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对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低、质量不高,家长重视不足等状况,建议政府采取完善投入机制,开展专项发展计划,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建构社会服务网络,开展家长培训等途径促进农村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学龄前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就是对其进行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训练措施。通过分组教学实验,研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并结合其教学模式,系统开发教育软件,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家长的辅导能力。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所提高,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巧,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式面临着教育环境改变所产生的巨大挑战,其自身存在的观念落后、模式单一、内容陈旧等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在此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应从建立培训导师队伍、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制、加强教师职业训练和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还应建立高校教师发展制度.以确保新的培训方式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化,聘请外籍教师,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但是,由于语言、文化、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外籍教师的能力并没有在我国高校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高校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做好外籍教师培训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我国高校在外籍教师培训上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增强外籍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探寻一条有效的外籍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外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正确认识我国“残疾儿童”提供了新的视角.自然性是人的生命本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实的人”的原点,是“现实的人”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从生命本原上认识“残疾儿童”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础.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帮助残疾儿童适应并更好地融入社会是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提倡尊重残疾儿童的“差异性”,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个别化教育”、“教育增权”和“全纳教育”等教育理念和采取特殊措施来实现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还存在着教师研究热情不高、研究方法不当、研究成果推广不足等问题.通过对长春地区的6332名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就教师的科研意识、教师的科研方法的运用、教师的科研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科研投入、完善科研体系、增强区域联...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在师资来源、职前、职后培训等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职教教师教育的质量,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探索新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多方建设职教教师教育平台、全方位提高职教教师教育质量和规范职后培训三个方面阐述了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需要经过系统的、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据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讲普通(通用)话的技能、口语表达的技能、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技能、常用文体写作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现有的教师培训方式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现行的正视教师培养模式,包括师范教育、教师脱产培训等.这种培养方式是教给学生具体的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现状堪忧,突出表现在办学方向不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基地不稳、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诸多方面。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尤其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转变工作重心,规范办学行为,使其成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教育思想观念可分为贮存于媒体的专家教育思想观念和贮存于教师头脑的个体内在教育思想观念两种 形态。两种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既有共同规律,也有明显差异。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经验生长与知识 内化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在学习专家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经过理解认同、实践运用、反思重建、内化整合而形 成的过程。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有效性,需要创新 培训模式。为此,我们对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培训进行了立项研究,本文是该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于高校实现战略性目标至关重要。天津大学通过师资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培训来实现对新入职人员的全程跟踪培养,是促进个人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重要"牵引"。通过对天津大学2008年新入职人员培训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兼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综合佐证,在提升学员满意度、培训内容多元和精品建设、培训安排科学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和较为细致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区域教育质量。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宝安区教师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教师生存压力较大,工作具有复杂性,培训满意度较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学校性质、学段、教龄和职称上的差异,并受教师地位、生存压力、工作复杂性和培训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强化制度保障,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分层分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人文校园,营造教师职业认同氛围。  相似文献   

13.
做好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的适应性改革是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键一环.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对策:加快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尽快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的动态无缝对接;增强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实现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一体化机制;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学生对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师专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性、专业性和地力性,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输送更多的合格教师,开展在职教师培训,改革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是系统工程,师专教育的改革必须整体化,系列化。必须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职业训练、开展在职教师培养等方面,把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无论是对教师个体还是对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 对四川 3 个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深入调研?结果发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存在教师对民族本 土文化知识的缺失现象严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较弱且方式单一、培训适需性不强等问题? 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以 下提高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本土文化素养训练?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提高民 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划分维度有序培训受训教师与激发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内驱力?促进教师教学反 思多元化等?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中文专业“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与训练刘静敏“教师口语”课是我校非中文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教育他们热爱祖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普通话语音能力,使之掌握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  相似文献   

17.
隐性课程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从组织和制度的特性中习得了价值、规范和态度,教师在无形中训练学生完成了社会化过程.在职校,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采用显性教育方式,无论是采用兴趣调动、提问、还是项目、任务驱动等创新方法,效果均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教师应该关注隐性课程,让学生在"软环境"中间接地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探寻我国培训有效性不高的深层原因,总结和借鉴了美国及日本在人员培训方面的一些经验,提出企业只有在高度重视员工培训的基础上,处理好培训战略的制定、培训规划、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员工企业文化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才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培训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通过对部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论文的整理研究,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及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针对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并探讨了促进培训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开展养成教育、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必修的一课。那么,怎样开展养成教育呢? 一、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是指开学初期或特定的一个阶段对新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包括礼仪、生活、学习等日常行为规范。强化训练宜多渠道进行。在训练前,教师要提出目标,如:坐、立、行、走和读、写姿势应“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从而训练有目的,有标准,有依据。在训练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从小事抓起,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