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检察院接到一封举报信说:“厂长扬言叫我一辈子下岗……”1997年6月的一天,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控申举报接待室接到一封署名A的来信。信中说,去年他以一个有责任心的该厂职工名义,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该厂厂长格某的经济问题,最近仍在厂长位置上的税某扬言要他“一辈子下岗”,这些带明显报复性质的威胁,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位的厂长要让手下的职工“一辈子下岗”,这是易如反掌的事。问题是厂长都某究竟有无经济犯罪问题?职工A反映的情况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无中生有?凭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职业敏感,控申科的检察…  相似文献   

2.
凡间天使     
爱不是我们对某个人的态度,而是我们对整个世界的态度。7年前,路安国是市新华焦化厂的一名工人,由于厂子不景气,他的一个姓杨的朋友被分流下岗了。下岗之后,朋友自谋生路,临街开了一个小吃店。为了帮朋友开这个小吃店,路安国拿出了一万块钱,借给了朋友。  相似文献   

3.
银幕上,余少群、黎明先后"粉墨登场",演绎了梅兰芳的才艺和风骨,尤其是在世事变迁,众人纷扰中他独守的那份孤独.  相似文献   

4.
安置下岗职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方面配套联动。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健全下岗职工管理机制。什么样的该下岗,什么样的不该下岗应有个标准。下岗后不是一走了之,放任自流,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劳动部门要分别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2014,(8):7-7
如果拿“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去问朱柏庐,他会答:“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过程中,必须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跨越的“卡夫丁峡谷”。过好这一关,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减员必须增效,也即除了由于富余人员下岗所减少的人工成本之外,还要形成一种增效机制;二是必须使下岗或减员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7.
某日,一纸国家专利局的专函悄然递达福州鼓楼区文北路的一栋平房里。屋内的男主人公用发抖的双手拆开信封,当看到“超级保险柜”所获得的国家专利证书时,激动得落泪了。他就是福州市的一位普通下岗钳工姚自立。  相似文献   

8.
下岗,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现象据权威统计数字显示:至1997年底,我国下岗职工人数已逾千万,除了再就业和不想就业者,尚有480万人等待再就业。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有的人错误地认为,下岗是改革开放造成的。事实上,过去我们并非没有失业?不过是隐性的,表现为人浮于事,低效和物品的短缺。从下岗待业到再就业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运作过程,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今后,随着改革的到位,经济的更加发展,这种情况仍然会长期存在。就目前来看,造成职工下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体制改革性的下岗: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低工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位残疾朋友,叫胡胜。他是一位造纸厂下岗工人,老婆在外面打零工,家里还有一位读初中的儿子。胡胜靠下岗基本生活费与低保金近500元为生。这样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我认识他,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那天朋友邀我出来打扑克,打输了请吃夜宵。他是那种一看就觉得异样的人,我朋友悄悄对我说,他靠赌博为生,职业赌徒,打十回最少赢八九次,外号“飞天拐子”,在他家附近小有名气,他不论玩扑克、麻将,还是其他‘赌’玩意儿,样样精通。他本来家庭较困难,怎么能靠赌博为职业呢?俗话说得好,十赌九输。报刊杂志不是经常刊登很多赌‘圣’到澳门、缅甸等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下岗"成为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日益增多的下岗人员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又形成改革中新的矛盾,自94年开始试行并在95年初推广到全国范围的"再就业工程"便是国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推出的一项长期政策.尽管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个体行为与政策之间的互动,出现了"双体制人"等"有意图的社会控制的意外后果",但随着政策在互动中的逐步推进,"再就业"也经历了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因此,不管下岗工人对下岗抱何种态度,他们在下岗后必须面对自己要走向劳动力市场这个事实,除非他们不想再就业."主动下岗"现象的出现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它与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政策的不断调整相伴随,体现了社会成员对"再就业"的新的预期与对策,也表明这些社会成员已经具备了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中与他人竞争并取得成功的能力和素质.由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不可逆转,因此探索下岗人员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以帮助他们再就业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显然,"主动下岗"人员及其在再就业过程中取得的成功表明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因此,考察"主动下岗"人员如何作出这一决定及其在再就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以及他们应对再就业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措施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具有很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