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委艳 《东方论坛》2011,(6):108-113
话本小说研究已经走过90个年头,回顾九十年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把话本小说研究划分为开创、深化、总结和繁荣突破四个时期。话本小说研究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边界、方法、成果、研究者队伍等一系列要素的“话本学”学科。但研究依然存在缺乏深度模式、理论总结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文艺学的立场,话本小说未来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口头艺术与话本小说叙事研究;传统文化与话本小说叙事研究;话本小说的接受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的商业背景,导致世俗社会对物欲的极大追求,物欲成为话本小说的重要题材。在这些物欲叙事中,作者展示了普通民众的生命焦虑与终极思考。为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为了后代子孙,为了生命的不朽,人们的物欲追求形式及对待物欲的态度各有不同。话本小说展示了世俗社会中物欲追求过程与“心安”,物欲态度与子嗣、成仙、成神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普通民众的生命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界定了宋元女性话本小说的范畴。分析了宋元女性话本小说的内容特色。通过和唐传奇中有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说明宋元女性话本小说中表现女性生活的特色。指出了宋代女性有别于前代女性的对感情的热烈追求和更加严格的贞操束缚。  相似文献   

4.
试论话本小说中因果结构的演变历程与审美优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本小说情节模式的演变过程中,因果结构是逐渐突显并被广泛采用的。这一点通过考察一系列相似题材的话本变迁时可以看得更加明显。如佛教报恩与道教成仙的结局模式,即因它们具有合于因果、便于劝化、且能使作品结构更显完整等审美优点,遂被大量话本习用。而此种模式被大量效仿之后(如文言言情话本中道教成仙模式的滥用),因果结局的庸俗不堪及各种负面影响开始突出,并直接影响到话本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度。这妨碍到话本小说的现代性转变,成为话本创作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乎自唐开始,俗赋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态,从而,变成始自宋元,而成熟于明代,繁盛于长篇章回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之中的俗赋。讲唱文学中俗赋的发现将大大有益于对赋本体及秦杂赋的破解。  相似文献   

6.
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乎自唐开始,俗赋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态,从而,变成始自宋元,而成熟于明代,繁盛于长篇章回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之中的俗赋。讲唱文学中俗赋的发现将大大有益于对赋本体及秦杂赋的破解。  相似文献   

7.
母题概念具有如下特点:最小情节单元;传承性;历史筛选性。话本小说叙事的民间形态使其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叙事母题,这些母题经过历史的流转和筛选而成为最具有中国传统叙事特色的文化因子。话本小说有着许多的母题类型,比如乔装母题、真假母题、友谊母题、救助母题等等。这些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叙事的内核部分而在历代的叙事中不断的变异。话本小说母题的形成与长期的"说话"艺术的"说听"交流密不可分,其叙事功能表现为内在的交流性。  相似文献   

8.
话本小说研究的新收获──评《话本小说史》石麟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重要一支,与长篇章回小说一样,深受读者欢迎,流传广泛深远。但是,长期以来对话本小说的研究、尤其是专题系统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八十年代初,胡士莹先生的遗著《话本小说概论》出版,这部...  相似文献   

9.
话本起源于市井,它最明显的特点是突出反映了市民的思想和生活,而随着文人参与拟话本创作以后,话本小说则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趋向。《西湖二集》是明末周清源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作品大多以与杭州有关的历史人物为题材,围绕西湖来编撰故事,既保持了话本小说道德训诫的传统,又充分地展现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气质个性,并且在艺术手法、审美情趣上也体现出鲜明的文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地域性表现的程度是决定话本小说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清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呈如下态势:继承派在某些方面作了一些开拓,但比较表面化;摒弃派对常被前代深入表现和利用的地域性认识不足,甚至弃置不用;挽颓派力图挽救地域性表现的颓势,但作品内容却趋向说教.总的来说,清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呈衰退之势.地域性作为话本小说的内核之一,被削弱甚至剥离之后,话本小说的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宗法为特征的古代社会要求女性坚守节操,然而话本小说却有不少叙写女性失节的故事,并在一定程度表现了对情欲肯定和失节宽容。以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潆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见出这是社会走向世俗化的结果,是世俗社会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摘要]明隆庆刻本《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话本小说,与有关道济禅师以及南宋禅林的可信史料相比对,我们可以修正该刻本的一些文本错讹,进而推断话本关于济公家世和生平基本履历的叙述符合史实。话本涉及的临安高僧群,多数实有其人,有关他们的叙述虽经过一定程度的改编,但这种改编准确地反映出南宋禅林的人事背景,并非后人所能措手。话本还涉及众多“太尉”,其实际身份应是南宋的贵戚、武官,且太尉如此之多,乃当时特有之现象,话本的有关情节自然也是宋人所编。故从内容而言,这基本上是一个宋话本。  相似文献   

