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什么硅谷的人口不到全美的1%,而GDP却占美国总GDP的5%?为什么在欧洲各国经济陷入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唯有"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对质量的坚守,优秀的品牌来源于创新的积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怎样做的?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如何赶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和战略转型的吧。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硅谷每天都能诞生大量的科技富翁?为什么硅谷的人口不到全美的1%,而GDP却占美国总GDP的5%?为什么在欧洲各国经济陷入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唯有"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对质量的坚守,优秀的品牌来源于创新的积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怎样做的?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如何赶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进行创  相似文献   

3.
正为什么硅谷每天都能诞生大量的科技富翁?为什么硅谷的人口不到全美的1%,而GDP却占美国总GDP的5%?为什么在欧洲各国经济陷入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唯有"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对质量的坚守,优秀的品牌来源于创新的积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怎样做的?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如何赶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和战略转型的吧。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硅谷每天都能诞生大量的科技富翁?为什么硅谷的人口不到全美的1%,而GDP却占美国总GDP的5%?为什么在欧洲各国经济陷入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唯有"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对质量的坚守,优秀的品牌来源于创新的积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怎样做的?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如何赶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和战略转型的吧。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硅谷每天都能诞生大量的科技富翁?为什么硅谷的人口不到全美的1%,而GDP却占美国总GDP的5%?为什么在欧洲各国经济陷入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唯有"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对质量的坚守,优秀的品牌来源于创新的积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怎样做的?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如何赶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和战略转型的吧。  相似文献   

6.
何亚非 《领导文萃》2014,(24):116-119
正世行预测,中国的GDP将在2014年底超过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有人甚至把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与一战前相比较关于"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西方媒体和专家学者早就众说纷纭。世行预测为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为2019年。英国经济与商务研究中心(CEBR)去年年底称,中国的GDP将在2028年达33570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322700亿美元。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则推断,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就已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硅谷每天都能诞生大量的科技富翁?为什么硅谷的人口不到全美的1%,而GDP却占美国总GDP的5%?为什么在欧洲各国经济陷入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唯有"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对质量的坚守,优秀的品牌来源于创新的积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怎样做的?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如何赶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和战略转型的吧。无论置身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是走进旧金山湾区,人们都会被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所感染。创新精  相似文献   

8.
资讯     
《领导文萃》2011,(2):136-141
经济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就算按市场价格计算,中国的GDP在近十年内似乎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宜将GDP追赶美国作为首要目标,而是要逐步减少对GDP的崇拜,甚至容忍GDP增长的适度放缓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落下最浓墨重彩之一笔的非中国莫属。正是在这辉煌的十年里,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经济     
《领导文萃》2011,(2):136-137
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1.
那些数     
正24%:中国今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美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18):17-17
——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关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3.
税率占GDP太高中国与美国、欧盟国家比状况是什么样的?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2011年的财政赤字都是在10%到11%,欧元区财政赤字到15%,中国的财政赤字不到2%。这是第一个反差。第二个是在国债的水平上,国债余额差别很大,这个我不用多说了,中国比较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债余额特别高。第三个方面是看税负的负担差别,欧盟税率为平均GDP的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狂潮——从放卫星到大炼钢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建立后,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1957年,赫鲁晓夫代表苏共提出“在15年内赶上而且超过美国”的口号,中国受前苏联的影响,也相继提出了“在15年内,要与苏联赶超美国同步,全面赶上或超过英国”的口号。继而,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后就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经济加速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问题     
中国面对严重财政危机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童振源指出,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1979年为28.4%,而到1999年只占14%。这样的比例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6.
谢国忠 《领导文萃》2010,(18):129-130
<正>2009年,日本名义GDP下滑了6%,已低于1992年的水平——当时日本土地价格刚开始跳水,实际GDP也比上年下滑了5%。相比之下,同期美国名义GDP下滑了1.3%,实际GDP则下降了2.4%。但是,较之于美国人的抱怨连连,日本人反倒安之若素。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1,(12):135-1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预测显示,中国经济预计将在2016年超美国。这是IMF首次发布“美国时代”终结的预期时间。IMF在分析中将汇率变动考虑在内,并运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实际比较。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6年中国GDP将由今年的11.2万亿美元升至1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我国经济2006年增长10.7%,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209407亿元人民币.这就预示着:我国GDP增长再创新高,这就意味等于继2005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之后,2006年我国超越了英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四大经济体.这无疑于是今年春天,我国13亿中国人的国之大喜.然而,在大喜之年,我国GDP增长的创历史新高,与位列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美国、日本、德国2006年GDP相比,又增加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19.
阎学通 《领导文萃》2014,(14):121-124
正未来10年,中国政府将会向民间开放更多的领域,将这些领域回归给社会。未来10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将升高20%,即从目前的1∶6.3升至1∶5.0左右。未来10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年均增长幅度将达到15%以上,2023年的文化产品出口将超过1000亿美元。2023年,美国的GDP(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9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按目前汇率计算将为17万亿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  相似文献   

20.
贾也 《领导文萃》2007,(12):37-42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以《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为封面故事.指出21世纪即将成为“中国世纪”,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其地位作用逐渐被中国所分解。这与近年来一些有影响力的西方媒体普遍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5年前后超过日本,在2050年左右赶上美国是一脉相承的。就在《时代》做这期中国主题之前不久,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的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维克托·托马斯的文章《中国可能将同美国一样成为超级大国》,也预言2020年世界将有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时代》等媒体对中国的捧场,并不能认为是有意夸大其词,可是,这类中国人爱听的话.又似乎不能当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