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市场经济道德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培强 《云梦学刊》2001,22(6):24-27,30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内在联结关系在于市场经济道德内生于市场经济活动之中,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道德前提。市场经济中存在着道德调节,它对经济发展起动力、保证、协调、导向等作用。要使市场经济道德建设收到实效,必须形成对市场主体遵守道德规范的强大制约力量,狠抓官德建设,注重全面提高人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调控和监督,也需要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道德予以调节.社会主义的道德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道德调节对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维护,对经济制度内涵的充实,以及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保障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冲击了以宗法等级观念为核心的封建道德残余,培养了许多新的道德观念和思想;社会主义道德维护和支撑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从总体上说带来了道德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不会带来道德上的消极东西。需要长期不懈地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现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秀香  王立杰 《理论界》2007,(11):39-40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更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公平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的道德精神,是人类道德精神的经济实现形式。依托道德本性,市场经济得以克服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 .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已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经济外部性与道德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部经济负效应是"利己"理性驱使下的不道德行为.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并不能消除外部性.伦理道德规范属于制度中的非正式约束范畴,具有更加广泛的调节领域和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也是制约经济外部性行为初始的、一贯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在法制建设与道德教化同构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社会经济增长问题时,一般归结于物质基础、政策导向、生产本身等表象要素的影响,在探索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上,只考虑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调节两种;提及过道德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整理,没有形成道德对市场经济的系统理论,也没有提出道德规范如何对市场经济出现失控进行调整。实践证明,光靠市场和政府两种调节作用是不够的,从现有市场缺失现象看,第三种调节即道德调节对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道德合理性 ,因为其深度追求的价值向度符合人类“善”的生活目的。市场经济的“善”性规定了市场经济道德“为己利他”的本质属性。市场经济道德内含“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两个层次 ;以“基本道德”为基础 ,以“理想道德”为指导的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一次学术年会上指出,社会经济生活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外,还有第三种调节,即道德力量的调节;必须注重效率的道德基础,所有的人要自律。厉以宁教授所提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却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时代意义。现在,“第三种调节”对非交易领域内各种关系的调节是相对正常的,刻不容缓的则是“第三种调节”要渗入交易领域,对各种市场交易关系发挥指导、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本身也有其相应的道德 ,这种道德是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而产生的 ,它必然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总的来说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 ,但它内部又渗透着道德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法制本身的运行 ,还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动 ,以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道德的作用。因此 ,要重视道德因素的影响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市场伦理发展的自然逻辑与人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晨 《河北学刊》2003,23(3):84-89
市场伦理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 ,没有自由的市场社会环境 ,也就没有市场伦理。市场伦理的发展有其自然演进的逻辑 ,随着市场及市场秩序的自发形成和发展 ,市场伦理也随之发生演变。在市场中活动的人们所具有的伦理情感和道德心理 ,是市场伦理发展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全宇 《学术探索》2013,(9):136-1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人本德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诉求,即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道德价值的衡量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道德转换,道德社会化途径上向交互隐性转轨,这为人本德育的生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现代经济伦理历史性发生的简单追溯,指出现代经济伦理是因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所造成的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隔离的现象而发生的,它具有合工具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一般属性。为维持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在现实经济中应规范经济行为个体在经济行为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恢复作为类整体的人在文明体系中应有的道德理性,在不同层面加强现代经济伦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道德评价标准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 ,其内容也在相应地不断调整。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必须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指导道德评价标准的构建工作 ,并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引入道德领域 ,形成以道德评价规律为基础、以道德评价导向为灵魂、道德评价原则为主导、道德评价规范为载体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历史在西方不过30余年的时间,在中国不过10余年的时间。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伦理学从悄无声息到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表明中国在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经济谋“利”、伦理求“义”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和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这一切推动着中国经济伦理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许重主 《云梦学刊》2001,22(2):89-91
依赖与虚伪是典型的病态人格.传统道德中的伦常变异,小生产者的惟利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权力腐败都是产生病态人格的温床.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强化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倡导博学与研究、弱化名利观念,鼓励竞争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兰州学刊》2005,(4):138-139,196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要求.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正是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伦理准则法律化的产物,是以善意真诚、守信不欺、公平合理为内容的强制性法律原则.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伦理准则.善意的主观心理、守信的客观行为、公平合理的利益结果是其伦理要求.其具有保证交易安全、平衡交易利益、促使交易确实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诚信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市场经济的深层发展,并影响中国梦的实现。诚信的传统理解基于道德哲学传统,现代社会对于诚信的理解已经超越道德哲学传统,使诚信的理解具有开放性,即诚信既是伦理的,又是法律的;既是意识,也是意志,更是精神。将诚信置于"法律——伦理"框架下分析,并通过"法律——伦理"生态互动生成诚信精神,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伦理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拓宽,公共道德问题正在成为公民社会的热门话题。通过对转型时期,伦理领域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共伦理缺失的成因分析,针对诸如传统伦理的隐患、公德具备公共用品使用和回报的特殊性以及公德行为道德监督行为情境的弱化等问题,应采取提出加强和完善德福一致的公德制度建设;加强公德教育,提高公德意识等措施,构建转型时期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共伦理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公共领域的重大转型和一系列变革,由此带来了不少尖锐复杂的社会公共伦理观念的冲突。公共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社会财富观念问题、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安排的正当性问题等,都需要公共伦理学的解释和关怀。公共伦理需要寻找最基本的道德视点,作为处理各种伦理冲突的基本价值观,并确立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构建公共伦理秩序。当代中国公共伦理问题的解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伦理建设,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对身处公民社会发育和实践历程中的全体民众进行现代公共道德观念教育,并使其长期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