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选取了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5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计算每年同比增长率,将历年数据进行直观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资过热,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中国房价泡沫比较明显;最后,从房产信贷政策、土地供给、遏制投机性购房、增加特殊房型供给税收政策调整等5个方面提出了抑制中国房价泡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唐山市相关房产数据为例,运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影响房价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对唐山房价影响最大,所以大力发展经济是城市繁荣的硬道理,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唐山市房价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说明影响唐山市房价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房地产的供给不足,唐山市应该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力度,而三个因素中对房价影响最小的就是房屋造价,说明物价上涨并不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论证西安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银行信贷和土地价格对其影响程度,运用边限协整理论对银行信贷、土地价格与西安市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土地价格与西安市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银行信贷和土地价格对西安市房地产价格具有正的影响作用,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虽强于银行信贷,但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房地产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房地产属于“泡沫易生行业”。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基础。导致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诱因表现为:经济增长、城市化、政策支持等促使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预期增强;居民收入增长、房地产私有化观念加强以及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短缺刺激了房价上涨;资本市场不发达导致投资和投机需求增强;监管不严导致对囤地捂盘和过度放贷行为惩罚不力;按揭贷款等金融制度助长了房地产价格的升高;土地价格市场化提升了房地产市场成本;利益集团阻止了房地产价格的下调。  相似文献   

5.
从房地产资金来源结构的角度入手,探究西安市房地产价格的不合理上涨,根据1995—2008年西安市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与房地产价格数据,在利用ADF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变动与房地产价格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与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他投资与自筹资金对房地产价格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长沙市住宅价格变动因素,可以发现,影响长沙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土地价格,城乡居民收入,经济的增长,物价水平.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发挥政府政策主导影响、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产业发展引导等方面制定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构建VaR模型来分析1999-2011年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国房景气指数和股票指数的相关性系数较小;(2)房地产价格自身滞后一期和股票价格指数滞后一期对房地产价格影响较大,股票价格指数自身滞后一期和房地产价格滞后二期对股指的影响更大;(3)短期内表现为房地产价格到上证A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4)相对于房价而言,股票价格指数对冲击的反应更明显。无论是房价还是股票指数,对自身冲击的反应都较大,回复平稳所需的时间也相应较长;(5)房价几乎不受股价影响,而股价受房价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力度没有股票自身的影响大。由此建议:可通过大力征收房地产税抑制房价的不健康增长;适当控制房地产公司的上市融资行为;遏制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渠道;审慎看待房市和股市的繁荣等。  相似文献   

8.
对土地供应总量、土地供应价格、土地供应方式及土地供应结构等方面与房地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通过对2008—2013年土地供应量、土地出让金、招拍挂出让面积及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相互影响,土地供应量及供应结构对开发主体预期、开发规模、房地产产品的结构优化以及城市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招、拍、挂供应方式反应真实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决定土地价格;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过度依赖成为地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房地产行业和经济人口角度总结以往房价影响因素指标中存在的信息冗杂、代表性不强的问题,对以往的房地产行业和经济人口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以11个新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例,建立新的指标体系,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房价的因素及其与房价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房价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住宅开发投资额、住宅销售面积、住宅待售面积、住宅新开工面积、住宅竣工面积、住宅施工面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人口的需求因素对房价的关联度大于房地产行业的供应因素;人口因素对房价的关联程度低于区域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主要是由经济基本因素和投机成分共同驱动的,而前者起关键作用,房地产总体泡沫成分不高.本文将城市化发展水平作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之一进行重点考察,运用协积分析与误差纠正机制,详细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房价上升的刺激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房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在短期内,房地产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但在长期,二者存在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股票与普通商品的实质差异,阐述了股票价格的内在本质,定量地描述了股票价格的两种波动形式以及期望价格与平均价格,从而提出了股票价格运动的一种基本模式,最后还对在实际中十分重要的平均价格,给出了一种简易的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 Price Model),监测了2010年5月份淘宝网交易的笔记本电脑数据,选取了商品自身特征和平台交易特征共12个特征变量,研究了平台交易模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与商品有关的特征中,除商品上市时间因素外,都对价格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和平台有关的特征对价格产生了负向的影响。在特征价格的总构成中,商品自身的特征占了近70%,平台交易模式的特征占了30%,这说明平台交易模式对商品价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一国物价水平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是研究此类问题有效的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两种物价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只具有石油价格到物价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生产者价格水平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辨析价格违法和价格垄断之间的区别,解读价格违法和价格垄断的内涵和外延。更明晰地界定它们的概念,以供价格主管部门判定价格垄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讨论土地批租市场中协议出让和招标拍卖出让方式下的定价机制问题。土地招标拍卖机制是一种市场机制,通过机制设计能够使资源分配给最有效率的使用者和实现拍卖收益的最大化。在协议出让方式下,如果谈判(协议)具有竞争性,那么,协议地价与竞标地价无异。但现实中,由于处于卖方垄断的政府设定租,因此,买者一方的寻租竞争使得现实中的协议地价不等于竞标地价。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首要的是反价格垄断,其主要原因是商品的生产者为攫取高额利润实施的价格行为限制或阻碍了竞争.这种通过人为控制价格形成的垄断是垄断的核心和基本手段.在我国经济性价格垄断体现为滥用市场优势操纵价格的行为和价格联合行为.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后股票价格的变化特征,研究了价格限制机制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在考虑两阶段延续冲击效应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者总成本的考察,研究价格限制机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一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机制的引入,将增加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且会导致投资者心理所能承受的潜在收益、损失量减小,使投资者更加频繁地买卖股票,增加市场换手率.进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论价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和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二者密不可分。价格宏观调控和直接管制是政府价格管理的主要方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都应当立足于市场与竞争机制。价格法的完善不限于《价格法》,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法的价值和作用日益显现,对价格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行为的规制应当成为价格监管的核心,竞争法与价格法及其主管机关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价格宏观调控也应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市场机制,摆脱对行政手段的倚重和过度运用。  相似文献   

19.
电力工业属于基础工业,其售电价格的调整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有较大影响,电价制定不仅要考虑供给侧的成本变动,也应该考虑需求侧的可能反应。本文以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电价变动对中国物价总体水平和其他各个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电价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文章从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两个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就地价和房价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展现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