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蔡同诚 《经理人》2010,(10):12-12
柳传志曾经说过:“很多企业家是在上了MBA案例课程后,然后按课程内容管理企业,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应变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工作概括起来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其中的“出主意”,就是现在所强调的领导决策。决策与创新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领导工作的重点是作决策,决策的重点是作选择,选择的重点是创新思维。而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领导工作成败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8,(11):8-8
如何理解创新?我们都听到了一个口号叫“自主创新”。但是自主创新有一个基本条件:企业必须重视技术文化。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相当缺失。技术文化是什么?就是包括新观念、新的信息、新的视角、新的评价等。对技术文化的忽略,导致了我们的直接落后。今天,我们的管理讲座、培训不计其数,但是对技术崇拜的培训却没有。接下来,必须扭转以前重管理而轻技术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红安颂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5.
郑连根 《领导文萃》2011,(7):117-121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就中国而言.每个封建王朝几乎都要经历从开国到治理,再到衰败.然后被推翻的过程。这种相似,体现的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规律”吧。在此之外.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之间也充满了有趣的相似性,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皇帝翻脸”现象。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04,(1):86-87
说到“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时,胡耀邦曾不止一次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语录的科学性和辩证内涵给我们以启迪。企业的再发展,员工的管理文化是基础;企业再发展,管理文化要先行,管理文化的内容也要不断地丰富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如果把企业比作地球,把人力资源管理比作支点,那么,谁是撬动企业的杠杆呢?那就是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客观地讲,凡是走上校长岗位的,其内心深处无不憧憬成为一名好校长,一个人一生中能参与一所学校一份事业的创办,是一生中难得的事情,自己近10年来的办学经历感触颇深。曾经有人向刘伯承讨教兵法,刘伯承元帅说:“没有别的秘密,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一切看情况,怎么赢就怎么打”。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就是按这一军事哲理去实践、去实战的。正所渭“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这一瓢一定要是自己最需要的那一瓢,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作出判断,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比较利弊,汲取精华,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1983年东京大学的小宫隆教授提出的“中国经济中不存在企业”的命题时。曾经指出。企业(enterprise)这个词和工厂不同。有着创新的含义。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mhip)就是由此派生而来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正呼唤新一代企业家群的诞生。人们常说。商业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甚至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但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既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存在的余地。改革以来存在的双重体制。也使企业家的行为扭曲。因而现在我们有一批相当政治化的“企业家”,挥金如土的“企业家”,真正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经理人员,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却都是凤毛麟角。近来,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新兴公司正在高薪延聘企业经营人才,传统企业也开始注意这类人才的引进。这表明,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企业经营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的许多经理人员,正怀着实现自己才能的炽烈愿望,努力提升自己的企业家素养。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J·Toynbee)曾经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当我们怀着伟大的抱负、恢宏的志气迎接新世纪来临之际,回顾百年所经历的惊涛骇浪,会给我们以深沉的启迪。《20世纪中国法治回眸》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回顾了百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并试图归纳和总结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从而使我们在建设ZI世纪中国法制的伟大事业中,更具有主动性和科学的预见性。20世纪中国法制的发展演变是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进程,虽然这个进程迂回曲折、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从某种角度说,爱就是包容、理解、鼓励。“包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崇高精神。泰山不辞沃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理解”是春天的暖风,冬日的阳光。人与人之间,因为有理解,才会有心灵的沟通,理解万岁!“鼓励”如和煦春风,能使人迷途知返。一位教育家说过:“给我一声鼓励,我能改变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建党前夕.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人们要实行“主义的结合”。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有所指望,回答向何处去;知所趋赴,回答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之前,许多仁人志士寻觅和立起过多种旗子,都没有能够指引人们找到救中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4.
日本从二战废墟中崛起,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时,号称“科学管理王国”的美国人惊诧了。哈佛大学教授佛格尔以“日本第一”做为“美国人的教训”。美国管理大师杜鲁克前往日本探讨,发觉日本管理的特色在于重视管理哲学。当然,日本人并没有排斥美国管理,一半是执著地把握科学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但从未变成西化;一半是充分吸收中国的儒家思想的精华,强调人本管理,形成管理哲学,而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新加坡治国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路漫长,但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能不能走好这关键的几步,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透视近些年来一些腐败分子堕落的轨迹,不难发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原本在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有的还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仅仅是因为“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寻找“青天”、企盼“青天”、颂扬“青天”的努力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圣人出、黄河清”的呼唤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窦娥冤》、《十五贯》等戏剧久演不衰,包公、海瑞、况钟、郑板桥、刘墉等大大小小“青天”的故事,被老百姓传颂至今,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9,(8):110-11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有许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这句名言曾经令不少人感慨万千。危机时代,女性高管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企业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未雨绸缪地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这是确保企业基业常青的半年大计。柳传志曾经说过:“以我办联想的体会,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除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的判断力外,培养人才,选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了。(《领导者要注重培养接班人》,柳传志)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09,(5):123-123
后经济危机时代,如何管理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如何打造协同梦工厂产业链?2009年,面对世界危机,跨国企业选择与中国伙伴协同创新。他们吼出了“China first!”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博士更是提出:“中国创新模式20%的与众不同,将是世界未来发展的主流,我们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寻找这部分在发达国家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20.
名人的偶像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个自己的偶像,那我们的偶像呢,他们也有自己的偶像。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也有自己的偶像,他曾经说过:“我心中的赚钱偶像只有一个,他就是洛克菲勒!”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名人的偶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