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不仅为隐喻功能的施展起到了引领和护航的作用,而且还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着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我们就能对隐喻含意实施操控.通过对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和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的互动分析,含意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运作机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隐喻导引的策略交往所关涉的要素包括策略社会交往、顺应、关联和隐喻。策略社会交往是隐喻策略交往始终雏系的红线;顺应是策略社会交往得以成功的机制保障;无论是策略社会交往,还是非策略社会交往,都必须以关联为初衷,否则便是言不由衷,抑或是胡言乱语;隐喻是隐喻策略交往凭借并贯穿始终的语言资源和语用策略。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策略准则便可对隐喻含意进行操控。  相似文献   

3.
策略社会交往的理论和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策略社会交往的理论和模式涵盖的中心成分包括:交际、顺应、关联和策略.交际是社会交往仰仗并贯穿始终的红线;顺应是策略社会交往得以成功的机制保障;无论是策略社会交往还是非策略社会交往,都必须以关联为初衷,否则就是言不由衷,拟或是胡言乱语;策略是决定现时交往是以策略为导向还是以平淡无奇收场的"枢纽"和"灵魂",其麾下的含意调控准则(关联准则、质准则、经济/量准则、明晰准则和礼貌准则)是任何策略社会交往的发动机和内驱力.为了凸显策略社会交往理论和模式的精髓,用图形展示构成要素和运作机理以及含意推论的步骤和过程,把策略社会交往理论和模式的全景画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策略社会交往的理论和模式涵盖的中心成分包括:交际、顺应、关联和策略。交际是社会交往仰仗并贯穿始终的红线;顺应是策略社会交往得以成功的机制保障;无论是策略社会交往还是非策略社会交往,都必须以关联为初衷,否则就是言不由衷,拟或是胡言乱语;策略是决定现时交往是以策略为导向还是以平淡无奇收场的枢纽和灵魂,其麾下的含意调控准则(关联准则、质准则、经济/量准则、明晰准则和礼貌准则)是任何策略社会交往的发动机和内驱力。为了凸显策略社会交往理论和模式的精髓,用图形展示构成要素和运作机理以及含意推论的步骤和过程,把策略社会交往理论和模式的全景画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人类策略交际的重要语言资源,而且是实现策略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语用策略。作为语言资源的隐喻和作为语用策略的隐喻的同效功能,研究成果颇多;但是作为语用策略的隐喻错配(异效)功能的研究还是个空白。本文通过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隐喻错配(异效)功能-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以及非言语信息趋异-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语用预设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推论,其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隐喻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喻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信息的获取、语用预设的特征以及语用预设在隐喻话语中的功能;阐述了语用预设是如何保证含有隐喻话语的交际顺利进行;探讨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参与隐喻话语含意的推导并产生歧义、幽默等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以及隐喻理解的生成机制.从质量准则的违反,认知语境、隐喻理解的推理过程、认知文化图式等方面对隐喻的理解作出阐释,以期为隐喻的认知理解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表面错配而内隐契合的有益于更有效交际的语用手段和策略。隐喻的(外显)功能包括概念易及功能(认知功能)、语言促进功能(包括词汇/意念填充功能、经济功能、语篇(连贯)功能和表述增效(美学)功能)、情感功能、人际调适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揭示隐喻外显功能—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趋同—的语用运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语用学家认为 ,隐喻语言违反了话语交际准则 ,对隐喻语言的理解包含对语用含意的一系列推导 ,其理解是间接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 ,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 ,反映了人们较为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对隐喻语言理解并不需要特殊的认知过程。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 ,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隐喻功能的探究局限于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和简论,隐喻内隐和模糊功能(包括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开发.隐喻的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分别指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趋同和趋异;在隐喻的模糊功能中,相关因子的惯常表现是:隐喻意义(明晰)- 隐喻含意(模糊/明晰)- 隐喻影像(模糊/明晰)- 情感(模糊/明晰)- 非言语信息(模糊).  相似文献   

11.
格赖斯合作原则以及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引起了逻辑学界、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时至今日,该理论仍然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然而会话含义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会话含义的定义以及会话含义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新范式,为研究隐喻、象似性及隐喻象似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隐喻象似性实际上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以身体词为例可以看出存在着具象思维、意象思维、抽象思维三个层面,而且隐喻象似性是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和身体哲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依据优选论语用学有关言语交际整体的、理性的原则,分析了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差异。对话语的整体分析不仅了解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的不同投射特征,而且能够把握这两种意义在嵌入语境中的投射规律。根据“嵌入会话含义假设”(EIH),把符合EIH条件的“会话含义”看作为明示意义,而把不符合EIH条件的“会话含义”看作为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隐喻·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的思维是隐喻式的。隐喻式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话语内隐意义是通过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实现的,也就是说话语表达的实际意义总是大于字面意义。隐喻对话语的外显意义的规避有规约性的作用,即常规的会话含意是由话语中特定词语的意义所决定的;而非常规会话含意则产生于具体的会话场合,其推导离不开人们对当时语境特征的把握。因此,人们在理解含意时可以利用隐含意义传递的常规手段,而非常规会话含意则涉及外显意义的隐喻策略性回避。  相似文献   

16.
隐喻意识对学习英语词汇起着积极作用,研究以LynnGrant得出的口语中常用隐喻性习语为蓝本,调查其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并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找出最常用的隐喻性英语习语;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常用隐喻性英语习语的理解,并由此评估他们的隐喻意识。结果显示,大学生英语隐喻意识有待加强,提高其隐喻意识可以从熟识的习语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语法隐喻的系统层次体现具有元冗余特征,这种元冗余特征促成了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在于词汇语法层次的意义潜势选择延伸到概念语法隐喻与人际语法隐喻的语义区域,与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相冗余。语篇隐喻的转移本质源于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这种内在的隐喻体现特征促成语篇隐喻效应形成的同时,也限制了语篇隐喻在词汇语法层的可操作性,因而语篇隐喻的概念是冗余的。   相似文献   

18.
“爱情”这一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比喻容器、植物、火、旅途、战争等。同时,由于两个民族在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爱情”这一概念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爱情”的概念隐喻语料,揭示了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投射的范围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论文从认知角度讨论了汉语中词语的隐喻投射,并根据隐喻认知的原域和目标域的理论,详细的分析了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词语的隐喻投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