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东部三大区入境旅游动态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入境旅游流空间演化为研究对象,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泛西安(陕西)旅游区为实证,根据权威旅游统计数据,整理计算环渤海→陕西旅游流、珠三角→陕西旅游流和长三角→陕西旅游流相关信息.运用指数分析、对比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中国东部三大典型旅游区入境旅游客流向陕西的转移规律.得出三大旅游流的共性动态趋势和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主要旅游城市中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38个城市组成六大典型区域,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MATLAB7.0软件,运用Theil系数阶段嵌套分解法定量研究了六大典型区域入境旅游的时空差异特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六大典型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存在非均衡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与成渝、云贵、泛西安一丝路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六大典型区域内差异都偏低,但环渤海和长三角区域内差异相对较高。在时间尺度上,受区域间差异影响,六大典型区域总体差异演变呈波动状上升发展,凹形谷分别出现在1997年、2000年和2003年。  相似文献   

3.
张龙 《统计与决策》2016,(14):99-101
文章以重庆2012-2014年入境旅游市场人数为例,首次将四象限评价法和季节强度指数系统引入重庆海外入境旅游流研究,分析了重庆海外入境流竞争态和季节分布.研究发现:日本、美国、德国是重庆最主要入境旅游国家,应继续加大拓展力度;英国、法国、泰国等国家由于空间距离,应选择性地进行宣传促销;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可以作为有潜力的市场进行相应拓展.季节分布方面,重庆市的入境旅游流淡季为Ⅰ季度,旺季为Ⅱ季度、Ⅲ季度和Ⅳ季度.但是,总体上重庆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的淡旺季较为均衡.因此,两项数量指标对分析我国入境旅游流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构建市场竞争态模型,对西安1997~2005年(2003年因SARS不做分析)近8年19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客源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近几年西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呈现:明星市场中韩国市场异军突起、金牛市场不断壮大、幼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瘦狗市场有所回落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西安现在和未来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西安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对西部呼伦贝尔旅游区景区(点)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空间布局具有随机聚集分形结构特征.区域五种典型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形效用表现为从中心集散地向周围同方向递减、同方向先递增后递减、异方向变化和无相关等四种类型并产生相应的旅游流空间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带-省级-市级"是一个空间结构的三个层级,随时间尺度形成具有自身内在变化规律的独特格局。文章系统梳理了渤海湾旅游发展基础数据,基于时空尺度探索区域旅游成长的演变轨迹,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了驱动模型,解释机理。结果表明:(1)渤海湾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发展重心的时空变化呈交叉"J"型分布,由东南向西南移动;(2)从旅游发展重心与标准差椭圆分析来看,形成辽宁南北响应、河北隔强成弱、山东东西联动的独特格局;(3)渤海湾3省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重心的演变过程大致呈三角轴线分布,三角底部是重心偏移方向多变期,顶部是重心偏移方向基本定向期;(4)比较3个时间尺度的旅游成长速度,其空间差异和变化强度驱动重心轨迹以及标准差椭圆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价格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价格的评价.通过对6大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2004年实地调查资料,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我国旅游宾馆、餐饮、交通、购物、娱乐、导游、通讯等7个方面的旅游价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入境游客认为我国旅游价格比较适中.提出了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以及具体的价格策略.  相似文献   

8.
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实证分析,验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gdp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国内旅游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54628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4688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强于入境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为未来旅游业三大市场发展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九大客源市场旅游本底趋势线及危机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当今世界出入境旅游大国,1987年以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美国入境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据1987—2007年统计数据,建立了4大洲9个国家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定量分析突发事件对各客源市场入境美国客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拐点,西欧、东亚主要客源市场入境客流量出现停滞或绝对衰退的趋势。另外,以所建的9条本底趋势线为参照系,定量测定了多个危机事件对9个国家入境美国客流量的影响,为突发事件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上半年,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进一步繁荣,初步显现出四川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四川实现旅游总收入451.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7%,超过“十五”期间四川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4.9个百分点,其中,入境游克服了九黄机场停航和世界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接待入境游客41.3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833.32万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9.5%和14.7%;接待国内游客8746.7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41.8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4.1%和28.3%,分别超过“十五”期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年均增幅4.6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幅5.4…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广泛采用的偏离--份额分析法,以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山东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主要关注竞争力转移分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国际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旅游碳排放强度为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旅游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区域差异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2年我国旅游碳排放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中部地区旅游碳排放强度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内部差异是引起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碳排放强度地区主要集聚在西北地区,低碳排放强度地区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力资本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制造业中心由美国和日本向中国的梯度转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已率先承接这种转移,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三大经济重心.面对这一发展的大趋势,浙江提出了"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并将之确定为"十五"发展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燕  赵军 《中国统计》2007,(12):12-13
当前,入境、出境和国内三大旅游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已经由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笔者依据我国1996~2005年的旅游统计资料,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的相关指标为投入量(自变量),以旅游总人次数、旅游总收入为产出量(因变量),通过SPSS11.5软件进行各因素之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4—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为断点,对比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探究入境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入境旅游存在空间交互作用,表现为正向交互性,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系统;金融危机发生后,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度及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空间局部分析还发现,从整体上看,城市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提高;空间分布上,城市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和无显著作用的地区在空间上不断缩小,而产生促进作用的地区呈现集聚发展,并不断向邻近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16.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01年和2002~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最后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十年,广西旅游业不断壮大,开放旅游、区域合作明显加快,“大西南上山下海出国”旅游品牌逐步推进。 西部大开发十年间,广西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旅游业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旅游业已初步发展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广西接待入境旅游者仅为52.33万人次,而2008年则增加到201.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1.56亿美元增加到6.01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文章构建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研究发现: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上升较慢,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基尼系数持续下降,表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贡献率逐渐降低;西部地区差异下降较快,逐渐逼近东部地区;东-西、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但均有所降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随邻域水平的增加,低水平向高一级水平转移的概率上升,高水平向中高水平转移的概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文章首先从经济繁荣、共同富裕、精神富有、生态文明、平安和谐五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最后用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收敛模型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长期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各区域不断提升,且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差异在中西部地区缩小,而在东部地区逐渐扩大,其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从转移的时空规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等级转移具有稳定性,且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地理背景在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升,且呈现向高值集中的趋势。从收敛性来看,仅在中西部地区存在σ收敛,但是收敛性不强,而在全国及三大地区均存在β收敛,但收敛速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税收转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现实因素制约,税收与税源存在背离现象,地区间会发生税收转移.1997-2006年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税收转移现象,税收从中、西部地区移入东部地区,而且转移力度逐步加大.从主要税种看,企业所得税是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但其转移力度更强.区域税收分配存在"劫贫济富"现象,税收没有起到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