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事业体制文艺院团是保留事业体制的国有文艺院团的统称。在当前改革重心偏向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宏观背景下,事业体制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面临着目标路径不明的现实困惑。公共产品理论、俱乐部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等,构成了事业体制文艺院团企业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政策要求,事业体制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现有成效及其自我诉求,构成了事业体制文艺院团企业化管理的实践逻辑。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事业单位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舞蹈艺术启蒙教育的优与劣,取决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启蒙教育阶段中,成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启蒙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所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音乐专业师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师资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师音乐专业应选择条件适合的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音乐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对比,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分析当前高师声乐教学尚存的问题,并根据高师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出合理完善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提出了改建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音乐表演音乐专业必须体现出音乐艺术的专业特点和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不能照搬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或高师音教专业的模式。而应在高师音教专业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之间,构建一种与前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办学模式,即普通大学音乐专业的办学模式,或称"第三种办学模式",培养出在专业技能上要高于音教专业、在综合素质上要强于专业院校学生的"基础厚、素质高、专业强、后劲足的复合型高级专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师音乐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技能课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音乐教育技能教学模式的影响,高师音乐专业各技能课程教学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了音乐教育专业和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必须从高师音乐专业和普教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师范音乐技能课程的基本教学规律,研究和探索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建立音乐技能教学的新模式,从而推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推进地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对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本文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论题,阐述利用地域音乐文化资源,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为基础教育输送特色音乐师资,为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培养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地方戏曲音乐资源历来是高校教学就地取材的源泉,因此,蒋地方戏曲音乐引入高师音乐专业必修课视唱练耳的教学课堂,既能改变传统的单一不变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传承民间音乐文化。临川地方戏曲音乐资源丰富,有抚州采茶戏、宜黄戏、孟戏、傩戏等等。将其唱腔音乐、锣鼓音乐采用“示、唱、听、演”的教学法进行理论与实践、表演相结合的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以此为起点,建立一种以本民族音乐为基点的视唱练耳教学方式和方法,为音乐教育体系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论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冯志平一、问题的提出按照我国现行的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学生应在专业方面具备四种能力,即音乐教学能力、艺术实践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就要看课程的设置是否合...  相似文献   

10.
高师音乐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师资。高师声乐教学就是要加强歌唱的声音、气息、语言、技巧、表演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弥补传统的表演专业一对一上课形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改革和发展。采取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实践课、多媒体等多种授课形式,把技能训练、表演训练、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家乐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戏剧文化现象,也是昆曲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家乐即家庭戏班,是指由私人蓄养的以满足家庭娱乐需要为目的的家庭戏乐组织以及这一组织从事的文化娱乐活动。明中叶后整个社会痴迷昆曲,蓄养家乐盛行一时,梅鼎祚、吴用先、吴琨、阮大铖、汪宗孝等安徽籍的家乐对于剧本创作、戏曲理论、戏曲表演和昆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明清戏曲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日翻九楼夜演孟姜--绍兴孟姜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旧抄《孟姜女》为绍兴道士孟姜班专演剧目,只限于班内相授,秘不外传。向无刻本,历来手抄,凡四十一出,现存为民国八年六月上虞县小坞村孟姜班抄本。原唱高腔,后改为乱弹。其有别于其它同题材剧目之处在于:在内容上吸收了大量佛、道二教超度亡灵的仪式,在演出上配合内坛“洪楼炼度”法事,接白天的“翻九楼”而于当晚的下半夜演出,故有“日翻九楼,夜演孟姜”之称。综观全剧,具有以幽法为载体、以超度为宗旨、与翻九楼相衔接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寓技于折"使折子戏成为昆剧的技艺箩筐。"依行分戏"则完成了折子戏舞台呈现时的角色归属。二者对昆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角色行当方面,首先通过技艺的专擅各个行当巩固了行当表演特色。其次,由于分工和专攻的存在和发展,行当分工得以明晰,行当地位也得以进一步确认。第三,由于明确的分工和专擅,就很容易形成剧团内各行当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和协调。"寓技与折"和"依行分戏"的作法在平衡不同行当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也有显见作用。借助折子戏中的"家门戏",昆剧原本相对弱势的行当得到了发展机会,"生旦"体制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弥补。二者还促使昆剧剧目围绕舞台演出逐渐发展和成熟。这一成熟的标志即"家门戏"的形成,以及由此引发的骨子戏、五毒戏的出现和形成。  相似文献   

