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姚昕 《南都学坛》2008,28(2):112-113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溺爱孩子酿恶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放松教育造恶果——父母监控不当;缺陷家庭子女易失足——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家庭成员坏榜样导致青少年犯罪——家庭教养行为不当四个方面。加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应做到: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家长要明确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点所在;家长要掌握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科学方法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长期的教育。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接受家庭教育,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语言,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习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印象最深刻、最牢固。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幼儿教育更需要树立面向未来的思想。家长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独立性教育。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育首先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他们就能从受成人控制逐渐…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在80、90后的家长中,这句话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知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的确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有增强的趋势,各种类型的家庭教育讲座也  相似文献   

4.
试论父母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了孩子的主宰、保姆、看守或旁观者角色,而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型家长。  相似文献   

5.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了孩子的主宰、保姆、看守或旁观者角色,而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型家长.  相似文献   

6.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认知,个性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如家长的"超前"意识;家长与孩子的双重标准;对孩子的单一评价指标等.针对这些误区,本文提出儿童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首先是"道法自然",顺应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其次是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最后,在意识形态上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家长应该用爱心、耐心和关心来引导孩子,使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课外教育是家长监督、提升子女学习成绩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家长过度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困境源于家长的社会危机感加剧,应试教育的裹胁,家庭教育观念向世俗化、功利化倾斜等。促进青少年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应构建良好的社会流动环境,规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界限,推动家庭教育回归其本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省七个县市1 300余名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家长素质情况、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在家庭生活方面,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活动以学习为主。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教育期望较高;素质教育依然难敌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主要为了成绩;家庭教育中父母参与比例失衡,父母文化水平影响显著;家庭教育方法趋于理性,家长仍需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已经得到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要走出三大误区:盲目跟风,忽视子女个性的发展、急功近利;忽视子女全面的发展、只一味要求孩子;忽视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应该把发展孩子个性作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主要目标、把志与德的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把言传与身教统一作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主要方法,从而让子女得到恰当的有效的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10.
应有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基础。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着"家庭教育"这一教育模块的功能与作用。家长只有充分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才能客观地面对现实中自己的孩子,并实事求是地设置"自己的"教育目的,以帮助孩子树立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权益维护的"三维一体"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留守儿童自身进取心不强,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为此,应积极应用“三维”(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留守儿童自身)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它亲属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以学校寄宿制为主导,家庭、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力量协调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幼儿情感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 ,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是互相参与并伴随发生的。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形成儿童最初个体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实施幼儿情感教育主要靠幼儿日常生活中周围所有成人的正确引导 ,其中主要是父母和幼儿教师的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的开端,学前教育的发展质量与层次直接关系着亿万幼儿的成长与成才,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着祖国与民族的明天。为了调查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及满意度,采用自编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及教育需求满意度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四所幼儿园的195名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总均分为4.200,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满意度总均分为4.306。其次,小中大班儿童家长教育需求与教育需求满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最后,幼儿班级、便利性服务需求、教师职责需求均进入回归方程,对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第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及满意度所得均分较高,处于中上水平;第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需求越高,其教育需求满意度越高;第三,家长满意度受到幼儿班级、便利性服务需求和教师职责需求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儿童,首先是独立的人,是独立的权利主体,是家庭、社会中的平等成员,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对儿童而言,父母、家庭、国家和社会承担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能使其成长为具有自决自治能力的负责任的公民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各方主体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应以优先保护儿童利益为原则,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不损害儿童权益为底线.家庭,是人类迄今为止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最普遍的成功经验.在近现代社会,父母权利的基础和依据就是他们是最适合照顾自己孩子之人;或者可以说,父母是一种“公益岗位”,赋予资格就是为了抚养教育子女成年.国家立法不仅确认父母、家庭承担抚养教育儿童的责任,而且监督父母履行义务.儿童享有获得政府保护、要求政府履行义务的权利.基于父母能力的局限性和家庭功能的弱化,国家应当更积极地承担起其“家长”责任,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扶助,必要时直接替代父母承担责任,而且尽可能提高儿童福利水平.为克服我国现行法律保障儿童权益之明显不足,我国立法应当细化监护人的选任和改定,完善监护制度;增设儿童抚养费给付垫付制;尽快制定儿童福利法,使所有儿童均享有适当抚养和教育,优先照护;建立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开放保护儿童利益的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总有教育家长的冲动,这种冲动表现在"家长执照""家长学校"等所谓创新上。家庭比学校古老得多,家长过去一直主导着子女的教育,但如今家庭、家长的教育地位前所未有的下降。中小学及其教师教育家长的冲动正是家庭、家长教育地位下降的反映。问题不是不能教育家长,而是谁有资格教育家长。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非正规教育,只有成人教育机构才有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对中小学及其教师来说,家庭、家长是与他们处在平行位置的平等教育主体,是合作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对象。中小学及其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不是成人教育,不具备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越界而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包括削弱家长的教育能力,放大学校教育体系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包括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两个方面.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具有多元性,除了因户籍制度造成的"上学难"外,还体现在流动儿童聚集地与城市教育资源的分布不一致性、流动儿童学习过程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农民工在城市较差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大部分留守儿童短期内无法结束其留守状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教育与技能水平决定了其工资报酬水平,但目前农民工整体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都较低,大多数未受过职业技术培训,且对今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不高.本文针对以上问提出了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总有教育家长的冲动,这种冲动表现在"家长执照""家长学校"等所谓创新上。家庭比学校古老得多,家长过去一直主导着子女的教育,但如今家庭、家长的教育地位前所未有的下降。中小学及其教师教育家长的冲动正是家庭、家长教育地位下降的反映。问题不是不能教育家长,而是谁有资格教育家长。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非正规教育,只有成人教育机构才有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对中小学及其教师来说,家庭、家长是与他们处在平行位置的平等教育主体,是合作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对象。中小学及其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不是成人教育,不具备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越界而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包括削弱家长的教育能力,放大学校教育体系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研究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从父母离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性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有目共睹;父母离异使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父母离异后出现的再婚重组家庭,使得未成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一时难以应付。此外,导致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是内因和主要原因,但还有诸如生理变化影响心理、"疾风怒涛"的特殊心理以及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等外因。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我国普及率极高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色情、犯罪等负面信息给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引起了广大家长、学者和政府的担忧。家长虽然是儿童电视素养教育的最重要主体,但CHNS数据结果表明,60%的父母并不经常陪儿童一起看电视,超过一半的父母对电视节目没有限制,90%的父母没有对子女看电视进行价值教育和真实教育。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儿童电视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