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视我国高校校园当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即除了应该考虑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因素外,特别还应该联系到学生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方面。提出运用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来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具有时代价值,其体现于能够促使校园环境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元典性研究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杰 《齐鲁学刊》2004,27(6):89-93
当前美学理论探讨中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将审美归为绝对精神自由,二是试图建构一个超越时空和历史限定的抽象的人类学基础的文艺本体论。二者的失误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中找到症结。因此,回归马克思主义主义原著,进行其文艺观、美学观的元典性研究对当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2007年10月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这是一种新的和谐论生态观,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方向,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论生态观克服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的局限,包含着新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谐世界理念的渊源、蕴涵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赞同。它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思想,又是对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的升华。"和谐世界"理念内涵极为丰富,蕴含着从实现国家利益之间的和谐、世界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到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它是理想主义为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与善治而设计的新范式,也是为满足世界不断变化需要而创造具有东方意蕴规范理论的一次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接受美学虽然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等古训可知,中国古代文论已注意到作品的多义性和读者的因素.作为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不仅注意到了作品的多义性、读者的作用,而且<辨骚>、<知音>等篇实际上已从接受实际和理论层面上论述了自己的接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构建生态美学的前提是确立恰当的美学观,然后从美学观的角度提炼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当代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观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美感—艺术"三元模式,它最严重的缺陷在于背离了鲍姆嘉滕美学的"审美"而退回到柏拉图意义上的"美"。中国生态美学依据这种美学模式所创造出的"生态美"概念,根本无法深入解释当代生态审美活动,因而是一个误导性概念。青年鲍姆嘉滕美学的核心问题是对于作诗能力的哲学思考,其"感性学"实质上是一种"审美能力学",近似于其后学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学说。综合鲍姆加滕的审美能力学与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我们可以构建出"审美能力—审美可供性—审美体验"三元美学模式,以之为框架而构建的生态美学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已然兴起的生态审美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生态美"概念的偏颇而走向"生态审美"。生态审美才是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和谐美学思想经过几次本质超越,发展成为史论并茂、融贯中西、具有广泛学术影响的独特美学理论体系。回望和谐美学的发展历程,从提出到完善,从抽象到丰富,再到一次次的超越,它始终站在美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为中国当代美学贡献了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学术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和谐美学的建构要求培育健全的审美主体、均衡的审美客体、和谐的审美环境和统一的审美关系.和谐美学的建构不但发扬了中国传统美学和社会政治原则,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内涵,而且最能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有利于摆脱人的异化,有利于克服实践论美学的二元对立,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庆精神顺应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而产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大庆精神发展的途径.大庆精神创新与发展要求理论工作者面对现实,从大庆城市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中升华、凝练出理论结晶,构造出具有时代话语特征的大庆精神,就是在解放思想、结合时代特征、尊重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11.
江泽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目的、手段、思路的论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生态危机全面反思提出的新型战略思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内容包括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基本规律、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制和生态道德六个方面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发挥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培养具有生态思维模式和生态行为方式的理性生态人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有机结合。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五爱”为具体行为规范,以革命功利主义为评价标准,以做“五种人”为道德目标。毛泽东伦理思想是一本历久弥新的人生教科书,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中体西用”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表明,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体西用"正是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又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它达到了时代的理论高峰,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生态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生态伦理是在伦理学指导下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有益创新,它是对生态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拓展。通过对和谐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质特征和主要功能以及调控体系等问题的探讨,基本构建了和谐生态伦理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和谐生态是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精神和战略目标。和谐生态的本质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必须从自然观念、伦理观念、消费观念等三个方面的根本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生态的价值目标是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提高全民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产业转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三个方面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 ,为 2 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为此,和谐观念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作为中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传输政府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强化整体意识、达成专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工程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先秦和谐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述,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先秦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和谐 ,是特定主体对特定系统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着的各个子系统均能良好生存和良性发展状态所作的肯定性价值判断 ,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社会的最高表现形式。基于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树立正确的和谐观念对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当代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