13.
话本小说叙事主要靠讲述,文言小说主要靠展示。从叙事角度看,话本小说采用全知视角,不少文言小说采用了限知视角;从叙事时间看,话本小说按自然时序连贯叙事,不少文言小说运用了倒装叙事;从叙事结构看,话本小说主要以情节为结构中心,文言小说主要以人物为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14.
话本小说中的东京想象与记忆是凭借文字而展开的。从作为话本故事场景呈现的纪念碑性实物记忆,到象征皇权、选拔人才和多种狂欢式节日等政治精神文化记忆,再到追求前途的士子、发迹变泰的下民、乐善好施的商贾、司法公正的清官、辛酸悲戚的歌妓等市民日常生活记忆,话本小说中的东京承载了远比地理空间丰富得多的政治、精神文化及各种类型人的活动,呈现出多维的特性,此特性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话本小说对东京的书写,激发了小说叙事的多样性,而且塑造出东京意象,这个东京意象是阅读群体在阅读话本小说时共享的精神记忆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从<清平山堂话本>到"三言二拍",话本小说经历了由书会才人口耳相传到文人创作案头文学的发展过程,其体制、模式、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了话本小说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从微观的角度,以<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和<古今小说>中的<明悟禅师赶五戒>为例,探析话本小说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宋元话本小说词文结合的创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时期,话本小说中融入大量词作,不仅是继承前代诗文融合传统的结果,而且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这些曲子词在话本中起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其题材内容及语言风格大抵可用一个"俗"字概括,这与作为通俗文学的朱元话本小说具有一致的审美倾向。词文结合的创作模式经宋元话本小说定型后,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话本小说开场白的结构形式、故事情节的不断丰满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探讨中国小说发展的一支脉络。作为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话本小说承上启下 ,其中成功的经验 ,可供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探讨说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于话本小说的文体影响.说话有四个艺术特征1.游戏性质;2.寓教于乐;3.故事性;4.叙事性.此指讲故事的一整套原则和技巧.在说话向话本小说的转变中,说话艺术所具有的上述四个特征被原则性地移植到话本小说中,从而既促进了话本小说的产生发展,也给话本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某种先天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试婚并非只是现代婚姻现象,还是世界不少民族都有过的古老婚俗,传统试婚风俗和现代试婚潮流都涉及到民族文化问题。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试婚题材小说,以虚构方式描述了中国当下隐形状态的试婚现象。现实中的“试婚潮”虽然可以成为试婚题材小说的客观依据,但评判它们不能采取道德主义的简单批判。以民族婚俗作为历史参照,从民族婚俗和现代道德来解读试婚题材小说,以此审视试婚题材小说的价值取向,中国新时期试婚题材小说的大量出现,体现了当代人对终极追求与永恒幸福家庭信念丧失的焦虑,显示了人们对爱情婚姻、稳固家庭的理想的怀疑。  相似文献   

20.
冯梦龙与李渔都是话本小说大家.一方面,李渔的创作明显受到冯梦龙的影响,有些话本从人物到情节都存在模仿冯梦龙作品的痕迹,并受冯梦龙的启发,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梦想塑造自寓性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李渔话本与冯梦龙话本的差异大于相似,冯梦龙是话本体制规范的建立者,而李渔则是体制规范的突破者.两人的话本创作于不同的朝代,所体现的思想观念相去甚远,在婚恋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两人话本的教化方式也大不相同,冯梦龙的话本是寓劝惩于故事,李渔的话本则是用故事来证明某种教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