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晓峰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 0 0 0年第 5期撰文认为 ,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通过实践创造对象”的活动 ,知识创新总是要以对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也就是新知识与其他创新要素经过实践转化在对象世界中重建了自身 ,成为既包含着原有要素但又组合为新的事物、产生了新的要素的新的对象 ,对象化是创新的结果与标志。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式概括地说 ,有物化的新产品、制度化的新关系与主体化的新行为等形式。知识创新基本的、直接的对象化形式是物化的新产品 ,这是人的劳动与生产活动的直接目的与主要成果。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品创新因此成为创…  相似文献   

2.
庐山作为千古名山,它的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文化内涵似可用12个字概括:畅融三家,并蓄中西,蕴涵政治。从东汉起,儒、释、道相继进入庐山,互争雄长,竞相发展。近代以前,庐山中西文化并蓄集中于佛学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染指庐山,出现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庐山与政治发生关系,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将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三笑"故事,虽非真实,却在宋代被广泛流传,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时代趋势,表达了人们期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庐山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还体现了庐山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发达。  相似文献   

4.
公共外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交流,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互了解、信任、友谊与合作,进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外交与国家利益是公共外交的终极目的。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文化,庐山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样式,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以白鹿洞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以东林寺为代表的宗教交流、以庐山别墅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与交流、以庐山景观为中心,展开个体为主的公民旅游交流构成了以庐山文化为基础的公共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5.
庐山游记     
早闻庐山风景秀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庐山,地处九江市南鄱阳湖畔。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苍劲挺拔的雄姿和神奇的魅力闻名中外,素有千古名山的美誉。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高达1474米。宋代文豪苏东坡早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庐山地貌的显著特征。奇特的地貌再加上丰沛的雨量,促成了庐山云雾缭绕、气候宜人的特征,使庐山有了凉岛、避暑胜地的美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庐山的灵气吸引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此建院,数不清的文化遗迹使庐山成了集政治、文化、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千古名…  相似文献   

6.
庐山宗教文化在九江文化整体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九江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庐山宗教文化的卓越建树,提高了九江·庐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儒、释、道共处共荣,在九江·庐山的文化宝库中,留下了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和合"精神.教徒隐士亲和自然的生存方式、行为,启发和深化了九江·庐山文化中亲和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庐山石刻景观是历朝历代文人学士政治家们以庐山自然山石为载体,以勒石刻字为手段,反映各历史时期人类思想印痕的物质文化现象,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珍贵资料,是构成庐山文化景观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1949年共911年间,庐山共产生了933块石刻,各朝代间的时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在空间格局上.以庐山管理局为中心的平均石刻距离为7.87千米,平均海拔高度为549米.平面格局与垂直格局也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距离越远,海拔越低的区域范围内,分布着更多的石刻.  相似文献   

8.
庐山在中国诸多的名山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本文以庐山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风姿,从比较中,寻求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东晋以降,庐山就以宗教之山名世,佛教乃其主体构成部分。汉地佛教中,庐山不仅以名寺高僧云集享誉佛教界,亦不仅以其在佛教汉地传播、嬗变的历程中所占有的坐标性位置而彪炳佛教史,还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与中国的文化生态、文化历程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此中关联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业已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和持久的探讨。本文试借年谱之形式,对地域性佛教文化范型的庐山佛教,作一纵向扫描,将浓缩的史料信息归拢整合成为一份庐山佛教的简明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儒家思想对早期庐山文化的影响研究入手,试图探究晋后一千六百多年来,庐山以佛、道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宗教文化共存共融的精神共性所在,并对庐山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予以一定维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关系促使客体按照主体愿望而满足主体的效应。因而,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两个维度出发,能够深刻把握价值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两个维度中深刻体现了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异化”理论问题时,有些同志提出,异化劳动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因此社会主义也存在着异化.我认为,这种错误观点,从理论上说,是同混淆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有直接关系的. 怎样理解对象化劳动?如果我们从劳动的一般本质加以考察就会发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感到自然形态的物质对象还不足以满足或适合自己的需要,因而要对它们进行加工,把它们变成人工的产品,即人工了的对象.例如,自然界只有泥土而没有砖瓦,只有树木而没有桌椅,我们对泥土和木材进行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对象,于是客观的东西按着人的需要对象化了.所以,从广义上说,对象化劳动,就是人的一切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物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附属品”——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空前高涨,甚至有学者主张用“生态环境危机”替代“经济危机”。现实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理论支撑,马克思的自然观当仁不让地再次成为研究焦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在对象化活动过程中结成一种对象性关系的详尽阐述,对于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问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追溯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渊源,探讨其对象化思想的基本内涵,并着重阐述其对象化思想的生态意蕴,以期指导当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一词一直以来被人们用得非常宽泛,不同学科都从自己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定义.因此,文化哲学的研究应该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理解文化的涵义,对文化涵义的科学理解是文化哲学研究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文化是人的文化,它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属于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地积淀的类本质对象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这应该是文化哲学视阈下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人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发展实现的。人的对象化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以人对超越自身的不懈追求为原动力 ,又要受到对象化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关注和促进人的发展 ,必须改革和调整制约人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发展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马克思的早期重要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对象化”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哲学和经济学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第一,马克思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把对象化理解为创造某种对象的劳动过程.他指出,劳动产品就是凝结在某个对象中的亦即在该对象的对象化过程中的劳动,“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手稿》P、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并联系客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主观的鲁迅思想艺术特质剖析人们对鲁迅与儒家文化的复杂关系误读的因由.  相似文献   

18.
理性思维与文字的关系在诗与艺术的审美情思中,以符号为媒介,构筑了审美创作的运化过程。本文从思维的精确化、知识主体化、思维的对象化方面阐释了该文主题。  相似文献   

19.
布达佩斯学派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不同于其他哲学家从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探寻主体性,她主要从文化角度来论述主体性。她认为无限接近类本质的“个性”的人是实现主体性的人,这种人由具有排他主义的“特性”的人转变而来,这种转变离不开日常生活领域,日常生活为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活动场所和具体意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结构存在的内部矛盾,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异化,人们的生活意识转变为物化意识,个体按照“如是性”的模式来生活,人的主体性遭到破坏。因此,赫勒认为有必要寻求一种基于文化的微观革命来重塑人的主体性,这种革命要引导“自在的对象化领域”向“自为的对象化领域”发展、要使日常生活中个体的交往态度由消极转向为积极、要构建能够赋予生活意义的共同体。赫勒希望通过改变日常生活的模式来对抗异化,将“个性化”的过程及主体性的确立与异化的克服联系起来,寻求一种不同于马克思政治革命的文化革命来实现人的解放。但她忽视了日常生活革命对于国家政权、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的依赖性。赫勒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从实践的领域回到了理论的领域,将马克思又还原成了黑格尔。  相似文献   

20.
审美需要作为一种精神需要 ,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生理基础 ,它是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在个体身上的一种转换形式。由于社会现实条件和社会文化规范的阻碍与压抑 ,以及文化表达机制和认同机制的共同制约 ,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会转化为深层的心理欲望 ,而心理欲望在趋向于满足和这种满足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中 ,人们以对象化的方式来达到想象性的实现和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