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有人担心实行以德治国会不会走上“人治”的老路。实际上 ,“德治”可能变成“人治” ,但并不必然地导致“人治”。“德治”是不是会变成“人治” ,关键在于搞什么样的“德治” ,怎样搞“德治”。只要我们坚持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实行以德治国 ,就能有效地防止“德治”变成“人治”。  相似文献   

2.
提到韩颐和的名字,“点子大王”、“创意鬼才”、“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人”等等称谓便会“铺天盖地”而来。打开“百度”的搜索页,输入“韩颐和”,马上会有六千多篇文章“前来报到”,每篇所包含的信息都足以让人惊心动魄,让人感叹他的绝顶聪明。韩颐和常说:“思路一变,空间无限;思路一变,财源不断。”很多难事一经他的脑,  相似文献   

3.
1学英语绝非死记硬背这一条道。一个“死记”,一个“硬背”,会把好多人吓跑。即使一些人能“死 ,硬”地支撑过来 ,也必然是苦熬苦练 ,这始终让人厌恶 ,算不上是学习语言的好路子。多数人会中途败下阵来。实际学语言哪里是这副模样 !它和学其他学科一样 ,靠动脑筋思索 ,举一反三 ,会归纳 ,整理 ,这是基本的。其次是勤练。勤练是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这不光指练嘴皮子说得多利索、流畅 ,讲话有快有慢 ,有的人不慌不忙、慢条斯理 ,边思索边谈 ,是慢节奏 ;也不仅仅是搞什么听力 ,磁带往往是“读”文章 ,和日常讲话有出入 ,而且一人一个口音 ,…  相似文献   

4.
时下,跳槽现象在职场中十分普遍。然而一样的跳槽,有的人会越跳越高,有的人则会越跳越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下面案例中的“我”是一个经常跳槽的人,短短几年,五次就业,四次跳槽。可是,跳槽并没有阻碍“我”的职业发展,经过一次次跳槽,反倒成就了“我”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5.
上海首创的“SCT职业指导体系”,是一种五层递进职业指导法。它犹如一扇“魔门”,使那些从这里走出的人一个个成功就业,而没能成功的人也会找到“失败”的症结——  相似文献   

6.
漫步城市街头,或步入楼群宅院,“蝈蝈”的鸣叫声便会不时地传入你的耳鼓,令你心旷神怡;步入豪华餐厅,或围坐在家庭饭桌前,一道油炸“蝉猴”的佳肴又会让你馋涎欲滴,一个个既香又酥的“蝉猴”更会令你一饱口福。如今的城里人对昆虫突然产生了浓厚兴趣…… “蝈蝈”,徐州人俗称“蚰子”。是一种夏秋季节生长在  相似文献   

7.
时光倒流十年,大概没有人会想到,有一天会出现“人肉搜索”这个词语,更不会想到,给人以最大自由的互联网,也会成为“多数人的暴政”的工具。人们发现,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被人盯上,短时间之内,你的所有资料将在网上公布,所有生活细节将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8.
有一首歌叫《明天会更好》,它告诉人们:只要拥抱梦想,就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那么“明天”到底是哪一天呢?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等到这个“明天”?孙琦说:“只有为了心中的梦想坚持不懈奋斗的人才能等到它,而坚持到的那天就是‘明天’。”  相似文献   

9.
《水浒》第七十一回写一百○八人齐聚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宋江“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会上,“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之中,发生了一场望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这“菊花之会”文字不多,斗争起落也快,似乎只是一场小小插曲。然而,把农民起义军将领拉去赏菊,岂是宋江一时雅兴?作者要插入这一情节,当然更非闲笔。“菊花之会”为什么恰恰是在“大聚义”排座次之后召开?一场踢桌、问斩的风波,为什么要安排在赏菊唱曲的欢乐会上?这“菊花之会”究竟说明些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菊花会召开前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形势。菊花会前,正是一百○八人“大聚义”之时。梁山农民起义军向何处去?是继  相似文献   

