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既要解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问题(这主要是西部不发达地区 ) ,同时又要解决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问题 (这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 )。因此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两重批判 :一是对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传统的批判 ,以解决思想启蒙、确立现代民主观念的任务 ;二是对工业化和理性主义的批判 ,以解决中国进入当代世界前列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企业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一 《学术界》2001,(1):46-5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们对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所进行的反思 ,形成了一个研究理念上的“范式”———社会转型期。在这一“范式”的制导下 ,理论界关于“社会转型期与———思考”的文章日见增多 ,但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成因 ,进行微观机制的探讨较为鲜见。因此 ,笔者拟从在中国具有特殊地位的组织形态———企业入手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分析企业制度变迁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要素变迁的影响 ,讨论中国式的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特点 ,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3.
杨俊一 《文史哲》2001,(6):61-63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实践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论,“理论创新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从“狭义历史唯物论”向“广义历史唯物论”的转换,即由“革命-突变的社会理论”发展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论”。简言之,重构当代历史唯物论。 1.重构历史唯物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建国初期的国际背景、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发展的时代需要发展的哲学.建构中国自己的当代发展哲学,既是"二战"以来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中国自己的当代发展哲学必须具有当代中国自我特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本质关系,阐释当代中国人在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的当代发展哲学.建构中国自己的当代发展哲学,离不开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转型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一是哲学学科层次的社会形态理论视角,二是社会学学科层次的社会现代化理论视角。同样,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也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通过这两个基本视角来比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双重转型。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及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转型使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出现了全方位的阶层分化与整合,不同工人阶层在经济收入、政治权力、文化素质乃至社会评价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传统的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已被打破,新的社会群体利益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工人阶级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考察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的分析框架社会地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各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不同,对社会的获…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社会资本"和"社会动员"备受中国学者关注,但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新媒体、城市动员与社会资本相关性"这一问题。当代中国的新媒体在城市动员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辨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城市动员与新型城市动员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代中国新媒体、城市动员与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中国社会资本的转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治理危机和治理之道的变革。治理危机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资本的危机。而当代中国的社会资本危机则是传统社会资本与现代社会资本之间的一种结构断裂性危机。因此,实现社会资本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转型,不仅是消解社会资本危机的根本途径,而且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行治道之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潘知常教授的《反美学》一书围绕在当代工业社会中审美何为,诗人何为这一主题,分成六大板块,就如何理解当代审美文化这一课题,展开了系统论述。首先,从传统审美文化的自我放逐这一“现状研究”入手,就当代审美文化所带来的人类美学观念的全面转型作出全面描述;其次是进入具体的“文本考察”。包括对流行歌曲、摇滚、MTV、电影、电视的考察,继而进入对社会转型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型的“条件辨析”;然后深入到导致后美学时代的美学革命的“本质反诘”;进而又从生理、心理、形式三个层面展开当代审美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哲学的当务之急是要回应现实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当代哲学建构的社会学面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社会认识范式,这是摆在当代哲学理论面前的时代课题。围绕着现代性批判和后现代性矛盾的反思,围绕着技术发展和文化多元的讨论,当代哲学进入社会学领域,从而演变出各式各样的“社会理论”。这些“社会理论”可以说是当代哲学逐渐社会学化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社会学研究不断哲学化的体现。当代各种社会理论不断地更新其社会研究的问题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因而呈现出一种跨学科的或者后学科的理论研究样式。在危机中孕育着发展,这应该是当代哲学发展的社会学面向的正面效应。不过,作为某种社会学化的新兴哲学,这些“社会理论”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是有待实践验证的,其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4.
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现象和特别的心理机制,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着眼当代中国主导信仰建设的现实问题,探索当代中国主导信仰建设的时代背景、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并对如何加强主导信仰建设进行思考,为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氛围、强化当代中国社会主导信仰的影响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这是当前中国主导信仰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念当代转换的哲学审视──评《现代价值观念的追求》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转型期。文化的冲突与激荡使得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念面临着创造性转换和重建的使命。在这一背景下,从哲学层面深入反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诸大建搞现代化要注意社会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随着中国现代化向更高阶段迈进,当代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似乎应明确如下几点:一、协调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当代中国社会的协...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研究是源自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科学界形成的有关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方面的多学科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的形成和形态演变是西方有关理论和研究范式与中国不断开放发展的社会现实互动的结果,当前它已经成为包括诸多学科和中外学者参与的有关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0.
新版《剑桥哲学词典》对中国哲学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国哲学的身影开始全面进入西方学术界的视野,预示着世界哲学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中国哲学的现代性和当代意义,日渐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