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区域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利用福建省1979-2011年经济增长和宏观税负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GDP和税收收入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税收增速呈下滑趋向,研究税收新增长点成为学术界的新议题。以福建省为例,基于LMDI指数分解方法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产业税负、行业税收结构对福建省税收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05—2015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产业税负、行业税收结构对福建省税收增长均具有正效应,其中经济增长的税收产出效应最大,行业税收结构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最小。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税源、构建税收分类分级管理以及完善税收管理系统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险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了中国保险市场区域不均衡性的现状,探讨了经济增长对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运 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保险市场区域不均衡性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之间的联系 ,对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地区未来的保险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福建省1984—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福建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短期内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而进口贸易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同时进口贸易在短期内也会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因此,福建省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商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趋于理性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此,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认为,必须加强税收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作用机制的探讨,建立地区税收负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框架,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审视税制改革,完善现行税制,制定合理的科收政策.  相似文献   

6.
健全的财税体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厘清税收负担、财政自给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效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选取长三角41个城市2008—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极值熵值法测算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税收负担和财政自给率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看,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呈阶段性波动趋势,且区域异质性明显,上海居于首位,浙江和江苏次之,安徽相对靠后。从子系统看,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指数中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协调。从实证结果看,税收负担和财政自给率都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税收负担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项亦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控制变量中,政府支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确定,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具有负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相关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由于证券市场不完善、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福建省证券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无因果关系;金融自由化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甚微。为此,提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市场开放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与税收增长屡创新高,是否存在着宏观税负过高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是否协调?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经济及税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河南经济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税收与经济增长中仍存在宏观税负偏低、税制与经济税源不合理等不协调因素.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河南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合肥市近12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以财政收入与税收负担的关系为基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1998-2009年合肥市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合肥市经济增长率与财政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市今后税收工作的方向:调整税收结构与税费关系,提高经济总量,推进非税收入改革,以及加强税收管理信息化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Barro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01--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定量研究了服务业税收负担、税收结构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存在明显的增税趋势;第二,服务业税收负担对服务业增长有负作用,但这种负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对服务业发达地区,这种负作用显著,但对欠发达地区,这种负作用并不显著;第三,提高服务业直接税的比例有助于促进服务业产出增长。因此,我国在落实服务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时,应推行地区差别化的嵇收政箫.并对税婀结构讲行话当调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部分工业行业商品税超额负担测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税收超额负担产生于税收对经济造成的扭曲,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损失。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西方对税收超额负担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提出了以最优税收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税收效率的理论和建议,为优化税制、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减轻社会为税收所负担的成本提供了理论指导。目前,我国部分工业行业的税收超额负担,因此,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时,应对税收超额负担予以充分重视;正确处理税收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使税收调节有利于市场功能的强化;降低基础性产业的税负水平;进一步改革完善增值税税制。  相似文献   

12.
收集百度POI数据库中酒店数量,采用基尼系数对中国酒店均衡性作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酒店数量的基尼系数为0.6558,区域均衡性极差;酒店区域均衡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高档、低档、中档酒店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252、0.6583、0.5976,结构均衡性极差;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区域GDP、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与酒店数量的相关性分别为0.887、0.864、0.84、0.831和0.806,人口数量、GDP和旅游经济决定了中国酒店业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的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1994年到2000年中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表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中国加入WTO后,税负的主要变化是:由于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关税水平会有所下降;中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现行税制中不符合WTO原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剔除,这将会加重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税负;一些区域性优惠政策将要清理,彻底取消过多过滥的地方性优惠政策。这样,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将比以前有所上升。目前国内企业税收负担较重,为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刺激经济增长,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实行适度的减税政策,以此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减税主要是通过完善现行的增值税制和企业所得税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由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3部分构成。产值结构由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形态决定,同时也反映了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资产结构的协同关系。并通过对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分析,结合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成熟度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存在劳动力冗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选用1995—2008年的经济数据,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农产品出口金额每增加1单位,农业总产值将增长17.446个单位;但经格兰杰因果分析,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福建省农产品出口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以进一步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税收和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的发展培育了良好的税基,这样税收收入才能有稳定的来源.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9—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地区税收竞争的影响。典型化事实表明产业聚集与地区税收负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空间计量结果及其稳健性检验显示,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负担、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正向影响地区税收负担,即产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可以增加其税收负担,从而在税收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提高产业聚集水平是提高区域税收进而改善公共福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福建省1990-2010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选取4种人均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建立福建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福建省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运用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分解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福建污染物排放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有重工业化的趋势,这导致了福建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增长,然后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发展迅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已有的文献中关于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的现状,并采用计量方法对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动因,私营企业出口每增长1%,可以促进GDP增长0.65%,但福建省经济的增长不是促进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私营企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聚焦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构建含有生态环境与财政分权变量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全面考察财政分权、税收负担以及研发创新等因素的环境影响机制;构建面板模型与门槛模型,针对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财政分权与税收负担均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考虑交互效应则两者互相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削弱各自产生的污染效应,环境质量具有滞后加剧效应。(2)西部地区表现出税收改善环境趋势以及创新后发优势;中部地区表现出人力资本和人均GDP环境提升效应;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出FDI占比环境提升效应。(3)财政分权与税收负担均产生非线性环境影响,人均GDP与FDI占比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基于以上结论,在财税政策协调互补前提下,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异质性特征制定差异化环境提升策略,最终达成环境保护与财政经济的和谐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