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亦玮  郭晶  杨艳 《管理世界》2012,(5):182-183
本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运用完全国内增加值系数得到调整后的真实出口额,并据此对出口复杂度指标进行修正。对32个样本国家制造业真实出口复杂度测度的结果表明:中国自1995年至2005年期间制造业出口复杂度逐年提升,存在"Rodrik悖论"。但传统的出口复杂度测度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误差,高估了中国2005年的出口复杂度水平,低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以"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外汇,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城市,产业分工和出口退税政策等几方面论证了"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此外,本文就中国目前的现状"出口导向"战略引发的很多弊端,提出应适时调整为兼顾"进口替代"战略,并完善中国劳工标准,优化贸易结构,提高中国的出口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呆坏帐日渐成为中国出口企业的新隐忧。据报道,目 前中国在海外的呆坏帐正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中国出口企 业的海外应收帐款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接近中国年总出口额的两 成,中国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4.
经济     
中国不会被美经济放缓击倒2006年中国出口额比上一年增加27.2%,美国吸收了这些出口的20%。结果是,欧洲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造商品的最大单一出口目的地。如果只有美国经济遭遇问题,这种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基地——中国对亚洲出口的份额也在逐渐上升——会使北京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我国长期以来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本文针对外国直接投资能否改善我国出口结构这一问题,根据1991-2007年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与FDI的统计数据,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与FDI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得出外国直接投资能够促进我国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突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拉动作用的考察。1997 ̄200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证实,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行为会产生出口信息外溢,进而提高内资企业的出口绩效,但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不能引发明显的竞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分类分析显示,外商独资企业在对当地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信息外溢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军事     
《领导文萃》2013,(24):135-135
世界坦克出口,中国排第四 俄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公布2009—2012年世界新型主战坦克出口统计数据及2013-2016年市场预测。该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后四年俄罗斯、美国、德国在世界市场稳居三甲,中国排名第四。报道称,俄罗斯高居世界坦克出口数量排行榜首位,主要是凭借与印度在T-90S坦克生产项目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8,(8):6-7
今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疲惫不堪的国家变成了世界强国,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70亿美元,贸易逆差20亿美元。去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7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低价出口之谜——基于企业加成率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出口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这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中国出口价格过低的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并且,长期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以及出口企业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我国企业的低价出口之谜。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8,(4):6-7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了10.7%。在过去的数月中,中国的月出口额与贸易收支再创新高。2006年底,出口增长率约为30%,月贸易顺差额为200亿美元。在2007年的前5个月,中国的出口增长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2006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石油价格的回落,  相似文献   

11.
正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和欧乐鹰开展的研究表明,尽管中国出口在2015年遭遇6年来首次萎缩,但在黯淡的数字下,却隐藏着一些亮点。一、中国正占据更大全球市场份额。尽管中国去年的出口出现萎缩,但仍令全球进口相形见绌,这意味着中国在  相似文献   

12.
空间集聚、市场拥挤与我国出口企业的过度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口贸易长时期的快速数量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出口企业的过度集聚与恶性竞争,从而引发了出口拥挤现象。基于2000~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集,本文证实了存在过度集聚时,出口企业的地理集聚与行业集中事实上产生了倒U型的外溢效果,即当出口企业超过集聚临界点后,大量企业扎堆与恶性竞争反而导致了负的外溢效应。测算表明中国出口企业的过度集聚程度约在17%~34%区间,而且这一现象呈现随时间而加剧的趋势;与高技术出口相比,低技术出口部门更有可能发生过度集聚;企业生产率提高与规模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出口拥挤。本文研究表明,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出口企业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模式的确导致了严重的负面竞争效应,对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日贸易对双方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智蕊  杨翠红 《管理评论》2009,21(5):97-102,120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反映加工出口特点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了200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1000美元对中国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直接和完全拉动效应,并根据日本2000年投入产出表及进口矩阵等数据编制了日本2000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0年日本对中国出口1000美元对日本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直接和完全拉动效应;然后对中国和日本的投入产出部门进行统一分类,依此计算了中日各部门的出口效应;最后通过对比中日贸易对双方影响的差别,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风险管理(VaR)中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的思想与方法,研究日元贬值对中国大陆2002年出口形势造成的影响,在我们构造的中国出口的AR(2)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定压力情景,进行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日元贬值对2002年中国出口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国出口可以承受的日元贬值的幅度是相当大的,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世界经济的逐渐恢复。中国无需为抵消日元人为暂时的贬值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张晴 《经营管理者》2012,(14):112-113
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核污染事故,造成日本这一重要水产品出口国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出口能力,也使欧美等地的进口商转道我国进行采购,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带来巨大契机。但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中国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依旧不足,没有稳定的竞争优势,致使国外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打击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本文分析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特点和问题,并从技术性贸易壁垒角度,阐释了日本大地震后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回顾过去二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出口一直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1980 年到2005年,中国出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4%。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商品出口额占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1%左右,现在这个比例已达到约7%。进出口贸易把世界各国连成一个全球性的分工体系,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生产性补贴是否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8649个样本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Logit模型、FractionalLogit模型初步分析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指数匹配方法"(PSM)分析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生产性补贴既是促使潜在出口企业做出出口决策、也是促使在位出口企业提升出口密集度的原因,总体而言,生产性补贴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促进企业出口为目标的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商品出口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显示,我国从2000~2008年平均出口增长20.5,其中2007年增长19.5,2008年增长8.5;2008年中国总产品出口为1428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崔楠楠 《经理人》2010,(2):31-31
2009年12月,中国出口额历经13个月下滑之后,终于重新步入同比正增长的阶段,进口额更是以55.9%的速度大幅回升。伴随着出口的繁荣,诸多贸易经济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2010年中国出口若要延续此番向好势头,中国企业务必提前运筹。  相似文献   

20.
戴盛 《领导文萃》2010,(15):20-25
与三十多年前相比.当今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80多倍。出口总量是当时的500多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7%,花旗集团因而在其研究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成功故事”。与此同时,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在面对世界进口大国的经济波动时,显得越来越敏感.投资与出口两架马车拉动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转型为何转、如何转,再次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