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社会整合的难点探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三峡移民安置区与迁出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因而外迁移民必须同安置区整合后才能融入安置区社会。工程移民与安置区的整合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虽然体现出移民与安置区的双向互动 ,但在实践中是以移民融入安置区为主的单向整合。整合的难点主要在自然环境差异、生产方式差异、生产技能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形态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移民搬迁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冲击,而安置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差异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生变化。利用2011年陕西省安康市"农户生计与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检验了移民搬迁、不同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求了移民搬迁中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结果发现:移民搬迁本身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影响,但由于移民搬迁导致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使得移民搬迁与非移民搬迁老人的心理健康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安置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不同;社会支持网络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护机制,而且调节了移民搬迁及不同安置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移民安置方式,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移民老人的社会融入和交往,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浙江安置区的三峡移民都是远离家乡进行跨省市安置的外迁移民,迁出区与迁入区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增加了移民同安置区整合的困难。浙江安置区的三峡移民在住房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工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适应等方面,都呈良好的趋势,移民经济和生产的恢复发展较快,政治和社会生活稳定。同时随着社会整合进程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移民社会系统的影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对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社会心理、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社会关系网络、收入与支出、就业与生计模式等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型,移民发展观和安置理念的转变,移民政策的完善,安置模式的创新,工程建设对移民社会系统的影响逐步减小,但无法完全消除。为了实现移民社会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优化安置点的选择,对移民实施外援和内源干预,提供就业服务和能力再造,加强资源倾斜与整合力度、加强移民制度建设,通过上述手段的合力共同促进移民社会系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农村移民文化及心理与移民安置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电开发项目中,移民是一个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利益交错的社会系统工程,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移民心理状态及情绪的影响。本文从农村移民文化农村移民心理的视角分析我国的大型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问题,建立了农村移民安置要注重“文化安置”的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民安置需要充分考虑其社会支持网的功能.搬迁安置易使移民家族成员、亲戚邻里、村庄组织、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支持功能受损,导致移民在安置地社会整合困难.文章指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选取合理的安置方式可减少社会支持网受损,增强社会整合;社会支持网受损程度也是评估水库移民安置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灾害移民群体迁移到新居住地生活并发展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适应或再社会化的过程,客观把握移民对目前各方面状况的满意程度,能够了解移民目前的真正需求,使移民更好、更快、更稳的适应新居住地。通过对集中安置移民群体(邛崃市南宝山乡)和点状安置移民群体(罗江县慧觉镇)的问卷调查,发现点状安置移民的满意度高于集中安置移民;当地居民对待移民的态度及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交往程度都会对移民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引发了大量的水库非自愿移民,由于大量的土地、房屋等实物被淹占,只能进行搬迁安置.然而,在搬迁安置过程中许多移民会面临着社会关系网络解体、文化难以接纳、心理上难以适应、社区参与性低等社会层面上的问题,陷入了一种“弱势”境遇之中,这也直接导致了移民的整合尤其是社会整合陷入了种种困境.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可以帮助搬迁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预防、解决问题,恢复、改善和发展功能,最终促进他们正常地适应社会生活.它的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功能、价值体系、理论、服务方式在非志愿水库移民社会整合之“场域”中具有介入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与后续产业发展的社会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体的安置、社会生活变迁为主题,探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后续产业发展等层面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认为:生态移民强化了三江源移民群体生活文化的调适性与整合性;民族产业结构变迁促成了移民群体文化状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移民安置及发展模式的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生态移民工程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导言 移民安置是检验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而移民经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正是移民安置的重要保证和移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三峡农村移民在丧失了原有的生产资源、社会资源、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迅速适应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只有经济生产的适应性增强了,他们才能逐渐恢复、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慢慢融入安置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去,从而真正实现政府提出的“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安置目标。因此,对已经搬迁的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状况及差异性进行考察,对于探…  相似文献   

11.
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移民整合的基本特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建立政府领导,确立移民主体,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移民整合运行机制,从而达到促进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达到移民“逐步能致富”和构建和谐社会长治久安的移民整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社会角色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现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角色的成功转换 ,是移民对移民政策的认可和个体再社会化程度的综合反映 ,对移民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移民工作实践以及社会协调运行影响深远。通过抽样对重庆江津市 1 999~ 2 0 0 1年安置的移民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分析 ,认为影响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角色转换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移民政策、移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安置区的扶持措施、社会文化背景、移民心态 ;移民社会角色转换表现出六大特征 :非自愿性、水平移动性、社会整合性、心理不适性、特殊性、时限性 ;三峡外迁移民的主观能动性在其社会角色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民非自愿搬迁到在安置区安居乐业、发展致富 ,是移民长期进行社会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关心和支持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过程 ,对于恢复和发展移民社区的生产、生活、社区文化和社区网络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移民管理的经验 ,阐述了水库非自愿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与搬迁条件、安置环境以及社会关心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日本水库移民安置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在长期的水库移民安置实践中,制定和完善了移民补偿的法律体系,建立了项目后期的融资机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调整了移民安置模式等,探索和尝试了移民收入恢复的新方式,这些措施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但由于移民问题十分复杂,如何在水坝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减轻移民的社会影响,这都是日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库移民大国,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的水库移民安置经验,对于处理好移民问题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城镇化安置及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江源生态移民是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同时考虑到三江源地区生态战略安全而进行的人口空间转移活动,移民在安置方式上多采取城镇化安置的模式,这种安置模式对移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高他们认知事物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非牧安置也使得世代以牧为本的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异常艰难,需要积极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6.
将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社会和经济需要抽象成线性函数D =a -bQ通过定量分析提出了差异性移民安置政策下的最大社会经济效益不小于在单一移民安置政策条件下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为移民安置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社会和经济需要抽象成线性函数D=a-bQ通过定量分析提出了差异性移民安置政策下的最大社会经济效益不小于在单一移民安置政策条件下最大社会经济效益,为移民安置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安置重视保护移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重视变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重视建立统一的移民专门管理机构,重视移民安置补偿工作的创新探索。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当前水电工程农村移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9年三峡库区移民生计专题调查数据,采用OLS、PSM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了移民生计资本的变化以及自致努力与政府扶持对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三峡水电工程移民搬迁显著减少了移民生计资本,且对外迁安置移民生计资本的负向影响比就地安置移民更大;自致努力与政府扶持均能显著增加移民生计资本,但政府扶持对移民生计资本的回报率显著低于就近安置地原居民,自致努力对生计资本的回报率在移民与就近安置地原居民中没有显著差异,该结论没有受到安置方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随着生计资本分位点的提高,自致努力和政府扶持对移民生计资本的提升效应呈现递增趋势,这会扩大移民之间的生计资本差距。据此提出依据不同参照群体完善移民生计资本恢复和发展的评价制度,建立自致努力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移民生计资本培育路径,同时加快缩小移民内部群体间生计资本差距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采用本州临近安置、建立城镇化移民定居点的本地安置模式和异地城镇化移民社区定居安置等多种方式。这种跨县甚至跨州城镇化异地安置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留有诸多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此外,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配置也面临重重困境,城镇化生活负担的增加以及极低的就业率,使得这种城镇化异地安置方式遭到质疑。本文基于民族学实地调查与参与式观察,重点探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的"城镇化异地安置"模式及其对移民群体与移入地社区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