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东亚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模式反映的是东亚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是现代化又离不开西化。在东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影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是早期现代化的冲击和其经验与科技的普及,促进了亚洲的转变。但是西方影响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多不利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ANIES在接受外来经验的同时努力保持自己的发展特点。东亚发展模式有力证明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后发现代化的后发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现代化现象的人工智能[俄]Ю.Ю.彼得鲁宁成为机器智能领域的专家是十分无聊的,他们之间常发生无休止的争论。争来争去,最主要的问题尚未得以解决,那就是人工能智能到底是不是可能的?能不能教会机器进行思考?简而言之,你相不相信创造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构建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第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条件。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现代化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内涵很丰富,但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其中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使其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实践中最重…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来说,现代化发展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目标,面临着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的压力。在理论上厘清问题的同时,也需要把理论贯穿于实践,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之中的重要表现。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有些耗能大、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市场而且管理落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乡镇企业要坚决整顿,对大多数乡镇企业要强化现代化管理。牡丹江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几年来,却有了长足的发展。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31.5%,牡市郊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80%,上缴国家税金1300万元。产值、利润、税收分别比1987年增加38.4%、34.1%和45.5%。乡镇企业在牡市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已成为牡丹江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城乡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促使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之中,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程度有很大差别,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概括说来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西欧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拉美模式和苏东模式。随着世界现代化实践的开展,也形成了三种现代化理论流派,先进工业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发展理论。文章对此三种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7.
人的现代化素质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奇 《北京社会科学》2002,(2):143-146,157
近现代以来,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众多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追求。在全球化浪潮将人类带进新世纪的今天,每个国家都跃跃欲试,意欲借助新世纪的风帆引导本民族驶向现代化的理想彼岸,或将现代化推进到更高的层次上。在现代化的三层面……  相似文献   

8.
时下,读书界有两类人文学者最走红。一类是以国学大师为旗手的传统文化论者;一类是以通晓西学的青年精英为骨干的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前者既合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又带有反对西化的民族气节,因而声势浩大。后者虽带有“民间性”,但由于它针对的是社会现实的负面,呼唤的是人文精神,也颇令人同情。虽说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分类上,前者属“古、中”,后者属“今、外”。但他们不仅没有任何论争,而且还配合得相当默契。这是令人深恩之处。研究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恐怕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不能放弃的工作,不然,…  相似文献   

9.
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谜——评《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哲学思考》赵海峰作为世界性的动态历史过程的现代化,一直是人们探索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具有绵长悠久传统的、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她的现代化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进程和目标?和其它国家的现代化相比有何异...  相似文献   

10.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通过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本义,现实社会主义的演进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与趋势等问题,考察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的发展轨迹,揭示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工具理性。作者指出: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是双向选择,互为目的与手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和迅速发展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方针和政策。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化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拟对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作一探讨。 一、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按照邓小平的总体设计,首先,现代化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市场经济出现负效应的探究,阐释了人格现代化与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指出实现人格现代化不仅是目前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当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已经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80年代的日本提出了“走技术立国的道路”。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我国也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6年又公布了12个领域的技术政策。技术的战略地位已经十分明显。技术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已经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质量、进程和方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农 《探求》2000,(2):46-48
中国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现代化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各方面,因而也应该包括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的领导者,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应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的关键部分。笔者认为,正在进行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实质上就是使党走向现代化的工程。 一、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党,党必须要进 行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晚清的洋务运动。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随着北洋水师的覆灭而破产,但它毕竟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6.
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几个政治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印度现代化起点是在印度获得独立之后。但实际上印度现代化的进程的起点似乎应追溯到19世纪下半期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对于印度独立前是否存在现代化或工业化问题,曾在共产国际六大期间(1928年)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印度共产党创始人M·N·罗易和英共代表认为印度已经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前进;苏联和其他共产国际领导人则根本否定这种  相似文献   

17.
简论日本现代化的成就与弊端青岛大学李威周研究东西方文化与日本现代化,总结日本现代化的成就与弊端,是为了给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日本把明治维新至现在的历史,一般都用“近代化”这三个汉字表示。本文把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建设称作日本近代化,...  相似文献   

18.
"中西会通"与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仿行西法偏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运动虽是在"中西会通"的旗帜下进行的,但不同时期、不同政权却有着"仿行西法"的共同偏好.之所以形成这种选择的偏好,是因为(1)国人以西法为强国之道,以为自强救国必须仿行西法;(2)民族原有制度文化整体落后,无能力创新也无思想资源可资创新,不整体抄袭西法则无法向新的竞争时代交卷.这种西化取向在过去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是对其得失进行反省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化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看,农业必然要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基础生产部门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物质条件现代化;二是劳动者智能化.其中劳动者智能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农民的实现途径主要通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民进行现代化教育;通过对农民身份和职业的转换逐步"消灭"农民阶层.  相似文献   

20.
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即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是当今中国以至整个世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思考这个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依附理论;而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学者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多视角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例如,影响极大的发展经济学,就是如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同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研究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上述理论在对“现代化”范畴的使用中t却出现了模糊和混乱,因而,如何准确地界定和把握现代化范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