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历史批评的出现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既给西方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有效的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又揭露了西方文化的丑陋之处。因此本文对社会历史批评的渊源和产生进行了阐述,然后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最后找出社会历史批评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曾经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授社会学。他的讲稿可惜没有留下来,现就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论述试析如下。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法则李大钊早在1919年所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不仅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3.
张莉 《职业》2010,(24)
一、批评的困惑近年来,因批评而引发的教育悲剧时常见诸报端.2009年5月25日,南京一初二男生因上课时手机响起,受到老师批评,还被老师请来家长当面教育,该生从教学楼的四层窗口纵身跳下;2009年12月某日,一名13岁少年,被老师批评几句后自尊心受挫,当老师让他给家长打电话时,竟然服毒自杀;2009年4月10日11时许,广东省肇庆市睦岗镇某小学六年级的小田在上课时和同学说话,被老师当堂批评,引来同学们嘲笑.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及实践中蕴蓄着丰富的环境育人思想,主要涵盖社会环境育人、学校环境育人、家庭环境育人等三个方面。蒙氏关于“有准备环境”“吸收心理”“心理胚胎期”等概念的提出,儿童敏感期和成长阶段的划分等贡献,至今仍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重教尊师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仅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幽默     
一提起鲁迅.我们立即就会想到“横眉冷对”四个字,就连他的画像也透着这样的威严:坚毅的面孔、利剑般的目光、满头黑发倔犟地根根上指……其实.一生都在向反动、腐朽及世俗宣战的鲁迅纪不是个不苟言笑、夫子式的古板人物,生活中的鲁迅诙谐、幽默、语言妙趣俗生。鲁迅在五门大学任教时,有一天,他来一家理发店。此时,理发师刚刚殷勤地为一个外国阔佬理完发,理发师见来者是一个穿普通长袍的黑皮“老人’,就草草地理完了事。出乎意料.老人临走时却把一大把银元放在桌子上。当鲁迅第二次出现在这家理发店时,理发师满面陪笑,又是洗头…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爱情     
夏爱华 《老年世界》2011,(20):20-21
1927年10月,29岁的许广平在上海与大她17岁的鲁迅结婚,从此结为终身伴侣。1929年1()月1日,两人的爱子出世,取名海婴。海婴的出生带给鲁迅极大的快乐,他和许广平经常陪海婴一起玩,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作为爱人,许广平带给鲁迅的爱,让鲁迅的生命充满欣喜,焕发光辉。爱情是鲁迅一向不敢涉及的,因为他有家室,那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那个女人,名叫朱安。  相似文献   

8.
批评的艺术     
洪道香 《职业》2013,(16):34-34
工作中,作为领导应该赏罚分明。但是如果领导对下属的管理过于苛责,在下属做错事时步步紧逼,无情打击,可能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待下属的过失,领导也应该将温情和批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让下属心悦诚服,更快进步,也能让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变得更和谐。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味道     
批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地位、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别人的批评。也或多或少地批评过别人。然而。当批评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很少.有意地去体味批评或被批评时的“个中三味”。  相似文献   

10.
批评的艺术     
何雅娟 《职业》2007,(9):34
本文围绕批评教育的困境,重新诠释批评的必然与必经.从批与受两个角度细细体味:欺瞒与逃避、无策与无奈的心境--怎一个"伤"字了得!由此引出有关艺术批评的诸条秘笈.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批评     
顺子 《现代妇女》2007,(11):38-38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其先赎回来,带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金。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艺术     
姚慧芳 《现代妇女》2013,(12):176-176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批评     
白金香 《老年人》2007,(1):33-33
春秋时期,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去其他国家时,看到有鲁国人被沦为奴隶,应先垫钱为他赎身,带回鲁国后由官府报销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相似文献   

14.
批评的艺术     
本文围绕批评教育的困境,重新诠释批评的必然与必经。从批与受两个角度细细体味:欺瞒与逃避、无策与无奈的心境——怎一个“伤”字了得!由此引出有关艺术批评的诸条秘笈。  相似文献   

15.
设计师鲁迅     
正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应设计师的这个身份,鲁迅最著名的作品要数1917年8月完成的北京大学校徽。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稍有名气的鲁迅,眼光可谓独到。他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  相似文献   

16.
误读鲁迅     
在能够对中国保持清醒认识、对民族精神深刻怀疑的历史人物中,我敢说鲁迅先生对当代思考中国问题的思想者影响甚大。先生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 鲁迅先生的这一段话,时常被香港人士、立法会议员司徒华先生引用。司徒先生在其个人网页最显著的位置上亲自手书那段话,并写上自己的留言:“朋友们,请不要让我感到寂寞。”  相似文献   

17.
孝子鲁迅     
魏鹏 《当代老年》2006,(4):10-11
北京好几家的书店里,现在都在卖着一本传统的儿童读物《二十四孝图》。我知道这是一本鲁迅看过的书,书里树了二十四个行孝标兵,他虽然没有去仿效那些行孝标兵,可谁又能说他不是个孝子呢?  相似文献   

18.
谢田芳 《现代妇女》2014,(6):295-296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白噪音》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绘了美国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所折射出的人类内心的荒诞、空虚、焦虑和恐惧,这些都是后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典型病症。本文试图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白噪音》文本进行生态解读。植根于人类深层意识的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过度的消费文化是《白噪音》所呈现的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用消费所产生的"白噪音"来抵御人类的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只能是缘木求鱼。唯有倡导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才是解决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唯一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名义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鲁迅当日即回复,并以“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的“广平兄”相称。那一年,鲁迅44岁,比许广平大17岁。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的语言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仅从修辞的角度讲,其语言艺术不仅涵盖了汉语全部的修辞技巧,而且尚有许多修辞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总结与探究。词语活用是鲁迅修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抵包括:色彩的活用,词类的活用,搭配的活用,结构的活用等几种类型。词语活用常与各种修辞格相交叉,因而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