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中国无神论思想产生于夏商时期,它是在与有神论论战、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一是荀子从理论上阐明了天的物质性和天与人的关系;二是王充批判神学目的论,建立了无神论思想体系三是范缜批判"神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把无神论思想发展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荀子分析、批判先秦哲学,提出“隆礼”和“法后王”,在孔孟基础上前进了一步;主张性恶说,认为道德规范和礼义制度是后天的,并非与生俱来的;认为天地自然界是物质的,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控制自然,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的形体先于精神活动,提出耳目等器官获得的认识和使“心”保持“虚壹而静”两个认识层次,形成唯物主义认识论.荀子哲学观奠定了战国时期建立统一封建专制政权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处于对先秦哲学进行总结并加以创新的地位。他提出的“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形具而神生”以及“性恶”论等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认识论方面,荀子主要提出了“缘天官”和“虚壹而静”,前一说属于经验论,后一说属于理性论;作为中介而沟通此而说的则是“以类度类”,这一中介环节实际上更集中地体现了荀子认识论的特质。就在这一中介环节中,存在着荀子认识论的重要缺陷,这种缺陷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延续,而且在中国现代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胡理毅 《船山学刊》2003,(1):113-116
荀况对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在名辩思潮中实现了“正名”问题由政治范畴向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转换 ,构建了以“正名”为轴心的“名”、“辞”、“辨说”及其关联的逻辑体系 ;提出了不少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朴素辩证法意义的重要思想 ;荀子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达到了当时较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5.
前一个时期,批判、攻击列宁主义在一些人的文章和讲话中成了一种“时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着“回到青年马克思”或“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人为地制造马克思和列宁的对立,用曲解列宁著作的手法,攻击列宁是背离了马克思的思想。在哲学和认识论上则集中攻击列宁的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指责他是背离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倒退到了旧的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其实这些论调并不新鲜,稍作对比就可以发现,不过是从西方“列宁学”和被一些人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抄来的陈辞滥调罢了。对造谣  相似文献   

6.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至公元前二三八年) 是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汉人避汉宣帝刘询之讳,改称孙卿。曾游学于齐,讲学于稷下,先后三次为祭酒(学宫领袖)。后赴楚国,被春申君黄歇用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 令,后免官家居。从此著书,终老于兰陵。荀子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在批判和总结先秦诸子思想中把古代唯物主义推向发展的高峰。他反对“天”(上帝)、“命”、“鬼神”的传统说教,认为“气”和“阴阳之变”  相似文献   

7.
王充,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他的效验论上。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剖析王充的认识论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理解。本文试就这个方面作一简单剖析。哲学上两种认识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之间长期斗争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关于认识的起源和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早在我国“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孔墨显学”之争。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并以所谓“正名”论(《论语·子路》)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代表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一派。而墨家的认识论,则以客观存在的世界为认识对象,以人们的感官为认识工具,从“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墨子·明鬼下》)和“非以其名、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个“新唯物主义”新在什么地方?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认识论上;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实践唯物主义上;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历史唯物主义上;有的论者还认为是新在对对象的理解方式上。这些见解,各有道理,但并没有从总体上、从《提纲》各条的联系上去把握“新”的实质所在。我认为,“新”的实质,就在于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以实践性为基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荀子》书中可以发现,荀子对《孟子》的思想、主张、观点、比喻乃至用语都有许多明显的继承、接受甚至抄袭,尽管荀子并未说明这些内容是源于《孟子》,但不难看出孟子思想和文章对荀子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荀子在其书中又对孟子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批判和抨击,甚至称其有“罪”。荀子对孟子和思孟一派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道家特别是庄子的思想资源;而批判的目的,则可能是为了挽救在战国末年学术思潮中趋于颓势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0.
解蔽与成圣:荀子认识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兴 《河北学刊》2004,24(5):190-194
荀子明确将自然对象排斥于人的认识领域之外 ,而把认识对象规定为三位一体的“五经”、礼义和道。荀子的认识方法 ,一是通过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心灵 ,以静观的方式来认识对象 ;二是认识主体以“行”即践履的方式来把握对象。荀子的认识目标有两个层面 :其一是知性层面的“解蔽” ;其二是德性层面的“成圣”。从上述认识对象、认识方法、认识目标的具体规定来看 ,荀子的认识论是一种“社会道德认识论” ,而不是所谓的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  相似文献   

11.
<正> 斯宾诺莎的认识论是唯理论,这是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的意见。斯宾诺莎的唯理论是唯物主义的,这是我国现行使用的教科书和理论文章中普遍流行的观点。何以唯理论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综合其理由,大致有如下三种:(一)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在这个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基础上的认识论必然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前提,即坚持以客观的自然界为认识对象。在这种前提下,尽管斯宾诺莎主张认识过程上的唯理论,但他的认识论的基本性质仍然是唯物主义的。(二)确定一种认识的性质应该同时考察认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人的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呢,还是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呢,还是通过后天的实践经验才产生人的认识?这是在认识论  相似文献   

13.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识论是他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认识论的核心是关于两种知识的学说,一是“见闻之知”,一是“德性所知”。张载的认识论上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把以前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启发了后来的哲学家深入探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提出了新的创见,在历史上产生了较深的影响;而他的认识论局限性的一面,则被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可见分析研究张载的认识论,从而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研究中国哲学的认识论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张载认识论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基本思想是调和矛盾、否定斗爭、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这是杨献珍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55年,他在《什么是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爭——批判胡风小集团的哲学思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題》等讲稿和文章中,就曾宣扬过这个思想。当时,他是通过大讲认识论来宣扬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就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是世界近代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巨大功绩在于结束了思辩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近百年的统治,“直接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他的无神论和唯物论思想,引起当时的德国思想理论界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费尔巴哈哲学的推动下转向唯物主义,最后  相似文献   

16.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一)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伟大气魄,力排众议,最早最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全力支持并具体领导了对拨乱反正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时地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拱的唯实无神论思想。首先,通过批判天人感应论,阐发了“在天有实理,在人有实事”的唯实无神论。其次,通过批判灾异谴告说,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天人交胜论。再次,通过批判五德终始观,否定了“五行生胜”的历史循环论和“帝王受命而兴”的历史宿命论。最后,阐发了高拱将天下的“有道”与“无道”、社会的“治”与“乱”视为无神论和有神论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8.
管仲对荀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管仲和荀子的思想都曾激起过人们智慧的浪花。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儒道法等诸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年方十五就到齐之稷下拜师求学,后来“最为老师”,三次蝉联稷下学宫的泰斗(“祭酒”),受齐文化的影响很深。荀子以其综合批判的方法,对管仲既有政治活动上的评判,又有思想上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论墨子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宗教思想的矛盾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哲学家自身思想中的矛盾现象,最甚者莫过于墨子。在《明鬼下》,墨子以其朴素唯物主义的“三表法”,论证了鬼神的存在。他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的有人看见杜伯其鬼射杀周宣王等传说,说明“鬼神之有岂可疑哉”!以夏虞殷商西周三代圣王皆以鬼神为有,论证鬼神“何能谓无”,以“鬼神之能赏善罚恶”、“治国家利万民”,验证鬼神之确实存在。本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宗教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但在这里却如此地集中二者于墨子一身,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魏刘邵著《人物志》是我国古代人才学的重要著作。这部书没有通过臧否人物去评论社会政治,而是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谈论如何正确识鉴人才,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人才学著作。 (一) 刘邵在荀彧门下为计吏时,反对以日蚀等怪异现象解释朝会问题(《三国志·魏志·刘邵传》),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他识鉴人物即以古代“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形神观点作为根据。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