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在全球蔓延的SARS灾害为例,研究了这场来势凶猛的突发危机事件对中国及北京城市安全所产生的威胁.特别从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综合管理等方面,分析了SARS给城市安全留下的教训及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规划面临的九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2003年春夏的"非典"已给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上了一次生动的城市危机课,但大中城市频发的事故与灾害仍难以应对。要有效推进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九大问题的研究,在确立城市公共安全的特殊地位、非传统灾害预防、综合减灾建设、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走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种种误区,建构起中国城市减灾管理的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城市功能布局设置不够合理、城市人口激增且流动频繁、城市建设片面追逐经济利益、未能建立城市灾害防范机制等因素使城市面临着潜在的环境灾害风险,造成城市的易致灾性。近些年城市灾害越来越频繁,城市防灾减灾要求越来越迫切。要减少城市灾害给城市管理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建立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制度以预防和减轻城市的易致灾性,并有利于促进城市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可通过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建立政府专门队伍、协调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完善安全报告与信息公开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五个方面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矿山数量大、分布广。无论是生产阶段还是闭矿后 ,矿山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的发生 ,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治理是制约矿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归纳了矿山灾害类型 ,分析诱发因素及造成的损失情况 ,对矿山灾害影响矿区城市经济的特征进行探讨 ,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社区灾害风险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各类灾害承受的主体,社区的紧急应急和减灾防灾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社区灾害风险的防治是社会管理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计算机数学应用到应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抵御灾害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减缓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对社区灾害风险的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做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作为历史时期各级行政治所、地域经济中心所在,是地方志记述的重要对象,其中不乏"城市灾害"史料。具体到太原市,方志所记城市灾害主要特征如下:一是公元前以"人为灾害"为主,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8世纪开始出现"自然—人为复合灾害",并在16世纪进入多发期;三是17—19世纪,具有近代色彩的人口灾害开始出现。上述灾害的发生与太原城市的发展、生态变迁等具有因果关联性,探究历史时期太原城市灾害的特征,对今天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发生了重大的工业灾害,由于这些工业灾害都发生在紧邻城市的地点或者就在城区内,因此被称为城市工业灾害。这些城市工业灾害与一般的远离城市的工业事故相比,造成了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引起城  相似文献   

8.
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因此 ,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 ,对防御和减轻城市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等变化环境背景下,中国城市内涝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公共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环境变化的视角,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维度入手,分析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带来的各种挑战;并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两大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应对变化环境给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为解决中国城市内涝灾害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内涝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灾害日趋严重。利用水文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分析南京市内涝灾害的成因。导致南京内涝灾害频繁的原因主要有:地形复杂,自然排水不畅;城市化导致南京市的年降雨量、汛期雨量、大雨和暴雨的发生频率增加;城市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加,汇流时间缩短;城市规划上的不足降低了城市对内涝灾害的承灾能力,城市化加重了城市涝灾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