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有三种基本类型:资源都市型、经济都市型和综合都市型,其主要功能是消费。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危机、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和政府的管理决策水平。主要对策是:培育城市综合吸引力、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推广变通性旅游;结合旅游开发规划的城市规划,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环境承载力;运用灵活务实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符合WTO规则的政府运行机制,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进行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入手,概括出合肥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通过与国内其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依托省会中心城市的综合条件,重点发挥"名人文化游"、"科教娱乐游"两大精品和安徽旅游中心城市的三大优势,实现全面振兴合肥旅游产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城市旅游是城市经济的追随现象,产生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城市的文化集聚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并以沈阳城市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沈阳城市文化景观资源的五个方面,确定了沈阳城市文化旅游的定位,对沈阳城市文化旅游规划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5,(5):110-111
在对现有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分类探索适合矿产资源枯竭型、森工资源枯竭型和综合资源枯竭型等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将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博物馆模式、主体公园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森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是:把森林依次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只有实验区内可以从事生态旅游活动;考虑到生态效应,保证森林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者普及生态教育;将垃圾分类收集,统一处理。综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是: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强旅游从业员工的服务技能培训,重视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引进,不断美化城市环境,逐渐提升城市的整体旅游形象,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顺利实现向旅游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化旅游是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提升旅游竞争力是旅游城市打造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焦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五大节点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显明特征.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和西宁的综合分析,发现西北地区的5个省会城市必须立足差异化功能定位,通过提升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维度和全产业链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最终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创新驱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是避免"矿竭城衰"的有效方式,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以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已迫在眉睫。通过文献梳理,以层次分析法从旅游经济、旅游环境、旅游可持续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资源成熟型城市攀枝花市为例,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获取影响攀枝花旅游转型的因素,包括综合因子、基础因子、支撑因子、环境因子和吸引力因子共五方面23项指标,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目前处于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需把握机遇加快转型,同时,还需加快对旅游转型支撑因子、旅游转型环境因子和旅游转型吸引力因子所涉及内容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质量、旅游发展业绩和社会经济条件四个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集对分析法,对四省会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处于弱势地位且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排位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指标,突破瓶颈,为各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寻找合作基础和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焕蕊 《南都学坛》2008,28(2):122-124
城市旅游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灵魂所在、形象所在、魅力所在。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旅游文化保护性发掘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氛围,对突出旅游城市特色、提高旅游城市吸引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都文化是开封市旅游业的核心资源。基于创意视角,开封古都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的思路应为:提炼文化旅游主题形象,深化古都文化内涵;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古都文化吸引力;开发创意旅游产品,增强古都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旅游的缘起、特征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一种以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式旅游即城市旅游得以产生并发展壮大起来。城市旅游在空间分布、资源组合、功能发挥、活动类型和要素集合等方面,有着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特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铺开,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营管理水准的不断提高,将使我国的城市旅游有着更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一直是旅游者活动的中心,都市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从重庆都市旅游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入手,结合重庆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对都市旅游产品、旅游建设与重庆的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要促进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必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做功夫.在此基础上,对重庆都市旅游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其健康发展,带动重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公路旅游客运业带来契机.但是公路旅游客运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公路交通的基础建设薄弱;旅行社和景区的旅游客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公交旅游线路开发不足;旅游集散中心的设置不足,自驾游服务机构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重视,改善公路交通状况;提升景区和旅行社行业的旅游客运服务水平;大力开发城市公交旅游线路和建立公路旅游客运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因此,要以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为指导,来探讨汉英旅游翻译的原则,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准确、生动、形象地译介旅游资料,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宁夏国内客源市场的构成及主要旅游需要看,宁夏对国内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为大漠黄河和民俗民情方面。可根据RMP理论从旅游市场需要和旅游资源特点两个基本维度分析宁夏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据TPC理论分析宁夏旅游产品的旅游线路、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旅游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全球化趋势。但是,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管理模式、旅游教育、旅游人才、旅游法规、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来规划和实施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加快旅游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其竞争经历了景区(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现在进入到区域协作和区域竞争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核心旅游资源对打造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目的地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并通过该品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是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滨湖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对其开发还不够深入,旅游在湖区经济发展中还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西洞庭湖常德旅游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皆比较明显,树立新观念,强化特色,保护资源是该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中心地体系优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新疆旅游业高水平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运用分形理论模型对新疆旅游中心地体系结构状态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中心地体系中一级旅游中心地首位度严重偏高,等级规模结构松散,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一级中心地的分布密度向地州腹地区域快速衰减,集聚强度很高,但是各地州级旅游中心地之间作用力较弱。根据研究结果,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的国际经济地缘关系演变趋势考虑,提出以打造伊犁、喀什两个高水平二级旅游中心地为重点的战略构想和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重庆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旅游经济的前景十分广阔 ,但旅游业的发展刚刚起步 ,必须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步伐 ,使之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与镇江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区域合作对发展区域旅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镇扬具有构建旅游区的地缘、人缘、交通、资源和经济等方面优势。镇江市发展旅游业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合理规划 ,发展生态旅游 ,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