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和应用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空间溢出的视角,建立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19年间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和人工智能发展具有空间自相关的特征;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就业规模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出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向“两极化”方向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革势必将影响收入分配格局。为厘清人工智能及相应的再分配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构建包含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资本税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人工智能资本深化与广化的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分配效应,以及人工智能资本税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资本深化和广化发展在促使经济扩张的同时,对于收入分配具有极化效应。就功能性收入分配效应而言,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引致就业数量与工资水平双重下降,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就规模性收入分配效应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伴随着社会福利损失的增加。适度的人工智能资本税能够抑制人工智能的收入分配极化效应:一方面,弱化人工智能的经济刺激效果,减轻其对就业的挤出作用,减缓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另一方面,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福利损失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既具有创造效应,又具有替代效应。由于人工智能与机器具有相似性,所以从《资本论》机器大生产理论出发来理解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资本论》机器大生产理论,机器在直接应用它的部门会排挤工人,但同时能够促使其他部门劳动的增加。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与此类似,并且其创造效应强弱由制度因素、经济禀赋及科技发展等因素决定。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深刻地改变我国的就业市场,社会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将会增加。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转换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背景,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转型的影响.运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就业数量效应为中介变量,以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从灵活化、法制化和集体化角度探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驱动我国劳动关系的多元化转型,就业数量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制度环境调节这一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5.
前沿文献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就业更替效应,却普遍忽视人工智能技术会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尤其缺乏从微观个体视角探讨就业稳定性问题及其背后成因。基于此,研究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库,在多维度量化就业质量的基础上,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可能性影响,以及不同技能水平与不同家庭收入约束条件在背后所扮演的角色。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会显著降低劳动力的就业质量,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会通过劳动力职业更替与优化产业结构方式,降低劳动力的就业质量,而低技能水平和家庭收入劳动力的就业更易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社会注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对就业市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际研究概况、热点进行了多维探索。结果发现:国际学术界已对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就业极化、收入分配、就业创造和人机协作效应进行了深度剖析,但仍存在微观视角缺乏、研究范围和内容受限、学科融合与合作不足等问题。未来应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容和范围、加强学科交融与合作,推动研究向高层次宽领域迈进。于我国而言,未来在深耕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领域的同时,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并积极谋划、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到传统福利国家社保制度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围绕“人工智能冲击—就业市场新形态—社会保障制度变革”这一逻辑链条,可透视未来社保制度可能的变革路径。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就业替代效应、新增大量非标准就业和就业阶层分化三个方面。因此,福利国家基于正规部门就业保护的社保制度运行模式受到挑战,需要适应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未来社保制度应主动作出调整,采取综合性改革措施:在加强就业规制的同时,改进社会保险计划的融入性,引入个人化保障计划,普及非缴费型救助制度,并在引入全民基本收入和增加社保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新的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背景下女性就业将面临就业替代效应、激发女性角色冲突、加重女性就业歧视等挑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困难为宗旨的专业学科,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基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视角,通过微观层面挖掘潜能,中观层面提供服务,宏观层面制度保障,帮助女性更好地应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挑战,保障妇女权益并促进男女平等。本文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女性就业的挑战、社会工作介入妇女实务领域的优势,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女性就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在提高生产率、带来创造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同时,也对劳动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造成就业领域的“信息鸿沟”。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的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人工智能与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和大学生对此关系敏感度的认知,以及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企业、高校和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法治社会带来一系列法律风险.其风险形态主要表现为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泄露风险、侵权责任风险、刑事犯罪风险、劳动者就业风险、行政规制风险以及军事应用的国际法风险六大方面.文章对这些风险形态的成因进行了主、客观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具体的法律风险形态提出了相应的应对路径,旨在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创新投入是否会影响以及怎样影响员工收入已成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2013—2018年87家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人工智能创新投入怎样影响员工收入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创新投入对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呈现"U"型,当创新投入位于"U"型曲线左侧拐点时,人工智能创新投入会引发技能结构错配从而对员工收入产生抑制效应;当创新投入位于"U"型曲线右侧拐点时,人工智能创新投入会加速技能结构适配,对员工收入产生促进效应.(2)人工智能创新投入会通过开发产品价值、提高员工技能适配度影响员工收入.(3)人工智能创新投入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类型、不同治理水平以及不同企业类型呈现出差异性结果.