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无产阶级作家、艺术家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畸形花朵——现代主义,在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断渗透的情况下,是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列宁与那种崇尚西方艺术的时髦风气相反,不把现代主义作品“当作艺术天才的最高表现”①一般是采取否定的态度。学习列宁对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在打退资产阶级反抗及武装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讲话》中关于艺术典型化原则的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毛泽东同志的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石。本文根据《讲话》精神论述了现实和理想、真实性和典型性、为什么人和写什么人等文艺理论问题,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不仅容纳了前人的思想成果,而且鲜明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特色;它既同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有原则区别,又同文艺上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3.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文艺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社会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对文艺问题作了许多重要论述,特别是适应当时革命斗争的要求,制定了文学的党性原则,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文艺和人民的关系。他具体指出“艺术属于人民”,“他们有权利享受真正伟大的艺术”,并在一些文章和书信中为创造真正伟大的艺术指出了方向和途径。今天,  相似文献   

4.
文艺理论是研究文艺规律的科学。社会在发展,文艺在发展,文艺规律也是不断发展的。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它的普遍规律,而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文艺又有其特殊规律。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特色,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的杰出贡献,就是回答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对文艺的要求,把文艺的普遍规律和新时代的文艺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总结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特殊规律。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特殊规律的论述,主要围绕着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上  相似文献   

5.
“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来的,是在阐明了无产阶级文艺服务方向之后,作为实践这一方向的关键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从解放区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实际出发所提出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人民群众关系问题的论述,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极大地  相似文献   

6.
典型问题是传统文论的重要话题之一。近二十年中这一话题被逐渐淡忘,给文学创作带来负面影响。分析其历史和现实原因,重温中外名家有关论述,有助于促成作家、艺术家重新认识典型创造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重视对人的观察、分析、研究和表现,努力创造独具个性和鲜明时代色彩的艺术典型,实现文艺工作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为了解决文艺与革命、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了推动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发展,曾经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原理,深刻地论证了革命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作家必须自觉地深入生活的口号。他在《讲话》中,不止一次地反复强调:“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经过四十年革命文艺的实践检验,证明这一论断是科学的、正确的,是促使作家和群众结合、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  相似文献   

9.
时代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列宁对时代含义作了科学概括,提出了研究和把握时代问题的重要性,对他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论述,概括为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二战后时代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现时代主题,但列宁关于科学认识时代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他对所处时代的重要论述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文艺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 ,文艺美学就是和美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不同于哲学美学、艺术哲学和文艺理论 ,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和问题。简言之 ,它主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规律。文艺的创美要受“自律”和“他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面对急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对文艺的冲击 ,文艺美学更应在自律和他律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探索其艺术的特性和规律 ,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们的文学艺术三十多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我们的文学艺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看到:妨碍我们的文学艺术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政治和文艺的关系没有摆好。为了使我们的文学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成为为人民负责、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能做出独特贡献的艺术,将来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艺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再不能让文艺从属于政治、服从于政治了,文艺应获得解放,社会主义文学应是真正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作品的“思想深度”? 在一百多年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就提出了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正是戏剧的未来”(《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页)。这一段话,提出了无产阶级的美学思想,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所要求的政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话》发表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它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究其原因就在于毛泽东不仅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而且还站在哲学家、思想家的高度,以辩证的艺术眼光观照文艺,用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这是《讲话》获得超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讲话》中,毛泽东对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批判地继承与创新,文艺的普及与提高,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辩证的论述。作为一个政治家,毛泽  相似文献   

14.
如何解释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对文艺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文艺学体系建构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文艺理论界在什么是意识形态、文艺是不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文艺的本质、文艺如何反映现实、文艺的真实性等重要问题上都一直存在着误区,例如在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有人认为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经济基础,文艺是意识形态之一,必然也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在文艺与政治关系上,有人认为文艺直接反映政治,从属于政治,直接为政治服务;在文艺与现实关系上,有人认为文艺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再现;在文艺真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光辉著作。文中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彻底揭露和批判了“创作自由”、“艺术私有”等资产阶级文艺观。文艺战线上斗争的历史经验证明,列宁所阐明的无产阶级文艺党性原则,是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战斗纲领,是批判与战胜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文艺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七十周年后的今天,重温这一光辉著作,对于我们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坚持文艺的党性原则,批判文艺领域的“艺术私有”等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在延安的文艺座談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著名的讲話,指示了我們的文學艺术的工农兵方向。其基本內容是:(一)文艺反映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生活,直接或間接地影响劳动人民,团結和教育全体人民,为无产阶级服务,为革命的工农兵的根本利益服务,(二)文学艺术家投身于工农兵的火热斗爭,与革命的工农兵結合,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向工农兵学习,(三)在文艺专門家的帮助下,开展群众的业余文艺活动,发展工农兵自己的文学艺术創造。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指示了文艺与劳动人民結合的政治方向,指出了文艺真正复归于劳动人民的伟大道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一定的文艺方向。历史已經走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群众的时代”。我們的社会,經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在文学艺术方面,要求一个相应的革命,是势所必然的。但是,没有革命的理論,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革命一定要产生天才的巨人,由他們研究出革命的理論,作为行动的指南。一九○五年,列宁就提出了“党的文学”的口号,要求文  相似文献   

17.
四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向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提出:必须和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相结合,努力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它大大地促进了当时的文艺家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众;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迅速成长和发展。今天,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描写“新的人物”,仍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艺术的源泉问题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贡献在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做了具体的、科学的、深刻的阐释和界定.突出现实生活的当代性以解决文艺和时代的关系,突出现实生活的人民性以解决文艺和群众的关系,突出现实生活的阶级性以解决文艺和政治的关系.这就是毛泽东"艺术源泉"观的三个主要特色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对当代文艺理论分歧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克服文艺创作的现实人生游戏化倾向和文艺批评的文艺经典作品空心化倾向,而且有助于当代文艺批评的深化。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是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结合,也是作家、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开掘和主观创造的有机结合。作家、艺术家只能在这种有机结合中化解作家、艺术家与人民的矛盾和差异,并成为"社会的共鸣器"。文艺理论家在文艺争鸣中应自我批判和调整,努力把握作家、艺术家的艺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革命深入"的重要标志。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作家的思想建设、文艺与革命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远大目标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表现了鲁迅对于先进文艺前进方向的构想。《意见》不仅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仍将发挥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