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就业工程”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国家、企业、个人和社会所关注的大课题、大难题。当前,随着人口的增长,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失业车呈上升趋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严峻的形势,怎样才能实现柳州市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在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5%以内的目标,这很有必要对柳州市再就业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讨,以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实施“再就业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失业T岗职工日趋增加,再就业工程压力日渐增大。柳州市到1997年下半年,共有4788名职工失业,10233名职工下岗…  相似文献   

2.
再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而且 ,因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它将长期与经济发展进程相伴随。认真解决再就业问题 ,有效地推动再就业工程 ,应当把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制定系统的再就业政策 ;对就业者和再就业者加强就业教育和引导 ;同时应当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减少对再就业工程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关系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总结了河南省一些单位和企业近年来在探索实施再就业工程过程中的有益做法,并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镇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改革与发展不可回避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从研究城镇失业现状与成因入手,通过对失业与再就业矛盾。和再就业障碍的分析,探讨促进城镇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政策代理人是再就业工程实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再就业政策往往是通过国家政策代理人--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因地制宜"的特色来完成它的操作,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无疑拥有合法的对政策变通的机会和权力.加之利苴的偏好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策代理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行为,必然与再就业工程的预定目标发生偏差.本文针对这种行为偏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经济生活中,深化企业改革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互相联系着的两件事。如何以改革精神实施再就业工程,以再就业工程的有效实施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发展铺平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按照深化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两手抓”思路,在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把再就业问题同深化企业改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利于加深企业改革系统性的认识,拓宽改革的思路,把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期获得…  相似文献   

7.
日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举办了“天津市再就业工程理论与对策研讨会”,学者及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交论文三十多篇。为反映这方面研究的成果,推动再就业工程,本刊特辟此专栏,选发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一大批下岗待业人员和为数众多的失业者。如若得不到妥善安置,势必影响企业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再就业工程为一项旨在帮助下岗和失业职工重返工作岗位的宠大工程,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再就业工程在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许多问题,要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再就业工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再就业工程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特殊经济发展阶段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市场就业体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措施。是一个融经济与社会问题为一体、涉及各行各业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宏观看,它既包含与再就业相关的一系列的组织与服务问题,又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还涉及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及其相互协调问题。从微观看,再就业工程涉及下岗失业调控,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就业指导培训、职…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广州市就业服务机构,即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并指出这些就业服务机构职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为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和下岗失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再就业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勇 《天府新论》1998,(5):25-27
党的十五大指出,搞好国有经济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快企业开放搞活的步伐。其中实施再就业工程既是其它措施的保证,又是实施其它措施的条件。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到达攻坚阶段——以人事改革为重点。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问题和难点再就业工程这一概念本身已表明,再就业是个系统问题,涉及到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三个方面的思维取向和行为方法。在推进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这三者都遇到了诸多问题和难点。首先,政府一方面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力争…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关心和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工作,关心和维护他们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关系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成败。因此,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长远的战略问题。一、解决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劳在必行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社科联与自治区劳动学会于7月28日在乌市联合召开了“自治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座谈会”。自治区有关厅局(公司)的劳资处长,部分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以及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座谈会召开!会议秘书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的“再就业工程”自1992年纺织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时开始,由行业部门创办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下岗职工是上海的一个创举,但其高明之处在于有关部门清楚地认识到:托管职能只是在特定时期承担由计划向市场过渡任务的一个桥梁,而非长远之计。上海市还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再就业培训单位,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本文就沪上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难点及其对策作若干解析。一、上海市人口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状况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的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转折时期,人口变化与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出某些令人瞩目的特点。1990年上海市职…  相似文献   

15.
王巧云 《河北学刊》2002,22(4):159-160
职工再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再创业的过程 ,这也是解决职工下岗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的“再就业”工程 ,无论是指导思想、政策措施还是就业服务等方面 ,都与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立有一定距离。因此 ,应当把原来的以“解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的低起点、低层次的“再就业”工程 ,转化为以“促进全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旨的高起点、高层次的“再创业”工程  相似文献   

16.
我省再就业工程已于今年六月正式启动,按照规划目标,要用五年时间基本上解决全省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再就业中的难题。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规划目标的落实。为确保我省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就再就业工程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就业状况与再就业对策初探□杨芳勇从就业的现状可以发现就业的规律及一些值得调整地方,从再就业的角度来看待就业现状,更能有所借鉴,发现一些值得努力的方向,从而为解决南昌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找出一些道路。本文将对南昌市就业状况和再就业措施作些初步的...  相似文献   

18.
一、再就业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再就业工程的宗旨是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等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安置相结合,帮助失业职工和生活困难的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到1996年,全国已有200个城市组织实施了再就业工程。从工作进展情况看,这项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底,全国1274万下岗职工中已有640万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分流或再就业,再就业率达50%多。就新疆来看;到1997年底,全区新安置城镇就业人员11万人,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4万人,再就业率达53%。到1998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失业、下岗、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从现阶段的实践看,再就业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尚需深入探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思考、分析。1、再就业压力成为制约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各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成为新的社会矛盾。笔者在文章中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淮阴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指出本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存的”四难”问题,并从强化宣传引导、专项培训、主动服务、政策扶持四个方面提出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