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境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易经》的“立象以尽意”和庄子的“象罔”。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作为意境雏形的“意象”范畴。意境说正式诞生于唐代。刘禹锡对意境有一个权威性的规定──“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不仅仅是一种“象”,而且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趋向无限的“象”。司空图发展了刘禹锡的观点,认为意境必须表现“道”,因而它要超越有限的“象”,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明代的王夫之从“情景关系”进一步规定意境的内涵,提出“有形发无形,无形君有形”的深刻思想。直到清末,王国维写作《…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2016,(4)
审美心胸表现为一种空明澄澈、通豁无碍的心境,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由的心理时空,是对自然社会时空秩序的超越。中国古代审美心胸理论关涉到三个层面的时空:"自然时空"、"心理时空"、"形式时空",这三个层面紧密关联,构成了审美时空的三个基本维度。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宇宙之间的根本对立,引发"心理时空"对"自然时空"的塑型与超越,这也是艺术审美发生的存在论依据,但"心理时空"还必须转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意象符号亦即"形式时空"上。老庄的"虚静"说、佛禅的"空静"论均为审美心胸理论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但两者仅从哲学上对"自然时空"与"心理时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阐发,而对"形式时空",特别是审美时空三层面之间的共生相依关系并未作明确论述。魏晋以降,"虚静"("空静")说被后世文艺理论家用于诗文、书画等各个艺术领域,在庄禅的"道体时空"、"佛性时空"之外,拓展了审美意象的"形式时空",审美心胸理论才实现了从哲学到美学、艺术学的完美变身,并逐步得到充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态小议(新加坡)王力坚诗歌意象形态的外观表现,用叶维廉的话说,就是“视觉事象共存并发”的形态,这种形态,是由于“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所致①。叶氏的“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之说,固然是说时空交融一体、浑然不分,但也更有侧重于“时间空...  相似文献   

4.
中晚唐怀古诗的审美时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晚唐怀古诗的审美时空感。时空感是中晚唐怀古诗的第一审美要素,这类诗歌都以巨大的时空幅度与极强的时空强力给读者以特殊的审美感受。这类诗歌从多个视点上来观照古今迂替。通过几个不同的意象表现盛衰之感,或以一个关键意象来连结古今,用“流观”的观照方式进行艺术构思。在诗的审美时空中,“时间透视”的视点即诗人自己的视点。时间透视与空间透视,不是单列并行,而是将两个向度融为一体,时间的纵深即空间的展开。中晚唐怀古诗的审美时空内容是由经过诗人心海漂染而成的带有荒冷,清寂色彩的独特意象群构成的,惟其如此,而具有深刻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嵇康对儒家传统音乐命题“声有哀乐”的批驳,及其对道家“道”、“和”的思考在玄学思潮和音乐形式上的运用与发扬,发掘其思想在特定历史思潮中的价值、在审美层面对主体自我的超越及其思想在玄学潮流及艺术审美层面上的超前性及先见性。从揭示“名与实”、“音声之无常”、“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三方面对音乐与情感相分离的纯理性高度出发,探究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差异在审美过程中的“移情”作用对音乐与情感的中介统一性及音乐回归艺术自然本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长时期内都是在它作为艺术哲学的学科定位上展开的。近几年,这种建构虽展现出向文化审美敞开的趋势,却仍主要是对原有理论的一种延展。当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感性学来看,既推动了感性审美向身体感性和虚拟感性的拓展,又强化了身体的技术性延伸,进而革新了审美方式,拓展了审美范围;从艺术哲学来看,由于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深度介入,促使艺术与技术由对峙走向和解,同时又导致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弭,引发了艺术审美的深层变革。因此,审美无论是审"感性"还是审"艺术",现实审美实践都因技术进步而在审美态度、审美体验、审美价值等层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审美活动的变革促使美学基本理论在五个层面产生了理论位移:审美时间与审美空间侧重的转换;审美静观的弱化与审美流观的强化;精神审美的低落与感官审美的兴盛;审美意象的内缩与审美事象的凸显;崇高之美的解构与媚世之美的建构。因此,美学基本理论应将审美变革作为生长点以实现当代重建。  相似文献   

7.
“道不可道”乃道家哲思的第一悖论。“道的超验本性”“语言的局限”和“言说者的‘成心’”乃“道不可道”的三个主因。作为一种哲学史上的事实,道家以其“强为之容”的诗意言说方式,以古言今、以虚言实、以事言理、以象言意、以身言境,较有效地克服了“言尽悖”的宿命式“道意”遮蔽,填平了“道言之悖”的理论鸿沟。道家诗意言说的背后隐藏着“向道而思”的思维密码,包括基于体悟的直觉思维、基于“对反”的辩证思维和基于模拟的意象思维。  相似文献   

8.
以象来观照庄子的逍遥游,就是通过解读庄子书中的寓言来求得其隐含的寓旨性。以象来言说的方式与庄子的哲学智慧互为表里,一方面,庄子“道”的隐含是寻常认知语言所无法描述的;另一方面,象的意象的确立正好比言语更接近“道”。由意—象—言,是庄子选择的方式,由言—象—意,是读者进入庄子思维的方式。庄子的鲲鹏变形,翱翔九万里,进入逍遥游的境界,背后包含着深刻的修炼功夫,所谓无功、无名、无己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要经历摆脱外在和内在诱惑的蜕变,其逍遥游的归宿有着一种厚重的担当。  相似文献   

