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象数派与义理派作为易学流派的基本构成形式,有着特定的历史形成原因。象数派与义理派在先秦易学中虽然并未出现分化,但是已经蕴含了分化的内在可能性和必然性。象数学表述方式主要从历史之维,采取"义理还原"的方法;义理易学则预设义理表述方式的优先性,贬斥象数方式的无效性,采取直接表述易学思想的方式。彼此争论的焦点是象数与义理表述方法的有效性问题。象数学派认为象数学表述方式乃易学独具的表述方式,是易学思想表述的根基,无法舍弃;义理派则认为象数学表述方式限制了易学思想的表述,从主体建构角度舍弃了历史之维,采取悬置或者舍弃象数的方式,直接透过文辞来获得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朱熹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易学本体论。本文对朱熹早期易学本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了考察 ,揭示了朱熹如何将易学本体论作为他整个哲学思想之基础的历程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中国哲学家是如何通过《易经》领略大道并建立思想体系的  相似文献   

3.
《易》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一部由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和相关的爻辞组成的神秘典籍。它渊源于原始先民的占筮活动。长期以来,它以其朴素的、浓厚的哲理意趣,吸引着历代学者走进这座神秘的学术殿堂。汉代以后,《易》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易学...  相似文献   

4.
资格是方以智易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象数的衍变、天人之际、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伦理道德等内容。从概念源头来讲,资格是将易学中所讲的资与儒家传统中的格物会通起来,构成一个试图与西方科学相媲美的方法体系。不唯如此,方以智还以资格作为公共生活规则的最终依据,借以驳斥阳明后学中的四无说,重新恢复日益沦丧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5.
汉代是象数易学的时代。在当时的易学氛围里 ,虽然象数易学得到充分展开 ,但日趋繁琐、牵强的象数易学湮没了《周易》的义理精蕴。王弼针对两汉象数易学流弊 ,一扫汉代象数易学之繁冗 ,提倡义理与思辨 ,建立了以义理为旨归的全新易学观和易学体系。王弼易学带来了易学发展的契机 ,从此 ,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间逐渐建立起了相反相成式的互动格局 ,促进了后世易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孟喜、京房之后的西汉象数易学,包括两种面向:一种重在建立宇宙图式——将卦爻符号与时空信息进行配比,另一种重在进行经文训释。这两种面向的学问相对独立,前者展开论述时基本不释经文,前者中常用的卦气、纳甲等说亦未见于后者之中。汉末的象数易注之学,一方面不再提倡脱离经文训解而建立宇宙图式的这种学问,另一方面又将卦气等象数易说引入经文训释之中。汉末象数易注之学立足经文训释而对西汉象数易家两种面向之学进行吸纳、调和,又恰带来了其“案文责卦”等弊病。  相似文献   

