日、8日,2012年度高考如期进行,如果说“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特意为高考‘让车’推迟半小时”让本届高考独显尊贵特别的话,它的另外一个特点会更加引人关注:“异地高考”成为了本年度最醒目的关键词之一。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给城市民族关系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本研究通过对来自全国不同省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及对关涉民族关系的各类认识和自身的介入式行为的调研,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解决好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留住外来人才、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东省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入学规模相对较大、以民办学校为主、以外省学生居多的特点。该市积极探索积分入学、公办学校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拓宽异地中考报考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但仍在公办学位缺口、教育经费压力、外省学生升学、民办教育发展等方面面临挑战。进一步提升随迁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对策,包括扩大公办学位供给、加大财政投入、畅通异地升学渠道、规范教育学籍管理、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大连市834名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采用定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初期,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收入上升效应随着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培训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农民的正规教育投资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回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从制定到实施,一直饱受争议。通过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实地调研得出的新方案执行效果的客观数据反映出新方案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教育政策的决策程序、价值追求、执行过程角度,对江苏省2008高考新方案进行政策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相似文献   

18.
《成才与就业》2011,(19):10-11
宁波市江北区经济较发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产生了一大批离开土地的进城农民,城区外流入人口高达16万人,几乎占常住人口的一半。这些“新市民”在带来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管理的新挑战。如何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农民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保障社会和谐,成了江北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江北区找到的办法是: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13,(12):15
一种典型的功利化思维张松超近日,多地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比如,北京的新方案规定,2016年起高考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不幸的是,数学躺着中枪,网友们"让数学滚出高考"的呼声颇高。两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一本科生给校长"根叔"写信,呼吁取消文科生数学课程,一时间网络上兴起了关于"文科生要不要学数学"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语言应用与训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语言应用面临如下现状:自身受方言影响根深蒂固,语言习惯差;学校对推广普通话重视不够,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家庭语言培养环境缺失;社会语言环境欠佳,说普通话的氛围不浓等。为此,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多方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创造条件,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度;提高认识,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主动与孩子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交际氛围等。分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语言应用面临的现状,积极探求他们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