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庆炳教授内容形式关系论的重要论文《论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存在着严重不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他对内容、形式、题材概念的界定,二是他认为文学作品内容、形式概念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三是形式与题材的关系,四是以"对立原理"作为理论依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根本上是整一的,形式征服题材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各类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但形式与内容和谐与否,是否充满关感,则是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外历代文学理论家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及其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许多的解释和说明。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当依据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的规律,既重视内容的开拓,也重视形式的探求,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勰論創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理论批评的一系列重要問題,进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作出了相当精湛深刻的论述。本文仅就刘勰的創作理论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一刘勰论述文学問題的基本观点是,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必須要有真感情,说实话;写实事,讲真理;益教化,有实用。同时又須有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这样的文学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关于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思想从以下诸方面诠释:首先,从总体认识并把握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相互规定性和统一性;其次,着重阐发艺术形式在文学作品中的建构性的主导作用,从而凸显形式的独特意义和地位;第三,他对俄国形式主义内容与形式观的批判,从反面印证了其思想的合理正确性;最后明确并强调,巴赫金对这一艺术关系作出的科学认识是方法论性质的,是对文学作品论的独到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将"雅"与"俗"作为一对范畴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刘勰崇尚雅正,标举雅丽,认为文艺创作要内容纯正,符合"雅"的规范,形式方面要语言精炼、辞采华美;刘勰从作品的内涵及风格出发,认为风、雅相通,俗可以转化为雅;他还认为"雅丽"作为诗文创作的审美追求,作家创作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刘勰论文以人为中心,认为有人之雅才有文之雅。从总体上看,《文心雕龙》尚雅轻俗,刘勰是将具体作家作品、文艺现象等放到文学艺术史发展进程中来看待"雅"与"俗"之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文体浅论     
(一) 凡联句成篇表达一定内容的一串有组织文字,统称为文章。从寥寥三两语的电报到洋洋数万言的小说,都在其内,既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体裁,属文章形式范畴,是文章的同其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具体样式,每一体裁都有其表达方式、形式及内容方面的某些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经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论篇中表现出的取经典为模范的思想,即刘勰有意识的"宗经"为其文学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傍;二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观与经学有显而易见的牵连;三是刘勰的文学作品论向经学的复归;四是创作论中的物感说与通变观对经学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经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论篇中表现出的取经典为模范的思想,即刘勰有意识的"宗经"为其文学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傍;二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观与经学有显而易见的牵连;三是刘勰的文学作品论向经学的复归;四是创作论中的物感说与通变观对经学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在所有文学作品的评论中,对楚辞着墨最多。刘勰在其中充分阐释了他的观点和看法,但除了《辨骚》篇,零散的分布在全书中。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以艺术形象的形式(即生活本身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但又不是简单地摹拟生活,照搬生活。从生活到文学作品,需要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想象是起重要作用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是从生活通往文学作品的桥梁。在刘勰以前,对创作想象谈及的很少。  相似文献   

11.
<正> 电影、电视是以视觉为主的艺术,它们的情节组织与安排与其它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具有共同的规律.情节的组织与安排本属于结构范畴,即属于形式问题,但本文想从文学作品的内容方面,谈谈在影、视剧作中如何处理好有关情节组织的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般文学理论和美学教科书都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然而我们却找不到任何根据来证明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形式只有统一,没有矛盾,文学作品的形式相对于内容没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美学史上,刘勰最早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审美形式与艺术传达问题。“形式”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不存在的,而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采”,却是非常接近于“形式”这个范畴的涵义。刘勰在《原道》篇对“文”作了本体论的界定。他对于圣贤经典的规慕,也更多地侧重于以美好的文辞来表现情感。在《情采》篇中,把“立文之道”分为“形文”、“声文”、“情文”三种形态,从视觉美感、听觉美感等方面深化了审美形式理论。刘勰还非常重视艺术传达的作用,在《神思》等篇中予以系统的阐述,而在《物色》等篇中则揭示了有关艺术传达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文章的“可视性”是指文章所写内容如锦绣、绘画、器物雕饰一般具有视觉呈现的功能和效果.刘勰关于文章“可视性”的论述与他感观形式审美批评的理论风格密切相关,亦受当时的“形似”文风影响;从根本上讲,扬雄的心声心画论及中华美学“目观为美”的观念是刘勰文章“可视性”思想的美学渊源.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中征引《诗经》有80余处,但文学界研究《文心雕龙》与《诗经》关系的文章很少。本文针对这个以往文论界较少关注的问题,将《文心雕龙》中征引《诗经》的部分摘出,以再现刘勰对《诗经》的高度赞颂和深入研究,并揭示刘勰大量征引《诗经》内容对纠正南朝不良文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勰提倡“宗经” ,并不是推崇和宣扬儒家思想 ,而是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文章写作的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写出既有充实内容又有生动表达技巧的有补于世的好文章 ,以抵制当时愈演愈烈的浮华文风。儒家五经在文章写作上表现方法齐全 ,艺术技巧多样 ,文体类别兼备 ,源远流长 ,这是刘勰把它奉为文章写作典范的理由和根据。“六义说”是刘勰主张宗经而在文章写作方面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是刘勰对文章写作理论的贡献。它对于现代各种体裁的文章写作 ,仍不失理论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任何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选择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回族文学作品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文学作品赏析能力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对文学作品意境的领悟能力;二、对文学作品形象的把握能力;三、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挖掘能力;四、对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及其关系的认识能力;五、对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产的区别能力;六、对于文学作品风格和流派的辨识能力。因此,要把这六个方面当作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六点建议:一、紧扣教材本身,注重具体分析;二、启发想象和联想;三、运用比较和联系;四、进行双向交流,允许不同意见;五、提出说写要求,促进消化巩固;六、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和音像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主张作品、语言、形式即文学本体之所在的文学形式本体论,进入新时期理论批评视野后,一度成为文艺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它经历了作品本体论(视文学作品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本体)、作品形式本体论(将文学本体归结为作品的某种形式因素)和形式本体论(以抽象的形式为文学本体)的发展轨迹.文学形式本体论在提供文学基本特征研究的新视角、丰富文学理论的概念与术语、重视文学作品本身尤其是作品的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合理性,有助于理论批评界克服过去在内容与形式关系认识上的机械化、简单化倾向,树立正确的形式一内容观.但它也存在着诸如割裂文学"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有机关联,片面强凋形式甚或纯形式价值等方面的理论缺憾.  相似文献   

20.
库切作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文学作品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在叙事技巧上大都有别于传统文学。其小说《耻》重视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动,运用了象征性描写,文体新颖但主题晦涩,表现了与以往写实主义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即运用象征主义与意识流创作手法(形式)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等方面(内容),使形式和内容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结合,因而受到了世界文坛的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