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信仰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含了法律信仰的主观心理状态和主体行为的客观化过程两个方面。由此,法律信仰形成的机制涉及内生性机制与外生性机制。法律内生性机制是法律信仰形成的根本前提。构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生性机制后,就应当创立相应的外生性机制,使二者相辅相成促使法律信仰形成。但是,在法律信仰形成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政府的法制宣传及守法观念、法的运行中公众的积极参与及守法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普法教育的实践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法律信仰能够引领人们选择法律途径,预防、转化或解决社会冲突,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社会冲突既能促进法律信仰的形成,也可能对法律秩序和社会和谐的破坏会动摇法律信仰的社会基础,导致法律信仰的生成障碍甚至法律信仰的解体或崩溃.不过,社会冲突完全可能成为法律信仰形成的“入口”,甚至是民众法律信仰重建的良好契机.在社会冲突情境中,法律信仰的重建必须以民众的权利意识为基础,并以良性运行的法律体系、公正高效的行政、司法过程为前提.社会冲突情境中法律信仰的重建必须在对法律的基本价值、程序价值信仰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导民众对法律制度及其运行的合理反思.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信仰、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之间的关系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文章得到一个基本结论:信仰包括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尽管个人信仰具有自身独特的个人的信仰体验,但是,从根本上看,个人信仰是在一定社会信仰基础上的个人信仰。信仰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4.
歌德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信仰问题亦如此。中国当代信仰危机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法,不得不去观照当前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终极关怀”的影响,警觉缺失人文精神的科学主义对人类生存造成的灾难。一、信仰的界定给信仰下一个准确的、被所有人接受的定义困难很大,但如果不以一个普解性强、覆盖面广的概念为框架和背景,透视信仰现象、解读信仰危机、分析信仰建设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站在信仰建设的角度,信仰是客…  相似文献   

5.
妈祖信仰在辽南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海上漕运、海上贸易、闯关东移民。妈祖信仰因明朝平定边疆、海上漕运的需求在辽南的港口、码头传播,成为水师的精神支持;因辽南沿海开放与商人海上贸易活动在沿海市镇得以繁盛,成为海商人凝聚的力量;因辽南的全面开放与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得以在地化,成为沿海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仰是特定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信仰.从特征上看,社会信仰具有公共性,能积极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一种社会合力的结果;主要以一种不断发展的、多元并存的“累积的传统”表现出来;具有文化传承性、民间自发性、广泛性等诸多基本特征.从本质上看,社会信仰就是社会共同体对世界的真理性追求、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表现为全体受政治经济、中西文化、大众传媒、各类教育等社会机制制约、影响、导向和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心理机制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念,进而提升为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信仰: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生存并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把社会信仰纳入社会资本建设体系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聚和社会信仰功效的发挥。社会信仰作为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 ,有助于整合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有助于达成共识、减少纷争、扩大交流、增进互信 ,形成合理融洽的社会资本结构体系和良性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试论态度形成及改变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态度的确立是一个多变量的构架,决非单一途径。在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中,有四类相互渗透的机制在起作用,其中,原发型机制(需要、期望)是基本诱因,也是任何情况条件下态度确立的必要途径;条件型机制(定势、权衡)则是态度形成及改变所必须的中介因素,影响社会态度的最终确立;习得型机制(从众、模仿)指单纯受社会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之相符的态度;人际型机制(平衡、互动、归因)则特指人际态度与他类态度确立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戴海容 《学术探索》2013,(10):108-1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演化的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个体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互动交流,从而提高个体参与感与群体感,使得网络个体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网络个体冲突参与者在网络社会的聚合.本文从社会冲突理论出发,参考欧文·戈夫曼的仪式互动理论和兰德尔·科林斯的社会冲突模型,在仪式互动理论和社会冲突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社会冲突视野下网络群体行为的形成路径,对网络环境下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演化过程做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霞 《天府新论》2005,(5):103-106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中国民间传统的女神崇拜之所以具有社会凝聚功能,首先在于崇拜对象本身的博爱形象的魅力。在形象上,女神都姿容温婉、慈眉善目、神态安祥,富有女性柔美的气质,令信众产生亲切感。这对于广大下层民众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在于实际生活中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女性崇拜与中国女性在现实中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密切对应,正是其获得认同、维系人心的坚实基础。最后是制度的规制和引导。传统国家努力使民间的女神信仰体制化,希望它们发挥社会凝聚功能,但传统国家对民间信仰的规制,却完全以男性社会的伦理道德为准,忽视了女性信仰主体在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综述既有研究成果,也是进一步探讨的基础。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信仰内涵的界定、社会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信仰危机的原因以及大学生社会信仰的建构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在特殊的空间和时间内对民众的生产生活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并产生一定的内聚力和认同感。在青海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的社会控制功能,不仅表现在精神道德规范层面,还决定着不成文的程式化规则,影响着乡村社会舆论和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群体性冲突事件发生的集中性、组织化的特点,已成为新的关注点.大量研究表明,利益补偿机制与表达机制的制度性缺陷以及相对剥夺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焦虑逐渐构成群体性冲突的外部和内部形成机制.科塞认为,安全阀机制可以使社会不满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团结.针对快速转型期日益复杂的群体性社会冲突,我们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现阶段群体性冲突调节的“社会安全阀”机制,即为防止意外社会事件发生而建立的某种可以确保社会安全的装置或有意实施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信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共识的基础、社会和谐的基因。当前的中国社会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面临着复杂的信仰危机,表现为工具理性泛滥,社会资本弱化;转型社会的价值冲突凸显,价值整合难度上升;市场意识主导社会关系,漠视终极价值关怀。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体现了科学认知与科学信仰的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理想的统一、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的统一,具有服务于社会、增进时代共识、推动社会发展、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洛文化是两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汉代社会文化的缩影。汉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 展时期,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丰富和拓展了河洛文化的内涵,河洛地区形成了以重孝、追求现世安乐和长 寿、升仙为主的社会信仰。其中孝道对后世影响巨大,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有关的种种社会冲突现象而发展起来的,在其形成过程中既有理论层面的发展背景,又有着社会现实层面上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科塞、达伦道夫的社会冲突理论观点,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信仰形态,具有自发性、松散性、多元性、功利性和包容性。社会转型期为民间信仰提供了生存和复兴的空间,民间信仰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祛魅化、时尚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民间信仰在个体层面具有精神寄托、心理调节和诉愿表达的功用,在社会层面上具有道德教化、社会整合、行为规范、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助推和民族凝聚的功用。同时,也要对民间信仰中的糟粕保持清醒认识,予以扬弃。  相似文献   

19.
亚企业家是中产阶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私人品的主要提供者。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亚企业家群体的壮大。在企业家制度安排下,亚企业家生成机制引致亚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并促进中产阶层的形成和壮大,由此推动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性·信仰·道德与社会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东岳论丛》2004,25(5):201-202
人性、信仰、道德各自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三者之间同时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中国社会基本结构变迁的特定历史时期 ,人性、信仰、道德 ,构成社会整合的新机制 ,协同法律形态的社会整合机制发挥重大的社会控制力 ,提高社会的一体化水平 ,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