7.
晚明易学家来知德继承并发展了汉宋易学,阐扬了以象解易的原则与方法,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的易学说.本文从研究来氏易学思想特色入手,分别从"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来阐明其易象学思想,并阐述来氏象数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观点,从而揭示来氏易学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其易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易世界符号化和数字化的成就和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符号化和数字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中国古代比西方更早进行世界符号化数字化的探索,这就是易经及其后发展起来的象数易学。它对中国古代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历法、音乐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6世纪以后,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开始落后于西方,从外在的原因来看是由于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寻找自然现象间的数学关系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内在的原因说来,是周易世界符号化数字化的理论存在一些不足:如重符号关系不重数量关系,其符号系统不利于表述思想和对实用性的过分追求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周易》是中国哲学神圣的源头和经典,中国学术神圣的源头和经典,中国生态智慧宝库和智慧宝典,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形成中国文化独特的易学形式。《易经》阐述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区别于主-客二分的现代哲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思想。它是建设现代环境伦理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依据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在思考生命生存时,知晓“生命各得其养以成”,以“需”和“养”两个重要概念,表示生命的生存权利,并把它提到“仁”的道德高度,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吉林大学金景芳先生治易继承了孔子《易传》中求索易学义理的宗旨,精研《周易》经传义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经学、史学的研究方法,多窥古人未至之境,开创了金景芳易学学派,其弟子们继承并发扬了他的易学思想,治易坚持以探求义理为主的学风,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周易》的哲学与辩证法思想;具体揭示与说明了易是中国思想文化之源;对《易》与先秦诸子之学的关系多有阐扬;首次在学界提出了《易传》对《周易》神学卜筮体系改造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在当代易学出土文献及传世文本的释读、研究上见解独到,著述宏富,在当今经典易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可以说,金派易学对当代易学义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许晨  齐文杰 《理论界》2012,(2):126-127
《周易》在中国古代经学当中位列群经之首,作为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象思维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拟从象之来源、象之涵义以及象之作用这三个方面对易学中的象思维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2.
来知德(1525-1604),字矣鲜,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原属四川,今为重庆梁平)人.来知德著作颇丰,有《理学辨疑》、《省觉录》、《省事录》、《河洛图书论》、《入圣功夫字义》、《心学晦明解》、《大学古本》等,以上收入《来瞿唐先生日录》,共十三卷.来知德另著有《周易集注》,于此书用功尤笃,二十九年而成书,是易学史上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重要成就的人物.来氏其名、事在《明史》和《明儒学案》(列之《诸儒学案下》)中均有记载,现依据《日录》与《周易集注》等著作和相关材料研究来氏的哲学与易学思想,以展现来知德学术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杨亚利 《文史哲》2004,1(3):70-74
作为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易学有汉易系统、晋易系统、宋易系统三大形态。有材料证明,这三大系统开风气之先的都是山东学者。汉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孟喜,集大成者是郑玄;晋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王弼;宋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以孙复、石介为首的泰山学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得出结论:易学源于山东,有齐鲁文化背景。纵览文化轴心期以后汉以来山东古代易学史可以看出,山东学者对我国易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易学史上象数与义理的分途,其实质是其所表达的义理究竟是圣人的义理,还是乾坤或者说卦爻象数的义理.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分别代表着圣人神明与乾坤大旨两种不同的易学旨趣,后者意味着象数的神明,象数繁芜却义理平实而易于把握;前者则彰显出圣人之意幽微难测,其旨玄奥高远而切己受用,这就是不同的易学旨趣所导致的象数与义理的分途.  相似文献   

15.
侧重于查找“易哲学素材”和诠释易理机制;易文本的诠释多受社会语境的影响;研究更加趋向精细化,这是20世纪易学研究的显著特征。该文在分析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给出21世纪易学研究范式创新的视角和原则,探索适应未来研究发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象数派与义理派是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它们从不同的思维形式对《周易》文本进行了解释,而在体用关系上,两派中的“象数”与“义理”体现了一种互构性的关系。在象数派那里,是以“象数”为体,以“义理”为用;而在义理派那里,是以“义理”为体,以“象数”为用。  相似文献   

17.
从元气本原论、天人关系论、变化发展论等方面看,《潜夫论》反映和体现了易学哲学的基本精神,在中国古代易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长红 《中州学刊》2012,(2):132-136
南宋王应麟的易学研究与刘牧的图书易、邵雍的数理易和程朱的儒理易有很大差异,其由象数入手,将象数与人文价值视野融为一体,阐释了《周易》经、传中的处世哲学和治国理想,秉承了浙东学派的事功精神,寄历史反思于学术研究,形成了多样化的援史解易模式,将易学史上的参证史事易推向纵深。此外,王应麟注重散佚易学文献的收罗和整理,其开创的辑佚方法和基本原则对后世尤其是清代学者影响深远,推动了清代学术形态的嬗变,故被梁启超称为清代考证学之先导。  相似文献   

19.
姜文化 《船山学刊》2011,(2):172-176
最近十年。易学研究热上加热,学者们出版了大量研究性著作,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我们在搜集、整理过去十年国内学术界易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易学的研究现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研究之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庹永 《兰州学刊》2014,(9):47-51
蔡沈的象数易学著作《洪范皇极》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借助宋代图书学的两个基本图式河图、洛书,建立起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其中河图表征矛盾的静态结构,洛书表征矛盾的运动发展.他通过自己创作的“九九数图”、“范数之图”等图式,以“数”的方式阐明天地万物运动的具体过程.其辩证法以朱熹理学之“理”为本体范畴,而更深层的理论基础则是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其辩证法阐明的是宇宙的秩序,即“礼”,其价值旨归是实现伏羲时代的“皇极之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