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立信培训精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瞭望》2003,(9):44-44
据一项调查表明:一般跨国公司的培训费用是其营业收入的2%~5%。而爱立信的培训投资在这些跨国公司中位居前列。在爱立信接受培训的员工不是以“新老”来划分,而是以岗位职务来划分为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又分为两类;技术人员和职能部门的职员。技术人员一般为售前、售后工程师以及研发工程师;职能部门职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5,(9):74-74
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有着无穷发展潜力的个体,卓越的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并没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当一个企业的员工通过培训,大多数能成为相同领域或岗位的优秀人士之时,这个企业就能在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了。然而,现实中培训走入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3.
鉴于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企业对培训的投入越来越大。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收入的1%~3%,最高可达7%,平均为1.5%;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早在1993年,通用电气和摩托罗拉就分别达到4.0%和4.6%。IBH每年用于培训职工的费用人均3000-5000美元。  相似文献   

4.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这个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员工的培训又可以分为对员工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则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一起成长,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使员工按照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要求进行自我的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及其以后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将是高层领导建立能够产生智力资本的社会结构的能力。就智力资本而言,我指的是专有技术、专门技术、脑力资源、创新构思。”有能力的企业领导者也会创造一种氛围使其利益相关者(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战略领导的关键在于长期维持突出业绩的能力。为此,许多企业从人力资源部门分解出培训教育部,来对员工进行系统地教育培训。有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配备了豪华的教学设备,为员工的学习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但是调查发现,能够真正通过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不到35.4%,培训效率的低下,培训效果的拙劣已经极大地伤害了部分企业的培训热情。  相似文献   

6.
佚名 《人才瞭望》2006,(3):74-74
摩托罗拉鼓励员工在技术和能力上有所发展,摩托罗拉公司通过摩托罗拉大学和本地的高校及海外院校向员工提供各类培训。摩托罗拉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培训、部门培训、海外培训以及本地强化管理培训等。摩托罗拉的培训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特点。所有的培训都是针对员工的弱项进行的,优秀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  相似文献   

7.
雨林 《人才瞭望》2003,(10):30-31
目前,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做《压力管理》等心理培训,TCL、实达等公司都常年邀请培训公司开展心理培训,在世界500强中至少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员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培训,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心理培训属于  相似文献   

8.
李刚  梁红 《人才瞭望》2005,(10):26-27
酒店业和餐饮业都是员工流动率相当高的行业,据北京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在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中,员工年平均流动率在2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60%。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的获取人力资源,就成为令每一个酒店及餐饮企业头痛不已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做好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呢?  相似文献   

9.
周东梅 《人才瞭望》2004,(10):83-84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企业要使自己的员工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使企业自身能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十分重视对本企业员工的培训,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进力量、新鲜血液,医院也不例外。医院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能够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也能增进新老员工相互团结,使其齐心协力地做好医院服务工作。基于此,就医院新员工培训对医院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提高医院的团队建设水平,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开云 《人才瞭望》2003,(10):35-35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培训都能提高员工的素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作者李开云就“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一问题,对三位嘉宾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员工培训成效评估及其培训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 《人才瞭望》2007,(8):68-68
员工培训成效之评估,就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检视员工培训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成效。在员工培训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成效评估是有其必要的,唯有认真地进行员工培训成效评估,才能了解教育培训的绩效,充分了解培训中的缺点,作为日后改进的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企业培训:教育第二落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行为风格和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企业中每一位员工的言谈话语、举止神态就有着该公司的“烙印”,而完成“烙印”的最根本途径是培训。培训不但能让员工及时了解产品生产营销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企业能以此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5,(3):70-70
西门子公司拥有一系列的人才培训计划,从新员工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到员工再培训,基本上涵盖了业务技能、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使得公司新员工在正式工作前就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保证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而且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更新。培训使西门子公司长年保持着员工的高素质,这是其强大竞争力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有调查显示,世界100家大公司有70%认为,影响企业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是缺少经过良好培训的员工。中国的培训市场更是如此,企业培训需求十分旺盛。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企业需求,培训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往往是企业花了巨额培训经费却收效甚微,主要表现为培训师难以一对一地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隔靴搔痒”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6.
胡楠 《人才瞭望》2004,(10):89-90
成功和有效的员工培训和培养计划,不仅提高了企业员工素质,而且满足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增加了企业凝聚力。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员工,企业都负有进行培训和培养的任务。培训和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新员工的岗前培训,重点应当是企业员工的岗位再培训。这些不仅能提高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和知识,也是对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7.
缪郡 《人才瞭望》2004,(4):35-36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良好的入职培训,可以让新员工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熟悉基本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师资力量建设无疑是保证入职培训成效的关键。目前部分企业的入职培训,由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包干,培训讲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兼顾每门功课,新员工也觉得索然无味,缺少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朝气蓬勃的企业来说,培训是永恒的话题,建龙钢铁公司(以下称建龙集团)是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技术和管理基础都相对薄弱,培训工作必须作为重头戏来唱。因此,建龙集团决定每年拿出相当于员工薪酬总额7%的资金用于培训,目的是快速提升企业员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是否完善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企业缺乏对员工培训的重视与投入,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就会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对经济、就业、市场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完善对企业的人才培训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开展合理的员工培训,能使企业中现有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笔者以构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为内容,通过分析需求,建立目标,详细探讨了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郑星 《人才瞭望》2004,(10):93-94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员工培训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但是由于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刚刚兴起,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对员工培训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投入不足;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多样化,员工培训工作与企业总体目标脱节,培训效果评估、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培训的短视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