10.
儿女十六七岁时,常常跟父母争“人”的权利,让父母平等地把他当“人”看待。“人权”,实际上是独立权,特别是犯错权。反过来,父母跟儿女说,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人”看,儿女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会不解、会愕然、会完全不接受父母的请求,以为父母得了痴呆症。  相似文献   

11.
钱国宏 《社区》2011,(11):35-35
俗话说:“入门问讳”、“人国问忌”。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一邦有一邦的禁忌,违反或触犯了禁忌,轻则会惹人不快,重则会遭到辱骂甚至鞭笞。  相似文献   

12.
研究检验了任务特征对“人-组织价值一致性”与任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任务非常规性会强化人-价值一致性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的负关联,而任务依存性会弱化人-价值一致性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的负关联。研究提出一种非线性模型描述“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何以往研究对于“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关系的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人们听说过“医托”、“布托”,绝没想到会有“婚托”。如您是位征婿者,说不定与您花前月下、情意绵绵的约会者就是个职业“婚托”。 “托”字,在汉语里本为委托之意,现代社会将其慢慢演变成为“与某一方联合起来骗另一方的人”,用武汉话说就是“做笼子”。“婚托”便是与婚姻介绍所老板联手起来骗征婚人钱财的人。 “婚托”是如何出现的呢?起先是一婚姻介绍所的老板为了招揽  相似文献   

14.
《山西老年》2012,(5):17-17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写诗,正如不是每个人都注定会“仰望星空”一样。但对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而言,“绝对理性”之下,骨子里没有一丝半点儿诗性情怀,恐怕迟早会“诸事不顺”。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原则中,“理想主义”是一条明确的标杆。诺奖的理想主义倾向,见诸文学、发明与发现.体现的是对人类矛盾冲突的前瞻与隐忧。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一种口头的习惯。当碰到不好或不喜欢的事,都会在前面加个“鬼”宇。例如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会称“什么鬼地方”,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会说“讲什么鬼话”,当然不喜欢一个人的模样也会不客气地批评“什么鬼样子”。所以“鬼”还真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的故事也一样。  相似文献   

16.
对“绿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教育”是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松(Dyson)的“绿色技术”借用而来,其内涵是文明、民主、科学、尊重、宽容,更重要的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家别林司基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这就指出了教育的特殊性。教育的目标是最终培养成“一个人”,如果不注意学生的心灵,忽略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注视“绿色教育”的作用,那么就可能导致教育目标的偏离。  相似文献   

17.
需要一本书     
欹璐 《社区》2014,(8):4-4
曾经看过一篇小说,叫《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其中第二十六章的标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治愈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貌似有理,可继而一想,也有例外,倘若遇人不淑,这个“另一个人”貌似君子,实则小人呢?相反会伤得更深。我想到了负责任的说法,应该是“要治愈一个人需要一本书”。  相似文献   

18.
闻斗 《社区》2006,(16)
7种人更招“蚊子”在蚊虫猖獗的夏日,常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备受蚊子“青睐”,而有些人却能让蚊子“退避三舍”。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以下7种人更容易招蚊子,不妨“见招拆招”。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人排出的汗液会使体表的乳酸值变高,从而对蚊子产生吸引力。此外,  相似文献   

19.
悲观主义能不能成为一种生命学说呢?回答可以是“是”,也可以是“否”,要看回答者的气质而定。两个人生活在同样环境内,一个人会看见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另一个人却会看见世界是漆黑一团,充满着苦难和痛苦。两个人同时死在绞架上,一个人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另一个人是罪犯;同样一件事,两个人的经验却完全不同。但这样的个人事件能成为一种哲学吗?叔本华认为可以。他  相似文献   

20.
每逢中秋节一过,低价销售的月饼就会被人争相抢购。我们通常能在大型卖场看到,高档月饼都标上了“买一赠一”、“买一赠三”的活动,更有甚者一口价“20元一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