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骏 《城市》2008,(2):22-26
城市群又称大城市圈、大都市连绵区.是指在具有发达交通条件的特定区域内.由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城市(大城市构成)、若干个中心城市(中型城市构成)和众多中小城市(包括城镇等)组成的城市群落。群落内的城市之间在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何骏 《城市》2007,(6):21-24
一、长三角城市群的现状 长三角城市群由苏南、上海和浙东北的16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泰州、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2003年9月加入),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人口超过756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过去5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和分析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以及成功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可以为中国今天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建伟  陈颖佳 《城市》2010,(2):30-34
本研究以城市群的生物群落特征和进化特征为依据,借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进行生物类比,把城市群作为一个植根于特定经济、文化和制度区域的生态系统,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该理论分析范式不仅考虑全球国家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对城市群的影响,还从时间演化的角度审视城市群的整合,注重演化过程中外围环境以及城市群各组分的变化对城市群的影响,同时还关注偶然事件以及城市群各层次的适应能力。最后,在该视角下对长三角城市群整合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吕静韦  蔡玉胜 《城市》2021,(3):27-39
京津冀城市群的短板在中等城市,而发展潜力也在中等城市.加快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需要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需要关注中等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在中等城市发展上面临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偏低以及公共服务配比不均衡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6.
笔者基于我国十大城市群2009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集聚变动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集聚及其与第二产业的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为正。将城市群按区位进行划分后研究发现,北方城市群和南方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均不再具有发展优势;南方城市群第三产业集聚及其与第二产业的协同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北方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不明显。基于此,各城市群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相关产业,在实现城市群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7.
陈宪 《科学发展》2010,(7):48-64
产业跨界融合是生产力进步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要条件,它给上海新一轮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同时也赋予其极大的发展机遇。服务业发展,既需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要推动服务行业间的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业自主增长能力。然而,上海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产业扩散和融合的障碍性因素。透彻了解产业跨界融合的涵义、具体形式及其影响,设计符合产业跨界融合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规制框架,从优化产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促进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创新的顺利发展,是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理论界和决策部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通过不断调整工业政策和适时进行产业升级,用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并首创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开发模式,从而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标杆城市。本文梳理了新加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并总结新加坡工业发展的经验,以期为当前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滇中城市群产业目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思  赵健霞 《城市》2012,(5):24-26
当今社会,城市的发展由单一发展转向城市群的区域性发展,但是城市群的发展也要重视局部发展,注重城市群内每个城市的发展,确立合适的产业结构目标,而不是以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目标为指导.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产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外产业结构研究的内容丰富,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不一样,所以产业目标结构要适应地方的经济发展.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服务经济是指以知识、信息和智力要素的生产、扩散与应用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为核心生产方式,以法治和市场经济为制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建立在服务产品生产和配置基础上的经济形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从服务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它包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一系列配套内容,主要包括市场体系、区位布局体系、创新体系、社会体系等。发展服务经济,需要整体构建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11.
Urban agglomeration (UA) is a complex artificial system. Carrying capacity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al capability to support human a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the paper selects 12 representative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16 cities of the U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are selected as data samples. Time-series global factor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extract the principal factors of the index of 2000 and 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UA tends to benign development as a whole except for Shanghai. Carrying capacities of land and water have become the two critical factors to restric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the values differentiate the UA into significant gradients.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s conspicuous and expanding.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some polici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planners to successfully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 UA.  相似文献   

12.
一、天津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 (一)天津在区域中的地位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 天津市倚山面海,位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是中国华北最大水系海河流域的入海口,是北上关外塞北、南下湖广江浙的要冲,是华东、西北、华北连接东北的必经之地,具有便利的对外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处于面向东北亚、带动环渤海和服务首都北京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天津加快步伐,进一步增强服务辐射功能,集中力量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重 《城市》2011,(3):40-43
一、城市服务业发展环境要素及其特点在西方经济学中,外部环境又被称为外部性(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比较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4.
林秋玲 《城市》2009,(7):20-2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0.07万亿元,居世界第3位。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条件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较突出.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明显。2008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人均GDP最高的上海达7.46万元.最低的贵州仅为8450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6.61万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达8.83倍,高于世界各国的相对差异数。经济差距过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5.
沈艳兵 《城市》2003,(5):11-13
一、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概念的界定 服务业涵盖的范围很广,说法不一,美国的经济学家曾提出了“广义”服务业和“狭义”服务业的概念,“广义”服务业指现行的统计分类中的服务业,即不属于实物产品生产的所有经济部门,这相当于我国统计体系中的“第三产业”。“狭义”服务业则排除了流通部门,而把流通部门定义为“流通网络”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于上世纪  相似文献   

16.
严宽  于川江 《城市》2010,(11):58-61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人类社会新思想、新观念、新成果和新文化的集中展示,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的提升和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先期拉动效应明显,由此引发的“世博效应”对正在积极进行区域城市群同城化建设的长三角地区的影响也逐渐凸显。世博会结束后,长三角还将迎来至少十年的后世博效应时期。在此期间,基于后世博效应,长三角同城化进程将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焕力 《城市》2009,(10):15-19
一、川南城市群的崛起是构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环节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以及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构建成渝经济区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命题。2009年7月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成都召开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抓紧制定成渝经济区规划文本.专题研究区域政策和一体化机制.2009年底前形成正式规划报告报请国务院审批.为西部大开发10周年献礼。由此.成渝经济区的构建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8.
李兆江 《城市》2010,(1):26-29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城镇体系进入不断完善的时期。在不同发展阶段,天津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规模等级结构和职能类型结构均有所不同。其原因是受当时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