因此,企业要完善支持长期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技能结构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动态适配度,使员工分享到提升知识技能的工资溢价增长,为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理解技术变迁对工资与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机制,避免自动化替代劳动力导致的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运用"基础任务模型"(task-based model)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就业、工资及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978—2018年间,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工资水平上升、提高劳动力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生产任务的变化对工资水平的变动起次要作用.但是,中国在这一期间经历了强烈的转移效应与复原效应,说明自动化替代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需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新任务创造了大量的新就业岗位.未来,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避免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住房资产、就业稳定性与家庭风险市场参与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资产对于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均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不同住房套数家庭的挤出效应不同;高就业稳定性会抑制住房资产对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的挤出效应;不同样本特征下住房资产对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及参与程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如何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成为"保民生"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主要从单一视角来探索智能化条件下企业就业吸纳力的影响机制,所得到的不一致的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无法为智能化条件下提高企业就业吸纳力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以47家北京市已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为样本,采用QCA方法,以组态思维探索智能化条件下提高企业就业吸纳力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就业吸纳力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且其影响因素具有不对称性.二是抑制—创造协同型组态与人力资本推力抑制型或组织环境拉力创造型的单一型组态是产生高就业吸纳力的重要路径.三是抑制—创造协同型组态是产生高就业吸纳力的主要原因.四是与目前对人工智能"技能偏向性"的直觉相反,高技能水平对产生高就业吸纳力的作用较小,但其缺失对低就业吸纳力的影响较大.五是低就业吸纳力的驱动路径分为五条,且在一定条件下低教育程度与低研发投入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会显著提升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的概率,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概率。从家庭资源禀赋来看,新农保显著提升了精英家庭和互联网接入家庭农户创业的概率,对非精英家庭和未接入互联网家庭农户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信贷获得和风险态度是影响新农保就业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信贷获得显著强化了新农保的创业效应,而风险态度在新农保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因此,应充分发挥新农保制度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功能,但也要重视部分群体在就业创业中的“堵点”和“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经济系统已经出现了市场风险增大的现象。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开始大量增加、数字劳工与数据垄断也开始出现。这些现象都表明,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中,财富分配结构的恶化、社会供需结构的失衡可能成为经济体系中的主要风险。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成上述经济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了生产力内部矛盾的激化。所以,防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经济风险必须从反映生产关系的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入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解生产力内部矛盾。在法律制度层面要实现要素市场的发展、分配机制的合理化、市场监管机制的优化以及金融供给侧的改革,从而达到防范风险、协同科技创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2009年—2020年我国31个省(市)的区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在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以人工智能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不同人工智能水平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同时,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人口老龄化和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升级所产生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能够显著调节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水平提升,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从制约逐渐转变为促进,且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会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而人工智能则在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产生明显的产业结构升级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这种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回溯历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以下观点:人工智能发展将带来新的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社会已经成为趋势;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历史,人工智能正带来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人类扩展了肢体的机能,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机能,进入对自身局限挑战的最高阶段,人工智能将推动大脑和其他身体机能整合式扩展,形成智能社会。还分析了ChatGPT可能带来的就业问题和社会分化与不平等,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如隐私和数据安全、算法黑箱可能带来的偏见和歧视、人工智能依赖等问题。最后,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关于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思想,提出社会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跨期最优化条件,引入劳动力供给因素,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大于1,那么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会促进就业的上升;如果规避程度小于1,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减少就业;而等于1时,货币供给增长率对就业只产生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货币表现出中性特征。考虑到我国当前居民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就业,实证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呈下降趋势,因而依赖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就业岗位调整。江苏拥有足够的劳动人口基数、优秀的人才培养高校、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合理的政策支持、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江苏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中位于第一方阵,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需在产业规模、核心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劳动力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