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启蒙运动思想史上,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都占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由早期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还在于他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人们只是在“五四”时期才能具有的那种思想和见解。他的启蒙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远远地跑到了他同辈们的前头。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他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始终是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他是新文化运动最伟大最英勇…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又使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接受、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由它掀起的这个新文化运动到了“五四”运动,才得以形成规模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李大钊早在“五四”的前一年起,就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7.1),《庶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爆发于一九一九年的伟大的五四运 动,到现在已经六十周年了,五四运动是 中国近代史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马列主义和中 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开端。 毛泽东同志说:“五四运动是反帝国 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 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 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 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 主义。”在这个革命运动中,已经有了大批 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的知识分子。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就是 他们当中的光辉代表。“五四”时期,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是鲁迅小说中颇为“古怪”的一篇。他自己说过:“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表现的深切”无疑是指内容——反封建的彻底性,这好理解;但“格式”即艺术形式的“特别”,表现在哪里?众说纷纭,却又都语焉不详,难以服人。刘绶松同志说:表现在“承继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严谨、洗练的特色,而且给了它以创造性的发展。”(《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第57页)这未免牵强,与我国古典小说以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取胜的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很久以前就说过:“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透辟深刻地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投降。梁山农民革命队伍,在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下,“因为不反对天子”,导致了受招安,做了封建王朝镇压农民革命起义的工具,所以“终于是奴才”。《水浒》通过这样的描写鼓吹农民革命斗争的命运或者是接受招安,向封建王朝屈膝投降,或者是被残酷的武装镇压彻底消灭,从而宣扬革命的结局是毁灭。 《水浒》反映的主要矛盾,不是广大农…  相似文献   

6.
“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的创作思想,是鲁迅关于写“新人”的文学主张的集中表现。对人生抱着真诚态度的鲁迅,始终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的这种冷峻而执着的现实主义,从一开始就在他的文学思想中勾留出了鲜明的轨迹。但,影印在这轨迹中的决不仅仅是冷峻和执着,还有希望的火花和新人的胎动。早在《狂人日记》问世之前,鲁迅就认  相似文献   

7.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在纪念鲁迅逝世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温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学习鲁迅彻底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顽强的战斗意志,对于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将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 (一) “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斗。”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在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战的整个生涯中,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同旧的传统观念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鲁迅对一切旧…  相似文献   

8.
“边缘”和“极端”的女性书写与殊途同归的悲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和“极端”的女性书写与殊途同归的悲剧主题高音90年代活跃在北京文坛上的陈染、林白、徐小斌、徐坤、海男等女性作家与她们的前辈作家宗璞、张洁等人相比,表现出强烈的性别意识,和处于男性中心话语包围中的孤独与抗争。陈染的《潜性逸事》、《无处告别》、《...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为改革社会,他毕生作了不倦的探索、思考和奋斗。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对于造成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的旧的社会制度,他始终不渝地予以揭露、剖析,“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尤其是他写的自称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两地书·一七》)的杂文,更是掷向旧社会的匕首和投枪。瞿秋白同志说得好:“鲁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相似文献   

10.
一八四二年五月,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了《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一文。当时,虽然严格说来马克思还是以一个真正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面貌活动于历史舞台的,但是他同时已经处在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一期间,马克思的思想和文章,已经为日益壮大着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提供越来越多的精神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做着探索与开创性的理论准备。 在《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笼罩德国的封建…  相似文献   

11.
“诗的白话化”导致了诗体的解放 ,也导致了诗歌在精神内涵上的实质性变革 ,《关不住了》正是在现代白话的语言形式和思想方式两个方面确定了新诗的基本原则从而具有“纪元”性。《狂人日记》是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现代小说 ,它的“开篇”性在于它确立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白话”与“现代思想”这两大原则。《祝福》的悲剧意义和现代性是通过新语言体系进行新的言说和表述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拿来主义》中“蹩”之探析韩团联《拿来主义》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这是鲁迅先生在批判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第三种错误态度(即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13.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者和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一八四三年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进行革命运动。一八四四年以后,尝三次进入广西农村,发动劳苦群众,组织革命力量,并在家乡相继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及其稍后写成的《原道觉世训》等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这对我们认识文艺的社会本质与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学习。文艺起源于劳动,从劳动时发生 一九三○年五月,鲁迅在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以后,曾在译本序言里热情肯定了该书作者在“有用对象的生产(劳动),先于艺术生产这一个唯物史观的根本底命题”上,“用丰富的实证和严整的论理”,“给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放下了基础”。认为普列汉诺夫写于一九○三年以前的这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有力地批判了德国毕海尔等人关于文艺“源于游戏本能”的论点,攻克了…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僧伽罗语组副译审王允唐翻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选》(上册)僧伽罗文版1993年在斯里兰卡由黎明出版社出版。 《鲁迅短篇小说选》收入了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8篇,它们是:《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故乡》和《阿Q正传》。篇目顺序按小说发表年代排列。在此以前,鲁迅的作品如《狂人日记》等曾被译成僧伽罗文和英文出版(英文版居多),  相似文献   

16.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用以说《儒林外史》的,我们移来说《红楼梦》,或许会使人感到奇怪:难道《红楼梦》也是一部讽刺作品? 《红楼梦》不是一部讽刺作品,是部难以企及的伟大悲剧,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喜剧性。它既是时代悲剧,又是人间喜剧。它的艺术美,是悲剧美和喜剧美的和谐统一,其中,悲剧美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一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时,沈瓞民先生发表《记光复会二三事》(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一文,回顾了光复会成立的缘起。他认为光复会肇始于日本东京的“浙学会”,并说鲁迅是在一九○四年十二月“光复会东京分部”成立时入会的。嗣后,有的鲁迅研究者认为“沈说显得合乎情理”,有的同志则以此为据,编撰《年谱》,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我对此说实不敢苟同。一沈先生说:“一九○三年十月,日俄战争即将爆发,我们认为战争势必延长,这是中国革命的好机会。在东京的浙学会的会员,聚集在王嘉祎的寓所密商。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一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性质已成历史定论,但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是新旧民主主义两种性质的革命同时并存、交互更替的时期.关于这种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次国共合作使旧民主主义革命得以延续1922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护法运动”遭到失败.不久,他毅然改组国民党,转而与共产党合作,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序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视野──评西村成雄《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王桧林,朱汉国一、“革命”观念的转换与“国家”概念的提出西村氏是近年来日本学术界很有影响的一位中国现代史专家。80年代以来,他相继出版了《中国近代东北地域史研究》、《中国民主与自由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产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它无疑是先进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方案。它在解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所面临的中心课题——独立、民主和富强方面,较之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纲领优越得多。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有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才具有了比较完全的意义。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