9.
《云梦学刊》2009,30(6):84-84
《道家与文艺审美思想生成研究》(易小斌著)于2009年3月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认为:道家思想最初并非为文艺审美而为,但是,道家对“道”的描述,显示出高度的诗性智慧,富有深刻的文艺审美意味。道的境界,实际上就是审美境界,道与文艺审美所呈现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道”因此成为中国文艺审美的重要本体。中国文艺审美不在于有为、形式和作用于感官的外在形象,而在于道落实于艺术后成就的玄、妙、远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郑升 《北方论丛》2018,(3):50-55
谶纬除过在题材、想象、虚构,以及叙事等方面影响了彼时的文学,尚在文学、美学层面“意象”的形成、演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仅表现在文学实践层面,也体现在理论思辨层面.谶纬之天文、地理、人事、祥瑞、灾异等言说及其意义解读的“象告”与“言象”之言说方式不仅依托于《易》等汉代经学在哲学性层面,也在文学观念性层面引导人们加强对“意、象、言”关系问题的探讨,使得天人感应、主客交流的内在属性及观念性、想象性辨析趋于深化和凸显,从而完成了经由《易》之意、象、言,王充首次“意象”合用,荀粲、王弼之“言不尽意”论的过渡与铺垫,直至刘勰“窥意象而运斤”为标志的审美层面“意象”论破茧而出的演进过程,并具有了类似于后来章学诚所谓“人心营构之象”的含义.梳理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谶纬、意象、天人等关键词以及汉魏晋文学从现象世界、经验世界到艺术世界赖以发生的媒介、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诗歌意象结构的审美组合董小玉意象,是中外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理解它的审美构成及组合方式对创作诗歌和欣赏诗歌都大有益处。“意象”一词,最早出自《易传·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注:“夫象者,出意者也。”象是意的寄托、喻借物。...  相似文献   

12.
何亮 《北方论丛》2015,(2):63-68
空间域的三个子系统映射到时间域,汉语时空隐喻系统存在“时间是空间存在”“时间是空间移动”“时间是位移事件”等三个概念隐喻。这三个概念隐喻都蕴含于“时间是空间”这一最上层的隐喻之中。汉语时空隐喻系统由十一种意象图式表征,其中,“路径图式”包含四种变体。汉语时空隐喻的意象图式表征系统构成相对稳定的语义框架,从而形成一个稳定但不断发展演化的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13.
意象这一概念在我国古已有之,美学意义上的意象理论在我国也古已有之,而且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源远流长,精深微妙。意象理论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它所提出的“观物取象”,“拟请其形容,象其物宜”,“立象以尽意”等命题,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最早把意象作为一个文艺学和美学概念来使用的人是刘辩。他在论及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时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他所说的“意象”实际上也就是经由艺术想象所构成的内心的审美意象。后来,王昌龄所说的“久用精思,未契意象…  相似文献   

14.
论意境的完形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完形心理学理论从三个层面讨论诗歌意境的生成过程 :“完形与‘象外之象’”从总体上探讨意境的整体性特征 ;“异质同形与结构空白”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探究意境的心理生成过程 ;“优格式塔与典型意象”从“好的完形”的“简约合宜”性论述境、象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贺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一诗歌展现时光无限与个体生命有限的矛盾,借以出世。其二诗歌意象体现了“齐物”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勰提出的“神思”和“意象”之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审美内蕴.他把“神”与“思”分开来论述,揭示了文艺创作构思的审美特质;他把“意”与“象”合为一词论述,将文艺创作构思提升到审美心理层面;他把“神思”与“意象”结合起来论述,列为创作论之首,具有重要的开拓和审美价值以及重要的创作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诗意空间灵动中的审美蕴藉——再说诗歌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多是注重在“作者——作品”的封闭模式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对作者的研究。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在“意”与“象”中实现诗境的同构;意象的多重审美蕴藉开拓着读者的想象空间;意象的图式化框架又生成待读者具化的召唤结构。三者的共同作用,使诗歌文本成为敞开的自在体,为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应答与阐释创造了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将会为诗歌意象的研究和鉴赏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审美意象的结构分析吴风在中国古典美学里,意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从思维方式上看,它衍生于先秦《易传》的“易象”和庄子的“象罔”。南朝的刘勰在美学领域首创“意象”一词。自唐始,许多论者开始关注意象,屡以意象论述诗歌分析书法。到了明代,意象说真正成...  相似文献   

19.
从“各适物宜”到“兴象”是中国古代意象论的两个核心环节。“各适物宜”论对“物”格外重视,是中国文学意象理论的发端期,意象理论的天平偏向于“象”之传神。“兴象”说,紧承“象其物宜”理论命题,亦特别重视对“言”、“意”之中间环节“象”的开掘。“兴象”的理论内涵至宋代严羽而成熟,元、明、清诸家“兴象玲珑”、“兴象深婉”的说法,都是对严羽的响应。“兴象玲珑”是指意象具有“玲珑”的象外之象;而“玲珑”之象又具有“深婉”的意外之意,二者合观之,当是严羽及后来的“兴象”论者的本义。  相似文献   

20.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12,(7):166-174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包含着意象思维、意象语言和意象结构三个层面的问题。意象思维的功能在于生成审美意象,它立足于诗人由实际生活中所获取并积淀下来的情意体验,通过"运意成象"和"观物取象"的运作方式,将其转化为诗人的"意中之象"。意象语言的运用为使这一"意中之象"落实于由语言符号承载的诗歌意象,其关键乃在将语言的概念符号性能改造成意象符号,而利用词语之间的张力以发挥语言的暗示与联想作用,是实现这一改造任务的重要途径。至于意象结构的职能则在于组合意象以结撰文本,让诗歌作品形成能体现诗人内在情意结构的有机的意象系统,于是"意核"的设置与"意脉"的连通,便构成其刻意经营的焦点。总体上说,意象艺术三个层面的活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共同的结晶便呈现为由"意-象-言"合成的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