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业高校参与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和力量,农业高校一直在科教兴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简要介绍农业高校在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高校参与农科教结合的障碍因素,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其参与农科教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科教结合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教结合是一项涉及农业、科技、教育等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它是落实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农科教结合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农科教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系统来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道路"的开辟与形成,是安农人对"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断探索的实践成果。"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富民兴农、育人兴校、科技创新、培养崇高和塑造灵魂之路。坚持"大别山道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大学+科技园+龙头企业+地方政府"的协同办学模式。"大别山道路"为地方农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和范例,孕育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院校农科教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教合作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是高等农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办出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产学研结合的最佳形式,是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扩大社会知名度,争取优秀生源、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结合沈阳农业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思路:建立校企合作互利原则,加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共建校外教学基地管理体系,形成实践教学长效运作机制;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必须以校内教学基地建设为前提;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创新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模式;严格教学实习考核制度,确保教学实习高水平高质量;强化学科建设联合机制,建立综合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农科教结合在二十多年的发展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不小成绩,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山西省农科教结合具有地域性、政策性及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相关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若想更加有效且广泛地推广和实施农科教结合,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学习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形成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观点 ,论述了农科教结合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动态性与可控性 ,分析了系统思想及其对实施我国农科教结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以农科教结合为基础,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是农村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分析了取得成功的三种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道路"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实践创新,其创新价值体现在: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了山区经济;构建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通过技术创新及推广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大别山道路"的实践经验给我们的启发是:"大别山道路"持续发展应探寻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及多层次的实现途径;继续完善农业推广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强化基础教育,实行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此外,当地政府在科技、人才及财政方面的政策扶持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渊源视角看,独立建院前,安徽农业大学从办学模式、大学职能、制度体系、办学定位四个方面初步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安农”;在独立建院、下迁农村分散办学、回迁合肥集中办学期间,安徽农业大学开始了“建设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的探索。从时代精神视角看,不同历史时期办学模式的战略选择及其实践探索,为“大别山道路”的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两次开门办学”的探索,为“大别山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实践经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大别山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拓宽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空间。两岸农业如何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将对台湾地区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大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农科教结合模式探索,构建对台湾地区剩余的农业资金、人才、教育等资源的引入模式,以探索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担忧 :教育哲学工作者用一些早已没有生命力的所谓哲学概念“指导”教育实践而不是以哲学的气质介入“教育” ,使教育哲学走失了方向 ;教育学家所探讨的教育本质和现实教育的其它出路不容易由教育工作者付诸实施。同时 ,代际和同辈之间的教育中科学因素少之又少 ,因而用“教育科学”来指称当前的教育研究 ,实在是一种尊称 ;人们对教育自身的改变缺少一种技术的眼光 ,没有将教育的积累看成是一门技术的发展历程 ,甚至将教育的工具和环境误以为是“教育技术” ,使真正的教育技术的改善处于“遗忘”和“误以为”的历史境遇。由此看来 ,将真正的哲学、科学和技术的眼光、思想方法引进教育生活中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科教兴豫”的进程中,实施科学的教育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增加教育的财政投入、健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以及完善教育的相关政策,等等,是河南省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走势、面临的新挑战 ;探讨了科教兴农战略的新使命 ;提出必须构建教育、科技和技术推广新体系 ,以保证科教兴农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切实之图”,他把农业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毕生都在积极探索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系统的科技兴农思想。尽管他的科技兴农思想中有不合理的因素,而且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无法贯彻实施,但他的科技兴农思想对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发展最显著的解释变量.三农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乡土或城乡空间,遵循"八股"范式.即围绕科学理论和三农实践需求提出问题,展开文献综述、找出"文献缺口",基于理论框架分析构建假说,对应框架内容确定素材,脚踏实地进行资料采集,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具有稳健性的结论,进行三农政策设计.扎实地学习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先进的研究方法,讲述好中国故事,可以作为新时代三农社会科学研究者共勉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初中施行"绿色证书"教育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995-1998四年两届改革农村初中课程及施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实验,我们发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农村初中教育新模式是农科教在农村初中的结合点,也是深化农村初中教育的一条新路.该成果已为重庆市人民政府(见渝办发(2000)22号文件<关于在农村初中进行绿色证教育的通知>)、国家教育部、农业部(见教基(2001)18号文件<教育部农业部关于在农村初中试行"绿色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见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9条)所采纳,并在重庆和全国农村初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现代化经历了100多年的不断探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教育救国"观念的提出,在洋务教育和新政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二是在吸收外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出"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追求教育的本土化,走中国自己的教育道路;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革命"的政治运动化,既有成功和发展,更有曲折和教训;四是教育的拨乱反正,贯彻"科教兴国"的教育思路,改革不断深入,使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沈鹏飞教授是中国现代高等农林科教事业先驱之一。192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林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从教60余年,总结并实践了治水必须治山、农林业必须同步发展等理论,为开拓和发展我国现代高等农林教育和林业科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围绕我国为何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及如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逐步构建出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且颇具特色的科教兴农战略思想.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广泛而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和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