14.
民国十八年(1929)之前,江、浙、沪三地的滩簧活跃于上海的演艺场所、家庭堂会,开创了男女合演的表演形态,时装戏成为主流性的滩簧剧目。民国十八年,苏滩在上海的滩簧坐唱中,影响最大,而时装戏基本上由申滩演出。申滩之所以能演出具有现代戏曲性质的时装戏,其原因有四点一是受电影、话剧的影响,二是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三是突破了家庭成员组班的模式,四是由剧院老板投资,解决了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秦腔在中国戏曲中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但艺术创新不足,观众老龄化,年轻观众流失严重,剧团经济不景气等,仍反映出当代秦腔文化衰退的现实。通过走访和调研,文章从传播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秦腔的文化价值和传播形态,进而对秦腔文化的传播路径给予了思考。秦腔文化是根植于民间的、雅俗共赏的民众文化,应做"精"剧场演出,做"雅"戏曲茶园演出,做"广"自乐班演出,做"活"大众媒体传播,方能守住秦腔的民众土壤。  相似文献   

16.
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135年间,蔚州本地以及来自大同府、张家口、京师、直隶中部等地的126个作为商业主体的戏班,为了维持生计以及实现盈利甚至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蔚州56个村庄演出了324个以战争主题居多的戏曲剧目,其中既有本地的社火、秧歌、道情,又有河北梆子和北路梆子。作为早期影响因子之一,从事长途贸易的山西商人之中的部分群体的经营及其商业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同乡戏班的在外演出活动以及梆子戏在异地的传播;最晚清代中期以来,在蔚县的山西商人是该地梆子剧种流行的不可忽视的基础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湖南戏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1980年代后期以来便每况愈下,其生存现状颇为困窘,不少剧种只有1-2个国营或集体制剧团或民间业余剧团在支撑,大多数剧团名存实亡;演出市场不断萎缩;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没有新的观众群出现。产生、形成、发展于农耕文明的戏曲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湖南戏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此外,城镇化运动的兴起,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也加剧了湖南戏曲的衰落。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琵琶记》一直是各地舞台盛演不衰的剧目之一。虽然缺乏形象化的文献,但后世仍然可以通过《审音鉴古录》等戏曲文本管窥该剧当时的舞台风貌。另外,虽然现存明清时期的各种俗本、昆本、徽本、弋阳腔本等舞台演出本以及《乐府玉树英》、《缀白裘》等戏曲选本的科介提示不如《审音鉴古录》丰富和直观,但根据上述版本之曲、白的内涵、外延以及这些曲、白所规定的情景限制,这些版本《琵琶记》的直观舞台形态应该和《审音鉴古录》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9.
罗罗腔原是一个流布很广的古老剧种,几经波折,到现在仅见于山西北部灵丘及周边浑源、应县、繁峙及河北阜平等地,因为只有灵丘有专业剧团,所以称为"灵丘罗罗腔",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地方小剧种。2006年罗罗腔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给这一珍贵剧种带来新生,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瞩目。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体现于罗罗腔曾经的流布与辉煌、源流演变、唱腔音乐与表演艺术、演剧资料与剧本整理及其价值与遗产保护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天津南开学校成立了新剧团。该团从成立之处上演了一系列精彩剧目,并在自身演剧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本文侧重分析新剧团早期三部代表性剧作:《一元钱》、《一念差》和《新村正》,从它们的思想内容、编导演特色以及结构特征入手,分析在走向现代话剧过程中南开早期话剧的特色及其内在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发展到《新村正》一剧时,现代话剧的面貌已经呈现出来,从而肯定南开话剧在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